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

✍ dations ◷ 2025-10-22 23:34:45 #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是一种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观念,认为男性各方面皆较女性重要,导致女性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经常因为要迁就男性而牺牲。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在早期人类还处于狩猎采集社会时,性别角色在社会地位中的影响并不大,人们处于一个相对平等的状态。当人类过渡到农业社会时,性别造成的社会分工逐渐分化,而因为农耕使人们能够积累资源,使性别不平等逐渐开始产生。东亚地区的传统丧葬仪式中的五服,为父系亲属所服的丧会比同辈且同等的母系亲属服的丧要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姨母服的丧重;即使同样是父系或母系亲属,为男性服的丧也会比为女性服的丧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姑母服的丧重。一些语言也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亦有相反的词语)。例如在中文里“妇人之见”指没见识的人的见解,“妇人之仁”指不顾全大局的仁慈,“三姑六婆”指是非之人,均含有轻视女性的意思。中国上古的卜辞里也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在日语里,称别人的丈夫时会称为“御主人样(御主人様)”,称别人妻子时却只会称为“奥样(奧様)”或“奥方样(奧方様)”(“奥”是“屋内”的意思),意味着只有丈夫才是一家之主。在传统礼仪上的重男轻女:社会地位相同的男女,男方要较女方行较重的礼。历史法律上,女性犯下某些罪行,刑罚会较男性为轻,如《左传·襄公十九年》记载“ 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另外部分朝代的法律规定妻子犯罪,即使刑罚非连坐或族诛,丈夫也同样要受罚,甚至由丈夫代妻子受罚。但丈夫犯罪除非被判连坐或族诛,否则妻子不需受罚。《唐律》又规定婚姻的妄冒罪,其处罚女方比男方轻一等《唐律》:“诸为婚而女家妄冒者,徒一年。男家妄冒,加一等。未成者,依本约已成者,离之”。这些看似保护或优待女性的措施其实是把女性视为从属于男性,代表男性对家中女性有绝对代表权。一般来说,历史上的女性在法律意义上是不作为个人存在的。除此之外,一些东亚社会,像是华人社会,还存在着性别比失衡的状况,1980年代后,中国的性别比开始逐渐朝向男性多的一方倾斜;台湾新生儿的性别比也一样有朝向男性多的一方倾斜的状况;但华人人口性别比失衡并非是现代独有的现象,根据南开大学王泉伟在《明代男女比例的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志数据的分析》一文当中的研究,明朝的性别比相当不平衡,明朝中期后,全国范围内的性别比曾一度达到每100个女性中有150个男性的状况,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每一百个女性中有大约300个男性的状况;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的曹树基也曾在《墓志铭中所见明代人口结构》一文中提及明代性别比失衡、出现男性远多于女性的状况。西方社会很早就有就有重男轻女的风俗,《圣经》里注明“女人最初是男人的肋骨所生的”、“妻子要听丈夫的话”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君主获得子嗣时要鸣礼炮表示庆祝,君主生儿子的礼炮会较生女儿多,例如大部分国家有王子出生时鸣101响礼炮,王女则只鸣21响。俄罗斯帝国皇子(大公)出生鸣放300响礼炮,皇女(女大公)则只鸣放101响。而现代西方社会,经过女权主义运动,重男轻女已逐渐减少,但女性还是会遭遇潜规则效应或者职场性骚扰等情况。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指在伊斯兰法律中,两名女证人才相当于一名男证人。而在继承权方面,相对于男性所继承的财产,女性只可继承一半。而穆斯林社会更是允许丈夫可以打妻子来维护家庭和谐。很多有重男轻女思想地方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而不顾自己负担能力不断生育,直至生出男孩为止。有些则透过性别选择去选择生男孩。而一些法制不健全的地方还会把女婴溺死。这些现象可能令人口性别失衡,在广东省,出生婴儿的性别比高达137.76。 有些重男轻女观念较深的家庭里女儿出世,父辈乃至祖辈都会极度失望懊恼。即使是程度一般的,也常会认为女孩子长大后要嫁人,不需要读太多书,于是不顾各子女的能力和意愿,要女儿辍学工作赚钱供她们的兄弟读书。在某些中下阶层或工人阶级家庭里,即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无心向学,这些父母也照样如此。平时也会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待遇,例如有些有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考虑给儿子,却要女儿做较多的家务。极端的情况甚至是把儿子视为宝贝,在家里有如小皇帝,女儿则被视为奴仆看待,也常被打骂。另一方面,男性被重视的同时也常意味着要负较重的责任,一些家庭就会对儿子管教特别严厉,对儿子的要求也比对女儿严格。

相关

  • 淋巴瘤淋巴瘤(英文:lymphoma)又称淋巴癌,是由淋巴细胞病变造成的血液细胞瘤(英语:blood cell tumors)。有时候这个词汇被用来单指癌症、而不包括良性的肿瘤。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 (通常为无
  • 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腺苷脱氨酶缺乏症(英语:Adenosine deaminase deficiency)缺乏症是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 ,会破坏免疫系统并导致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此病的病因是腺苷脱氨酶(ADA)缺乏导
  • 伊本·泰米伊哈伊本·泰米叶(Taqī ad-Dīn Aḥmad ibn Taymiyyah,Arabic:تقي الدين أحمد ابن تيمية)是一个争议性的伊斯兰黄金时代逊尼派神学家、法学家、逻辑学家(英语:Lo
  • 最低合法性同意年龄最低合法性行为年龄,又称同意年龄,在刑法中描述人类性行为的同时引用时,其含义为法律上认定一个人具有自由表达意志,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能力的最低年龄,虽然该名称在法律条文中并不
  • 听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
  • 超级强国超级强国(英语:Hyperpower),或超级强权是一个主导或支配所有其余国家的行动的国家。一个超级强国在传统看法下是高级于超级大国。超级强国的定义及使用都有变数。有些人提议罗马
  • 旧制度法国的旧制度(法语:Ancien Régim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斯沃斯莫尔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英语:Swarthmore College)是一所私立的美国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坐落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西部约11英里的斯沃斯莫尔小镇里。学校拥有注册学生约1,500名。 成
  • 盖尔·诺顿盖尔·安·诺顿(Gale Ann Norton,1954年3月11日-)堪萨斯州威奇托人,美国政治人物,美国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内政部长(2001年-2006年)。诺顿是第一位担任此职务的女性。
  • ⱱ̟双唇闪音是一种不常见的非R音(英语:Rhotic consonant)的闪音,国际音标(IPA)写作⟨ⱱ̟⟩或⟨b̆⟩。在一般情况下,它几乎总是作为唇齿闪音的同位异音出现,但在班达语(英语:Banda lan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