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在永恒之门
✍ dations ◷ 2025-02-23 17:05:50 #在永恒之门
《在永恒之门》(Op de drempel van de eeuwigheid),或称《悲痛的老人》是一幅梵高1890年5月初在圣雷米精神病院完成的油画, 此画基于其1882年在海牙绘成的铅笔草稿完成,画中人物是一名名叫“Adrianus Jacobus Zuyderland”老兵。 而原画的灵感来源则是休伯特·冯·赫科默绘制的画作《切尔西医院的星期日》。画中的老兵坐在炉火旁,双手掩面。这可能也表现出了画家创作时的悲痛心情及画家对神与永恒的信仰,而这些事物的难以感知实际也是其悲痛的来源,这一点在其早年的书信中就可以看出。1882年11月24日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说:.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这俩天我画了两幅老人像,画上的老人两只胳膊拄著膝盖,脸埋在手里...我想下次画得更好一些。我可能还会印一张出来。这幅画很好地描绘了一个穿着打了补丁的邦巴津大衣的秃顶老人。几天后梵高就把行动付诸实施:我觉得画家应该通过作品表达他的观点。我试图通过印刷品来达到这一目的——但是好像不太成功。它没有现实那般美丽而惊人,相比而言这只是一个模糊的镜像,而现实,就好像米勒所相信的那样,昭示著冥冥之中有神灵或永恒的存在。那老人安静地坐在火炉旁的角落里,甚至都不一定知道这一切...这不是什么神学——就算是最穷的樵夫或矿工也总有那么一刹那感觉到永恒之门的存在《切尔西医院的星期日》,休伯特·冯·赫科默,1871年《火炉边的农民》,梵高,1881《吃饭前的祈祷者》,梵高,1882年《疲惫不堪》,梵高,1882《双手捧头的老人》,梵高,1882《悲痛的老人》,梵高,1882《坐在篮子上的悲痛的女人》,梵高,1883《擦眼泪的女人》,梵高,1883
相关
- 人类菌群人类微生物群系(Human microbiome)又称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是某些微生物与宿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共生关系,对生物体无害的一类细菌。它们包括细菌,真菌,古菌,和病毒。虽然
- 纳米纳米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号 nm,英式英文:nanometre、美式英文: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指1米的十亿分之一(10-9m)。有时候也会见到
- 复制复制(英文:Copying;中文音译:拷贝)是将某事物通过某种方式制作成相同的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在中文里,台湾和港澳地区亦将英文中表示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
- 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语:Ministerie van Onderwijs, Cultuur en Wetenschappen)是荷兰的教育部,负责荷兰教育政策、科学政策、文化政策和荷兰公共
- 英式英文英国英语(British English,简写:BrE、BE、en-GB),又称英式英语,主要是指居住在不列颠群岛上的英格兰人的英语口音及规则,为英国本土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并非所有英国人认同英
- 詹姆斯·萨姆纳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年11月19日 - 1955年8月12日),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
- 杂交杂交种(英语:hybrid)又称杂种或混种,是指从两种不同的生物杂交产生的后代。依双亲的生殖隔离程度,杂交后代可能无法存活、可存活但无法生殖、可存活并生殖但适应力较低、或是完全
- 加塞赫伯特·斯潘塞·加塞(Herbert Spencer Gasser,1888年7月5日-1963年5月11日)是一位美国生理学家,于1944年因为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年:贝
- 多肽链肽(英语:peptide,来自希腊文的“消化”),旧称胜,即胜肽,又称缩氨酸,是天然存在的小生物分子,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物质。由于氨基酸的分子最小,蛋白质最大,而它们则是氨基酸单体组
- 武向平武向平(1961年1月-),陕西黄龙人,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