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永恒之门
✍ dations ◷ 2025-04-25 21:45:44 #在永恒之门
《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是一名名叫“Adrianus Jacobus Zuyderland”老兵。 而原画的灵感来源则是休伯特·冯·赫科默绘制的画作《切尔西医院的星期日》。画中的老兵坐在炉火旁,双手掩面。这可能也表现出了画家创作时的悲痛心情及画家对神与永恒的信仰,而这些事物的难以感知实际也是其悲痛的来源,这一点在其早年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1882年11月24日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说:.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这俩天我画了两幅老人像,画上的老人两只胳膊拄著膝盖,脸埋在手里...我想下次画得更好一些。我可能还会印一张出来。这幅画很好地描绘了一个穿着打了补丁的邦巴津大衣的秃顶老人。几天后梵高就把行动付诸实施:我觉得画家应该通过作品表达他的观点。我试图通过印刷品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好像不太成功。它没有现实那般美丽而惊人,相比而言这只是一个模糊的镜像,而现实,就好像米勒所相信的那样,昭示著冥冥之中有神灵或永恒的存在。那老人安静地坐在火炉旁的角落里,甚至都不一定知道这一切...这不是什么神学——就算是最穷的樵夫或矿工也总有那么一刹那感觉到永恒之门的存在《切尔西医院的星期日》,休伯特·冯·赫科默,1871年《火炉边的农民》,梵高,1881《吃饭前的祈祷者》,梵高,1882年《疲惫不堪》,梵高,1882《双手捧头的老人》,梵高,1882《悲痛的老人》,梵高,1882《坐在篮子上的悲痛的女人》,梵高,1883《擦眼泪的女人》,梵高,1883
相关
- 有尾噬菌体目有尾噬菌体目(学名:Caudovirales),caudo由拉丁文的cauda而来,有“尾状”的意思。本目的病毒主要的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尾状的结构,将DNA注入宿主中。在生物技术方
- 绿色植物亚界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复兴式建筑希腊化建筑复兴是指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的一场流行于北欧和美国的建筑风格变革运动,以模仿古希腊建筑风格为特点。它是希腊化运动(英语:Hellenism (neoclassicism))的产物之
- 颚骨下颌骨又称下颚骨,是最大,最强的颜面骨,也是颅骨中唯一可以动的骨头,与上颌骨形成口腔。侧视图。前视图。下颌骨下颌骨外部侧视图。下颌骨内部侧视图。
- 通用语言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亦称“公用语、通行语、公语”,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共同媒介,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同语。有时通用语也指一
- 微格式微格式(Microformats),是建立在已有的、广泛使用的标准之上的一系列数据格式,其设计理念是人优先,机器次之。网页上的允许的微格式数据包括事件、人物、地点等,它可以被其他的软件
- 甲状腺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又称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状腺亢进、甲亢,是一种由于体内过量的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 四碘甲腺原氨酸(T4,也即甲状腺素)造成的临床症状。而甲状
- 自燃温度自燃(英语:Spontaneous combustion 或 pyrophoric)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蓄积的热量达到某个温度时,干草、
- 甲炔在化学中,次甲基自由基(英语:Methylidyne radical)又称甲炔、碳炔,或称为一碳化一氢(英语:hydridocarbon、Carbon hydride)是一个仅由一个碳原子跟一个氢原子构成的极不稳定气体或自
- 赵普赵普(922年-992年8月14日),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在陈桥兵变中立功,协助赵匡胤登上帝位,为宋开国功臣。后参与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的谋划,并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