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

✍ dations ◷ 2025-04-25 13:43:50 #拉尼娜
拉尼娜现象(西班牙语:La Niña),又称反圣婴现象,是一种和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现象,因此用西班牙语中与厄尔尼诺(El Niño)相对应的阴性名词拉尼娜(La Niña)来代表,厄尔尼诺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词专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稣,即圣婴),而拉尼娜是“圣女”(女孩)的意思。与厄尔尼诺现象的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变暖相反,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令西部海平面较东部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导致东太平洋海水变冷。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做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1949年-1951年、1954年-1956年、1964年-1965年、1970年-1971年、1973年中-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2010年底-2012年、2017年底-2018年初都发生了拉尼娜现象,令太平洋东部至中部的海水温度比正常低于1至2℃。当中1964年-1965年及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底-2008年为强拉尼娜,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2010年底-2012年为中等拉尼娜,2017年底-2018年初为弱拉尼娜。有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全球暖化的趋势,拉尼娜现象有减弱的趋势。因全球暖化造成北极冰川融化,冰冷淡水流经大海进而造成拉尼娜现象,造成近几年(2009年至2011年)冬天暴风雪频繁。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在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影响的区域会比正常偏南和偏西。有趣的是,拉尼娜现象一旦出现,在北大西洋的飓风也会异常活跃。例如:2005年大西洋飓风季就出现罕见四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依序分别是:飓风艾蜜莉、飓风卡崔娜、飓风瑞塔、飓风葳玛,还有较早时期1998年大西洋飓风季的飓风米契并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员惨重伤亡和房屋财产损失。其中,飓风葳玛更是有记录以来其中一个最强的北大西洋飓风。2007年大西洋飓风季又出现两个一样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分别是:飓风狄恩和飓风菲力士,2017年大西洋飓风季也是不遑多让出现两个最高强度的五级飓风飓风厄玛和飓风玛莉亚。另外,拉尼娜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但威力超强特殊情形发生。例如: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瑞伯以及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台风梅姬和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情形较为罕见反而生成五个最高等级五级台风依序分别是:台风尼伯特、台风莫兰蒂、台风芙蓉、台风海马以及台风纳坦。测量太平洋塔希提岛和澳大利亚达尔文之间每月气压差别的涨落情况,叫作“南方涛动指数”或“南方振荡指数”(SOI),红色线代表月涨落情况,蓝色代表年度平均涨落情况。如果是负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风强度减弱,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变暖,澳大利亚北部降雨减少,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正值高峰则表示信风增强,澳大利亚北部海域温度增高,降雨较多,发生拉尼娜现象。

相关

  • 菲洛皮门菲洛皮门(英语:Philopoemen,前253年-前183年)。古希腊政治家与军事将领。曾担任总司令之职。早年生活简朴并接受过哲学教育,后参加战争,他在战争中表现突出,作战英勇,并多次负伤。晚
  • 管乐器管乐器是泛指以管作为共鸣体的乐器。由吹奏者吹气或振唇,借由吹口装置带动管内空气震动发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管身的长度控制。管乐器包括以下两种铜管乐器最初以金属制作,而木
  • 利佩茨克州利佩茨克州(俄语:Липец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Lipetskaya oblast)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属中央联邦管区成立于1954年1月6日。面积24,100 平方公里,2010年统计人口117万
  • 磷钨酸12磷钨酸、12钨磷酸磷钨酸(英语:Phosphotungstic acid),简称PTA,英文名称也作tungstophosphoric acid,简称TPA,是化学式为H3PW12O40的杂多酸,平常会以水合物的形式出现,EPTA是磷钨酸
  • 种群遗传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陈晔光陈晔光(1964年8月-),江西乐安人,中国细胞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本科毕业于江西大学生物系,1986年获江西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福坦莫大
  • 陈 旭陈旭(1936年9月17日-),中国古生物与地层学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湖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 先进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先进实验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英语: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缩写:EAST),原名HT-7U,又被称为“人造太阳”、东方超环,是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中国
  • 安徒生童话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丹麦语: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通称安徒生,丹麦作家暨诗人,因为其童话作品而闻名于世,童话中带出含义,哲学家。其笔下著名的童
  •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约瑟夫·玛罗德·威廉·特纳(英语: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1775年4月23日-1851年12月19日),简称J·M·W·特纳(J. M. W. Turner)或威廉·特纳(William Turner),又译透纳,英国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