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薄透镜
✍ dations ◷ 2025-04-04 11:08:40 #薄透镜
薄透镜,在光学中,是指透镜的厚度(穿过光轴的两个镜子表面的距离)与焦距的长度比较时,可以被忽略不计的透镜。厚度不能被忽略的透镜称为厚透镜。薄透镜有两个球面组成,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R1,第二球面的曲率半径=R2;在第一球面面左边的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1=1,透镜材料的折射系数=N2,透镜右边介质(空气)的折射系数=N3=1。物距=-L1,像距=L3。根据球面折射的近轴近似,第一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第二球面服从下列折射方程两式相加得:对一个薄透镜,物距(
D
{displaystyle D}
)和像距(
d
{displaystyle d}
)的近轴近似关系式是:。当物距趋向无穷大,即D→∝
1
s
{displaystyle {1 over s}}
→0上式化为:定义 f为 物距在无穷大时的像距 f:= d(当s→∝)于是f
{displaystyle f}
称为薄透镜焦距。其中N是薄透镜的材料折射率,R1,R2是球面的半径,半径的方向和光轴相同为正号,反之为负号。f >0的透镜称为凸透镜,f <0的透镜称为凹透镜。焦距的倒数 称为透镜的焦度,或屈光度,用Φ表示所谓近轴近似指光线在透镜上的入射角i很小,因此折射定律中的正弦sin(i)≈i。当光线的入射角的正弦不可用角度代替时,上述薄透镜公式不成立。由薄透镜公式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D
∗
d
−
f
∗
D
−
f
∗
d
=
0
{displaystyle D*d-f*D-f*d=0}在等式两边各加
f
2
{displaystyle f^{2}}D
∗
d
−
f
∗
D
−
f
∗
d
+
f
2
=
f
2
{displaystyle D*d-f*D-f*d+f^{2}=f^{2}}由此可得薄透镜的牛顿公式(
D
−
f
)
∗
(
d
−
f
)
=
f
2
{displaystyle (D-f)*(d-f)=f^{2}}倍率,物理中称“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再取负值。令M代表倍率:M
=
H
h
=
D
d
{displaystyle M={frac {H}{h}}={frac {D}{d}}}其中 H为物高,h为像高,D为物距,d 为像距由牛顿公式
D
∗
d
=
f
∗
(
D
+
d
)
{displaystyle D*d=f*(D+d)}
代人
D
=
M
d
{displaystyle D=Md}
得D
=
f
∗
(
M
+
1
)
{displaystyle D=f*(M+1)}d
=
M
+
1
M
f
{displaystyle d={frac {M+1}{M}}f}在微距摄影中,当物高=像高,即M=1时D
=
d
=
2
f
{displaystyle D=d=2f}即物距=像距=镜头焦距的2倍薄透镜公式中令 c1=
1
R
1
{displaystyle {1 over R1}}
代表透镜第一球面的曲率令 c2=
1
R
2
{displaystyle {1 over R2}}
代表透镜第二球面的曲率则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其中c =c1-c2代表透镜的总曲率。由上式可见,显然薄透镜的焦距只和透镜的总曲率有关;因此,可以改变两个曲面的曲率,而仍然保持镜头的焦距不变:即
1
f
=
(
N
−
1
)
∗
(
c
1
−
c
2
)
=
(
N
−
1
)
∗
(
(
c
1
+
k
)
−
(
c
2
+
k
)
)
=
(
N
−
1
)
∗
c
{displaystyle {frac {1}{f}}=(N-1)*(c1-c2)=(N-1)*((c1+k)-(c2+k))=(N-1)*c}第一曲面的曲率c1增加k,第二曲面的曲率也增加k,镜头的总曲率不变,镜头的焦距不变。这种同步改变薄透镜的两个球面的曲率而维持透镜焦距的技术,称为镜片弯曲术,是镜头设计时在保障焦距不变的条件下调控像差的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令 X=
r
2
+
r
1
r
2
−
r
1
=
c
1
+
c
2
c
1
−
c
2
{displaystyle {frac {r_{2}+r_{1}}{r_{2}-r_{1}}}={frac {c_{1}+c_{2}}{c_{1}-c_{2}}}}
。一个薄透镜,如果第一曲面是球面,第二面是平面,则X=1,如第一面是平面,第二面是球面则X =-1,双凸透镜X=0>。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其焦度分别为
p
1
{displaystyle p_{1}}
,
p
2
{displaystyle p_{2}}
,间距为d,则两个薄透镜组和的焦度为p
=
p
1
+
p
2
−
d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d*p_{1}*p_{2}}当两个同光轴薄透镜十分靠近,d≈0;则组和的焦度为两透镜焦度之和:p
=
p
1
+
p
2
{displaystyle p=p_{1}+p_{2}}
相关
- 恶梦恶梦(nightmare),亦称噩梦或梦魇,指人在睡眠时做的令人感到恐惧的梦,有时伴有胸闷气短等难受的感觉。恶梦主要有梦魇、被追杀和人悬空、人下落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恶梦分别是因
- 杀菌药杀菌药(英语:bactericide agent/drug)是指具有能将细菌杀灭药效的抗菌药物。抑菌药是与杀菌药相对的一个概念。抑菌药与杀菌药的不同之处在于抑菌药通过抑制细菌增殖发挥药效,而
- 全民健康保险全民健康保险,一般简称为“全民健保”或“健保”,是一种强制性保险的福利政策,法源是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修条文》所实施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为增进全体国民健康,中华民国于19
- 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院徽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简称工程院、中工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为正部级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工
- 伪科学伪科学(英语:pseudoscience),又称假科学、坏科学、疑似科学,是指任何经宣称为科学,或描述方式看起来像科学,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科学方法基本要求的知识、缺乏支持证据,经不起可信性测
- 理念想法(Idea),又称意念、点子,是思考在心灵上的产物,包括对事物的看法和意见,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想法可以是形象化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化的概念。点子,是创意的量化语词,让创意的内容
- 桑德罗·波提切利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年3月1日-1510年5月17日),原名亚历桑德罗·菲利佩皮(Alessandro Filipepi)是欧洲文艺复兴早期的佛罗伦萨画派艺术家。波提切利出生于意大
- 石莼纲见内文石莼纲是绿色大型藻类中的一纲,主要是以超结构的形态学和其他物种相区分。石莼属于此纲。其他较知名的物种还有软丝藻和伞藻等。 其它淡水种有刚毛藻属、根枝藻属和黑
- 石灰石灰是生石灰的俗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把生石灰和水混合产生化学反应,就会产生出熟石灰(消石灰,学名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在一升水中溶解1.56克,它的饱和溶液称为石灰水,呈
- 裨治文裨治文(1801年4月22日-1861年11月2日),又名高理文,原名伊利亚·科尔曼·布里奇曼(Elijah Coleman Bridgman),美部会传教士,响应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R.Morrison)的呼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