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丝傀儡

✍ dations ◷ 2025-04-12 08:21:03 #玩具,傀儡戏,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教仪式

提线木偶又称牵线木偶、悬丝木偶、扯线木偶、扯线傀儡,是一种以绳或线操作的傀儡,用于演出傀儡戏。在西方起源于中世纪的法国,在世界各国都可以找到它。英文单词“marionette”来源于法语,是“Marion”的变形,Marion则是“Marie”的变形。 提线木偶主要在盒子剧,箱子剧或者black light剧使用。提线木偶被认为有很强的娱乐性,老少皆宜;意大利男孩皮诺丘是最著名的提线木偶。

在电影音乐剧《音乐之声》中有一组镜头就是提线木偶表演,美国1950年代的电视剧中,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提线木偶叫做Howdy Doody(英语:Howdy Doody),1960年代,英国电视制片Gerry Anderson(英语:Gerry Anderson)和他的同事创造性的把提线木偶和电子原件组合在一起,以控制木偶的面部,他们称其为“超级提线木偶”。

女性不可上傀儡戏台、坐戏箱与触摸戏偶。演出技艺传子不传女。孕妇、儿童、孝服在身者不可观戏。某些以北管伴奏者另有禁忌:蛇要念“溜”、不吃蛇及螃蟹。台湾南部傀儡仪式中除了谢土、开庙门等除煞仪式须清场之外,工作人员亦要佩符,其他仪式则开放观赏;不用蟹及母鸭祭拜戏神田都元帅,因相传其皆解救过田都元帅。

其特色为有整套戏文。

黄奕缺(1928-2007)为其近代著名演师,其亦精于雕刻戏偶;李天禄先生之子陈锡煌、李传灿皆曾向其学艺,吴裕挺为其作回忆录(书名初定《手之梦》)。

傀儡戏在台湾地区俗称“嘉礼戏”,基本上伴随生命礼俗信仰而存在;在台湾南部地区较偏重喜庆祈福的酬神仪式,而在台湾北部地区则重视驱邪禳灾的宗教功能。表演时艺师以十余根丝线操纵人偶各处关节,以做出模仿真人动作。此演出一般作为除煞洁净之用;也就是说,若一地发生不平安之事,人们会聘请操偶师傅前来演出包含偶戏的道教仪式;其中有、、(演出于车祸淹溺之除煞、普渡、谢土开庄等)等仪式,艺师因此必须学习多种道教法术,其养成因而辛苦耗时。此外,传统习俗上不允许不相干人等在旁观看仪式进行。因前述条件限制加上时代变迁,相关技艺已逐渐失传散轶。

宜兰地区因汉人移民多自漳州,曾存在许多傀儡戏团,其伴奏音乐多为北管;近年仅存福龙轩傀儡戏剧团、新福轩傀儡戏剧团及协福轩傀儡戏剧团等。在南部地区(高雄、台南)的傀儡同属泉州派别,演出形制类似。田都元帅(又称相公爷)为南部傀儡戏戏神,在其宗教仪式中扮演请神及送神的主祭角色。目前除一些仪式性戏文外,已无长篇戏文。

现今高雄的锦飞凤傀儡戏剧团是台湾唯一扩及文化场展演的职业傀儡戏剧团,外岛地区则有金门傀儡戏剧团。两者皆以艺文展演、校园巡回等方式推广傀儡戏。

西西里岛悬丝傀儡(Opera dei Pupi)形成于19世纪初期,在该岛平民阶层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直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傀儡木偶剧在意大利还十分流行。它主要表现的是宏伟的史诗、英雄的传奇故事。

西西里木偶剧主要流派有两个,即巴勒莫和卡塔尼亚,主要区别在于木偶的大小和形式,以及操作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舞台布景。

相关

  • 景观艺术风景画是指主要描绘自然风景,例如山川江河等的画作。世界各地的风景画有着不同的特征,而传统上风景画主要分为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这两个部分,二者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
  • 门户乐队门户乐队(大门乐队)(英语:The Doors)是1965年于洛杉矶成立的美国摇滚乐队。大门乐队由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键盘手雷·曼札克(Ray Manzarek)、鼓手约翰·丹斯莫(John Dens
  •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游轮威廉·古斯塔夫号(德语:Wilhelm Gustloff)是一艘纳粹德国邮轮,由布罗姆与沃斯船坞(Blohm + Voss)所建造,她的名字是来自纳粹党瑞士分部的领袖威廉·古斯塔夫(德语:Wilhelm Gustloff),于
  • 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英语:ADP-ribosylation,ADP-核糖基化)是将额外的单个或多个二磷酸腺苷核糖(ADP核糖)基团添加到蛋白质的氨基酸残基上的转译后修饰过程。这一过程可逆,涉及许多
  • 罗念生罗念生(1904年7月12日-1990年4月10日),原名罗懋德,男,四川威远人,中国古希腊文学翻译家,与王焕生合作译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也译过埃斯库罗斯等人的悲剧作品、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 潘继炳潘继炳(越南语:Phan Kế Bí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
  • 哈利·蒂特里克哈利·W·蒂特里克(英语:Harry W. Tetrick,1911年5月6日-1977年3月17日),美国音讯工程师。他曾3次提名奥斯卡最佳音响效果奖。第49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于1977年3月28日举办,因此蒂特
  • 高永高永(1966年7月3日-),台湾男性漫画家及作家,英文名“Kao Yung”,出生于台中县大甲镇(今台中市大甲区)。身高170cm,体重55kg,血型O型,星座巨蟹座。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代表作为
  • 戴南祥戴南祥(1946年6月2日-),台湾带动唱创始人,部分人称其“戴老师”,之后外遇并且离婚。 现在居住于台中市,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毕业。戴南祥原是台北市立新兴国民中学童军教师,其收集学
  • 桂湘云桂湘云(1926年-),女,湖北武昌人,中国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数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