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罗斯拉夫·萨锡克

✍ dations ◷ 2025-05-16 04:30:42 #1916年出生,1980年逝世,捷克作家,捷克画家,布拉格人,无国籍人士

米罗斯拉夫‧萨锡克(捷克语:Miroslav Šašek,1916年11月16日-1980年5月28日)是一位作家、画家及建筑师,以创作的“This is…”系列儿童绘本(署名M. Sasek)闻名。系列被翻译成包括中文、日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获得了《纽约时报》最佳绘本奖、国际最佳插画奖、国际儿童图书评议会荣誉图书等多个国际奖项。历史学家 Deborah Cohen 称米罗斯拉夫“拥有如民族学家般敏锐的目光,擅长以跳脱而带有现代主义风格的笔触描画世界。”他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崔茨科夫,自 1948 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上台后流亡海外,没有再正式入籍任何国家,下半生维持无户籍国民身份到处旅居。

米罗斯拉夫的父亲Alois Šašek生于一个古老的磨坊家族,家族在洛沃西采附近著名的Lucký Watermill,后任职保险公司经理。母亲 Anna Marie Nováková是邮政业务员的女儿,曾在秘书学校学习打字和速记,后担任通信文员。两人于1915年9月19日结婚,并于塞德尔恰尼生活。翌年11月16日,米罗斯拉夫出世。1926年10月15日,年仅四十一岁的父亲因肺炎逝世,母亲带着十岁的米罗斯拉夫和他六岁的妹妹Věra一起回到崔茨科夫。

米罗斯拉夫于1926至1927年就读塞德尔恰尼的小学,他曾在所有科目都获得第一级的最高成绩。他于1935至1936年就读布拉格第九区的语法学校,成绩并没有很突出,只有绘画一项获得了第一级的最高成绩。后来,他就读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学,并从建筑学院和绘画学院中毕业,他的老师是捷克风景画家Oldřich Blažíček 。根据 的封面记录,米罗斯拉夫接受建筑师培训是因为父母不同意他成为画家。

1938至1939年,米罗斯拉夫前往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英国和苏格兰考察旅行,成为他后来创作“This is…”系列的契机。三十至四十年代,他为大量儿童书籍及报纸绘画插图。除此之外,他亦曾担任美术编辑的工作。

1946年1月,米罗斯拉夫和第一任妻子Jindřiška Tumlířová(被称为 Dynda )在亚布洛内茨住了很短的时间,他们在那里一起设计和制作木偶。1947年,米罗斯拉夫与妻子移居巴黎,在法国美术学院开始他的学业。他还计划制作一份儿童向的城市插图指南,由Ladislav Kuncíř出版,但只完成了准备工作。翌年2月,米罗斯拉夫正式移居巴黎,并在巴黎担任了三年的平面画家和建筑师。

1951年,米罗斯拉夫转到慕尼黑的自由欧洲电台工作。后来他与妻子Dynda离婚后,回到巴黎重新开始他的儿童指南绘制工作。

1959年,“This is…”系列的首本书由出版商WH Allen在伦敦首先出版,不久之后由出版商Macmillan在纽约推出。随后陆续推出同系列书籍,该系列共有18部作品。高峰期间,每天销售量高达600本。六十年代初,系列其中四本书(、、 和 ),由Weston Woods(现在是Scholastic的一部分)翻拍成12分钟长的电影。米罗斯拉夫的插图还经常出现在明信片、海报和许多其他物品上。

六十年代起,米罗斯拉夫会定期记下他在世界各地旅行中的笔记,并为自由欧洲电台录制旅行的内容。1961年,米罗斯拉夫与第二任妻子Anna Molková结婚,后者当时以Anka Dušanová的名字在自由欧洲电台担任主持人。这段婚姻只维持了十年,两人于1971年离婚。在 米罗斯拉夫生命的最后15年中,他分别在德国、瑞士、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组织了许多自己的作品展览。1974 年,他出版最后一册绘本 时,其时新闻摄影和电视开始普及,加上海外旅游愈来愈便宜,令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揭开,因此他在1960年代末的访问中表示:“如今的儿童已经知道一切,世界变得愈来愈细小。” 

1980年5月28日,米罗斯拉夫到瑞士韦廷根探望妹妹Věra ,并在她家中与世长辞。

创作此系列期间,米罗斯拉夫会在每个描绘的城市或国家旅居三至四个月,融入当地生活,捕捉儿童深感兴趣的主题。

相关

  • 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工业革命 (4IR) 指的是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后进入的第四个阶段,它被描述成各种科技的融合,而融合的过程因使得物理、数位和生物等领域科技之间界线难分,故统称为 网宇实体
  • 中美洲统合体中美洲统合体(西班牙语:Sistema de la Integración Centroamericana,缩写为SICA)于1991年12月13日成立,是一个中美洲国家政府间的组织。该组织以观察员身份受邀参与联合国大会,并
  • 人体工程学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机械方面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包括从整个生物体到器官 , 细胞和细胞器的任何水平,使用物理学上力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力学”(1899年)和相关的“生物力学技术
  • 硝酸盐还原酶硝酸盐还原酶(英语:Nitrate reductase,EC 1.7.1.3)是将硝酸盐(NO−3)还原成亚硝酸盐(NO−2)的一种含钼辅因子的酶。 硝酸还原酶存在于细胞质当中,是一种可溶性的钼黄素蛋白,由黄素腺嘌
  • 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霉浆菌性肺炎)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支原体细菌,也有机会导致冷凝集素症(英语:cold agglutinin disease)。这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又称作霉浆菌性肺炎,盛行于学龄儿
  • 中世纪中期中世纪中期(又称中世纪盛期,英语:High Middle Ages)是指欧洲历史的一段时期,是中世纪发展最高峰期,一般认为包括11世纪、12世纪和13世纪,承接中世纪前期和后期。约1000年左右,西欧国
  • 亨利·珀塞尔亨利·珀塞尔(英语:Henry Purcell,1659年9月10日-1695年11月21日),巴洛克时期的英格兰作曲家,吸收法国与意大利音乐的特点,创作出独特的英国巴洛克音乐风格。他被认为是英国最伟大的
  • 2018年韩国音乐2018年韩国音乐史,是用于汇总韩国音乐在2018年期间发生的重要事件与出产于韩国的本土音乐作品的列表。
  • 石川贞清石川贞清(生年不详-1626年5月3日)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前期的武将和大名。犬山城城主。生年不详,出身于美浓国镜岛。仕于丰臣秀吉,担任使番、金切裂指物使番。天正18年(1590年
  • 宝冢歌剧团宝冢歌剧团(日语:宝塚歌劇団/たからづかかげきだん ;英语:Takarazuka Revue Company)是一家位于日本兵库县宝冢市的歌舞剧(日语:歌劇)团。宝冢歌舞剧团是阪急电铁旗下的一个部门,由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