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透镜

✍ dations ◷ 2025-04-03 12:30:44 #薄透镜
薄透镜,在光学中,是指透镜的厚度(穿过光轴的两个镜子表面的距离)与焦距的长度比较时,可以被忽略不计的透镜。厚度不能被忽略的透镜称为厚透镜。薄透镜有两个球面组成,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R1,第二球面的曲率半径=R2;在第一球面面左边的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1=1,透镜材料的折射系数=N2,透镜右边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3=1。物距=-L1,像距=L3。根据球面折射的近轴近似,第一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第二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两式相加得:对一个薄透镜,物距( D {displaystyle D} )和像距( d {displaystyle d} )的近轴近似关系式是:。当物距趋向无穷大,即D→∝ 1 s {displaystyle {1 over s}} →0上式化为:定义 f为 物距在无穷大时的像距 f:= d(当s→∝)于是f {displaystyle f} 称为薄透镜焦距。其中N是薄透镜的材料折射率,R1,R2是球面的半径,半径的方向和光轴相同为正号,反之为负号。f >0的透镜称为凸透镜,f <0的透镜称为凹透镜。焦距的倒数 称为透镜的焦度,或屈光度,用Φ表示所谓近轴近似指光线在透镜上的入射角i很小,因此折射定律中的正弦sin(i)≈i。当光线的入射角的正弦不可用角度代替时,上述薄透镜公式不成立。由薄透镜公式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D ∗ d − f ∗ D − f ∗ d = 0 {displaystyle D*d-f*D-f*d=0}在等式两边各加 f 2 {displaystyle f^{2}}D ∗ d − f ∗ D − f ∗ d + f 2 = f 2 {displaystyle D*d-f*D-f*d+f^{2}=f^{2}}由此可得薄透镜的牛顿公式( D − f ) ∗ ( d − f ) = f 2 {displaystyle (D-f)*(d-f)=f^{2}}倍率,物理中称“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再取负值。令M代表倍率:M = H h = D d {displaystyle M={frac {H}{h}}={frac {D}{d}}}其中 H为物高,h为像高,D为物距,d 为像距由牛顿公式 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 代人 D = M d {displaystyle D=Md} 得D = f ∗ ( M + 1 ) {displaystyle D=f*(M+1)}d = M + 1 M f {displaystyle d={frac {M+1}{M}}f}在微距摄影中,当物高=像高,即M=1时D = d = 2 f {displaystyle D=d=2f}即物距=像距=镜头焦距的2倍薄透镜公式中令 c1= 1 R 1 {displaystyle {1 over R1}} 代表透镜第一球面的曲率令 c2= 1 R 2 {displaystyle {1 over R2}} 代表透镜第二球面的曲率则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其中c =c1-c2代表透镜的总曲率。由上式可见,显然薄透镜的焦距只和透镜的总曲率有关;因此,可以改变两个曲面的曲率,而仍然保持镜头的焦距不变:即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 ( c 1 + k ) − ( c 2 + k )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1+k)-(c2+k))=(N-1)*c}第一曲面的曲率c1增加k,第二曲面的曲率也增加k,镜头的总曲率不变,镜头的焦距不变。这种同步改变薄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而维持透镜焦距的技术,称为镜片弯曲术,是镜头设计时在保障焦距不变的条件下调控像差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令 X= r 2 + r 1 r 2 − r 1 = c 1 + c 2 c 1 − c 2 {displaystyle {frac {r_{2}+r_{1}}{r_{2}-r_{1}}}={frac {c_{1}+c_{2}}{c_{1}-c_{2}}}} 。一个薄透镜,如果第一曲面是球面,第二面是平面,则X=1,如第一面是平面,第二面是球面则X =-1,双凸透镜X=0>。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2 {displaystyle p_{2}} ,间距为d,则两个薄透镜组和的焦度为p = p 1 + p 2 − d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d*p_{1}*p_{2}}当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十分靠近,d≈0;则组和的焦度为两透镜焦度之和:p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

相关

  • 太古宙太古宙(英语:Archean)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宙。太古宙起始于约40亿年前 内太阳系后期重轰炸期的结束(由对月岩的同位素定年确定),地球岩石开始稳定存在并可以保留到现在,而结束于25
  • 放线菌纲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细菌,可栖息于水中或陆地上,虽然一开始被认定为土壤菌,但淡水中的种类可能比陆地上的更丰富,它们具有分支的纤维和孢子,依靠孢子繁殖,表面上
  • 磷壁酸磷壁酸(Teichoic acid)是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多糖,主要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由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多聚物。可以分为壁磷壁酸和膜磷壁酸两种。细菌疾病 · 科莱
  • 墨西哥湾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犹加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南为古巴,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
  • 吕底亚国王列表吕底亚国王列表:
  • 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爱斯基摩-阿留申语系是一个位于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努纳维克、努纳武特、格陵兰岛、西伯利亚东部楚科奇半岛的语系。该语系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爱斯基摩语族、阿留申语族。
  • 限制酶限制酶(英语:restriction enzyme)又称限制内切酶或限制性内切酶,全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种能将双股DNA切开的酶。切割方法是将糖类分子与磷酸之间的键结切断,进而于两条DNA链上
  • IntEnzIntEnz(集成(Integrated)相关(relational)酶(Enzme)数据库(database),Integrate relational Enzyme database)是通过酶的EC编号组织的酶数据库。IntEnz亦是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
  • NADH脱氢酶NADH脱氢酶(英语:NADH dehydrogenase,又称为NADH脱氢酶复合物、NADH:辅酶Q还原酶或复合体Ⅰ,EC 1.6.5.3)是一种位于线粒体内膜催化电子从NADH传递给辅酶Q的酶。此酶是线粒体中氧
  • 热传导热传导,是热能从高温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是 一个分子向另一个分子传递振动能的结果。各种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不同,传导性能好的,如金属,还包括了自由电子的移动,所以传热速度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