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斯迦(梵语:यास्कः)是先于波你尼的梵语语法学家(公元前六-五世纪,依据乔治敦大学的 Shukla 考证)。他的著名著作是《尼禄多》,处理词的词源、词法范畴和语义。他被认为继承了 Śākaṭāyana,在他的文本中提到过这位更老的文法家和吠陀评注者。他有时被称为 Yāska ācārya (ācārya = 导师)。
《尼禄多》尝试解释词如何得到它们的意义,特别是在解释吠陀经文的语境中。它包括了从词根和词缀形成词的规则系统,和不规则词的词汇表,并形成了后来的字典和词典的基础。它构成自三本部分:(i) Naighantuka 一组同义词;(ii) Naigama 一组特定于吠陀的词,和 (iii) Daivata 关于神和祭祀的词。
《尼禄多》是吠陀的六支之一,也是古印度梵语学科课程的必修主题。
耶斯迦定义了四个主要的词范畴:
Yāska 挑出了两个主要本体论范畴: 过程或行动(bhāva),和实体或存在或事物(sattva)。接着他定义动词为其中 bhāva 为主,而名词为其中 sattva 为主。依据某一种解释,“过程”(process)是有前期阶段和后期阶段的,在这种过程是主导意义的时候,使用限定动词如 vrajati“walks”或 pachati“cooks”。
但是名词/动词的这种刻画是不充分的,对于某些过程可以有名词性形式(比如“He went for a walk”)。为此,Yaska 提出了当提及的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延伸如同‘固化’的或‘定型’的块(mūrta),则使用动名词,比如 vrajyā“a walk”或 pakti“cooking”。后者可以看作“概要扫描”的一种情况,因为过程中顺序的元素是缺乏的。
这些概念与现代的文法体概念有关,mūrta 构成完整体而 bhāva 构成非完整体。
Yaska 还给出对名词的既具体又抽象的测验: 名词是可以用代名词“that”指示的词。
如现代语义学一样,Yaska 把词看作意义的主要载体。这种词在确定意义中有主要或首选本体论地位的观点,在印度传统中被激烈争论了很多个世纪。争论双方分别叫做 Nairuktas(基于 Yaska 的 Nirukta,所谓的原子论),和 Vaiyākarans(跟从 Panini 的文法家,所谓的整体论),而这个争论以各种形式被来自正理、弥曼差和佛教学派的哲学家们继续了十二个世纪。
在先于 Yaska 并可能同样先于 Sakatayana 的 prātishākhya 文本中,争论的要点以经的形式神秘的陈述为“saṃhitā pada-prakṛtiḥ”。依据原子论的观点,词是句子从而构造的主要元素(prakṛti),而整体论认为句子是主要实体,最初给出谈话(utterance)的语境,而词只是通过分析和抽象而得出的。
这个争论有关于语言片段的原子论和整体论解释 - 现在传统语义学和认知语言学之间爆发着非常类似的争论,焦点是词是否自身有可以组合以形成更大词串的语义释义。认知语义学的观点是词约束意义,但实际意义只能通过考虑大量的个别前后文暗示来构造。
Yaska 还维护了在 Sakatayana 遗失了的文本中首次提出的观点,在词源上,多数名词起源于动词。英语中一个例子名词 origin 起源于拉丁语的 originalis,而它最终基于了动词 oriri“to 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