薄透镜

✍ dations ◷ 2025-07-27 20:53:59 #薄透镜
薄透镜,在光学中,是指透镜的厚度(穿过光轴的两个镜子表面的距离)与焦距的长度比较时,可以被忽略不计的透镜。厚度不能被忽略的透镜称为厚透镜。薄透镜有两个球面组成,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R1,第二球面的曲率半径=R2;在第一球面面左边的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1=1,透镜材料的折射系数=N2,透镜右边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3=1。物距=-L1,像距=L3。根据球面折射的近轴近似,第一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第二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两式相加得:对一个薄透镜,物距( D {displaystyle D} )和像距( d {displaystyle d} )的近轴近似关系式是:。当物距趋向无穷大,即D→∝ 1 s {displaystyle {1 over s}} →0上式化为:定义 f为 物距在无穷大时的像距 f:= d(当s→∝)于是f {displaystyle f} 称为薄透镜焦距。其中N是薄透镜的材料折射率,R1,R2是球面的半径,半径的方向和光轴相同为正号,反之为负号。f >0的透镜称为凸透镜,f <0的透镜称为凹透镜。焦距的倒数 称为透镜的焦度,或屈光度,用Φ表示所谓近轴近似指光线在透镜上的入射角i很小,因此折射定律中的正弦sin(i)≈i。当光线的入射角的正弦不可用角度代替时,上述薄透镜公式不成立。由薄透镜公式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D ∗ d − f ∗ D − f ∗ d = 0 {displaystyle D*d-f*D-f*d=0}在等式两边各加 f 2 {displaystyle f^{2}}D ∗ d − f ∗ D − f ∗ d + f 2 = f 2 {displaystyle D*d-f*D-f*d+f^{2}=f^{2}}由此可得薄透镜的牛顿公式( D − f ) ∗ ( d − f ) = f 2 {displaystyle (D-f)*(d-f)=f^{2}}倍率,物理中称“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再取负值。令M代表倍率:M = H h = D d {displaystyle M={frac {H}{h}}={frac {D}{d}}}其中 H为物高,h为像高,D为物距,d 为像距由牛顿公式 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 代人 D = M d {displaystyle D=Md} 得D = f ∗ ( M + 1 ) {displaystyle D=f*(M+1)}d = M + 1 M f {displaystyle d={frac {M+1}{M}}f}在微距摄影中,当物高=像高,即M=1时D = d = 2 f {displaystyle D=d=2f}即物距=像距=镜头焦距的2倍薄透镜公式中令 c1= 1 R 1 {displaystyle {1 over R1}} 代表透镜第一球面的曲率令 c2= 1 R 2 {displaystyle {1 over R2}} 代表透镜第二球面的曲率则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其中c =c1-c2代表透镜的总曲率。由上式可见,显然薄透镜的焦距只和透镜的总曲率有关;因此,可以改变两个曲面的曲率,而仍然保持镜头的焦距不变:即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 ( c 1 + k ) − ( c 2 + k )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1+k)-(c2+k))=(N-1)*c}第一曲面的曲率c1增加k,第二曲面的曲率也增加k,镜头的总曲率不变,镜头的焦距不变。这种同步改变薄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而维持透镜焦距的技术,称为镜片弯曲术,是镜头设计时在保障焦距不变的条件下调控像差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令 X= r 2 + r 1 r 2 − r 1 = c 1 + c 2 c 1 − c 2 {displaystyle {frac {r_{2}+r_{1}}{r_{2}-r_{1}}}={frac {c_{1}+c_{2}}{c_{1}-c_{2}}}} 。一个薄透镜,如果第一曲面是球面,第二面是平面,则X=1,如第一面是平面,第二面是球面则X =-1,双凸透镜X=0>。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2 {displaystyle p_{2}} ,间距为d,则两个薄透镜组和的焦度为p = p 1 + p 2 − d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d*p_{1}*p_{2}}当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十分靠近,d≈0;则组和的焦度为两透镜焦度之和:p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

相关

  • 雪橇雪橇(sled、sledge或sleigh)是一种陆上的交通工具,其下侧有光滑的表面,或者雪橇下方有可分离的支架,支架下方有二个或多个光滑的纵向窄滑行板,可以在地表滑行。大部分的雪橇是用在
  •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英语: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 TSEs),又译为传播性海绵样脑症。而其它常见名称为普利昂疾病或朊毒体疾病(Prion diseases)。是一种会影响人
  • (+)ssRNA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龋齿龋齿(英语:dental caries, tooth decay, cavities, caries,其中caries起源于拉丁文的“腐烂”),俗称蛀牙,指牙齿因细菌活动而造成分解的现象。常见的龋齿菌种是乳酸链球菌(lactococ
  • 丘比特丘比特(拉丁语:Cupido,拉丁英文转写Cupid),又称埃莫(拉丁语:Amor),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维纳斯的儿子,相对应于希腊神话的厄洛斯(希腊语:Έρως)。往往被塑造为手拿弓箭、背部长有一对翅
  • 妊娠高血压妊娠型高血压(英语:Gestational hypertension,或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指孕妇在怀孕二十周之后,出现的高血压症状。如果孕妇怀有多胞胎,或是水泡状胎(葡萄胎),可能在二十周
  • 二号宇宙神2号运载火箭属宇宙神系列运载火箭,是由1950年代成功的SM-65宇宙神导弹发展而来,宇宙神2号运载火箭为最后使用三发动机及"一节半式火箭"设计,于火箭推进途中将三部发动机
  • H-术语危险说明是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的一部分。它们旨在形成一套关于化学物质和混合物危害的标准化短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语言。 因此,它们与众所周知的R-短语具有相同
  • 甲硫氨酸的再生甲硫氨酸(英语:Methionine,又称蛋氨酸),在所有后生动物中它是一种必需氨基酸。与半胱氨酸一起,甲硫氨酸是两个含硫蛋白原氨基酸之一。对人而言是唯一的含硫必需氨基酸,有L型及D型两
  • 保罗·塞尚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是一位著名法国画家,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他的作品为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