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脂类相互作用

✍ dations ◷ 2025-08-02 15:36:16 #蛋白质脂类相互作用
蛋白质与脂类相互作用是指膜蛋白和脂类的相互的物理状态的影响。要了解膜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问题有:内在膜蛋白与脂类是否紧密结合,以及接近蛋白质的脂层的性质如何?膜蛋白对膜脂的动力学和顺序是否有长远影响?脂类如何影响膜蛋白的功能和结构?结合在双分子脂层表面的外周膜蛋白如何与脂类相互作用,并影响它们的行为?大量的研究工作围绕“蛋白质是否存在对特定脂类的专一性结合位点?”,还有“蛋白质-脂质复合物是否可视作长久耐用物质?”典型的酶变换一次所需时间为10−3秒。现有测定方法是通过使用2H-NMR、电子自旋谐振和荧光标记法实现的。有两个方法来测定特定膜蛋白的脂类结合相对亲和力:这些方法要求使用的脂类类似物,可以在重新构造的包含待研究蛋白的磷脂囊泡中找到。大部分2H-NMR实验都加入氘代磷脂,以证明蛋白质的存在,对双分子层脂类的顺序参数和脂类动力学的影响微乎其微。通观全局,从NMR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有:第一,边界和自由脂类间的交换速率是迅速的,每秒107次;第二,边界脂类的顺序参数不太可能因为接近蛋白质而受影响;第三,酰基链再定位动力只是在每秒109次的频率范围内减慢;第四,在任何可观的方式下,极性头部的方向和动力,同样不因接近跨膜蛋白而受影响。最近公布的研究结果使用的是非标记的光学方法,如能测定脂类双分子层的双折射(或顺序)的双偏振干涉,这些结果已经被用于展示多肽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双分子层顺序,尤其是证明在多肽渗入和扰乱双分子层顺序后双分子层和重要多肽聚集的实时联系。固态核磁共振技术可以提供关于一个膜蛋白中单个氨基酸残基的动力学的详细信息。然而,该技术要求大量(100至200毫克)的用同位素标记过的蛋白质,而且,当应用于可进行光谱分析的小分子蛋白时,产生的信息将最为有效。很多外周膜蛋白主要通过与膜内在蛋白的相互作用结合到膜上,但有很多种蛋白质是直接与脂双分子层表面相互作用,其中有一些蛋白(如髓鞘碱性蛋白)和血影蛋白扮演主要的结构角色。大量的可溶性蛋白能暂时的或是在特殊条件下结合在双分子层表面。结合过程可由两性蛋白二级结构域作为媒介,通过与脂类相互作用诱导和趋于稳定。错误折叠过程通常会把蛋白质的疏水区域暴露出来,它经常与脂膜的自聚和随后的聚合过程有关,也经常表现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压力和细胞凋亡上。已经有人在研究抑制这种过程的方法。

相关

  • 肾(Kidney)是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 托伦市托伦(波兰语:Toruń ;德语:Thorn,托恩)是波兰的一个城市,是1233年由条顿骑士团所建立。属库亚维-波美拉尼亚省。托伦曾是托伦省的省会。托伦的旧市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托伦在瓜分
  • 玻璃体玻璃体又称玻璃状液、神膏(英文 Vitreous humor),是眼球内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覆盖着玻璃体膜。玻璃体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4/5。玻璃体对视网膜起支撑作
  • 磷光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通常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
  • 核甘酸核苷酸(英语:Nucleotide)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以一个含氮碱基为核心,加上一个五碳糖和一个或者多个磷酸基团组成。含氮碱基有五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
  • 马德隆常数在一个晶体内,其中一个离子的总电势能,可表示为它与距离最近的另一个离子的电势能的 M {\displaystyle M} 倍,
  • 在永恒之门《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
  • 台湾桥头地方检察署台湾桥头地方检察署,简称桥头地检署或桥检,是中华民国的检察机关,2016年9月1日成立。
  • 磺溪磺溪(亦称南磺溪、Southern Sulfur creek)位于台湾北部,属于淡水河水系,为外双溪的支流。流域分布于台北市北投区、士林区。磺溪的后段亦为北投区及士林区的界河。上游又称阳明
  • 能率功率(英语:Power)定义为能量转换或使用的速率,以单位时间的能量大小来表示,即是作功的率。功率的国际标准制单位是瓦特(W),名称是得名于十八世纪的蒸汽引擎设计者詹姆斯·瓦特。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