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体震动

✍ dations ◷ 2025-08-13 23:51:08 #天文学

天体震动指天体表面的震动,通常是因为突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送,其程度可能十分剧烈。它以震动的主体分类,如地震、月震等。

发生于地球的地壳震动为地震,成因主要是板块的摇动和位移。海啸亦可能会伴随着地震发生。

发生于月球的震动为月震,由阿波罗计划中宇航员设置的地震仪发现,于1972年至1977年间共录得28次表层月震。

根据NASA,月震可分类如下:

第1至第3种地震强度较轻微,而表层月震强度可达里氏地震震级5.5级。相对于强地震来说,月震的程度相对轻微。而由于月球上缺乏水体去吸收地震波的缘故,月震持续的时间较长,有些甚至达一小时。深层月震倾向在分散的区域中发生,区域大小以千米计。

发生于火星的震动为火星震,在2012年的研究估计是百万年一遇的现象。目前尚未测量到明显的火星震,但在2019年4月6日测量到微弱的地震波讯号,相信为一次小型的震动。

发生于金星的震动为金星震。

透过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于1990年11月及1991年7月拍得的两帧照片,清楚显示阿佛洛狄忒陆中一个地势险峻的高地出现大规模的滑坡,科学家相信这是金星震存在的证据。

发生于太阳的震动为日震,日震使地震波在光球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35,000千米,消散前可跨越达400,000千米。

1995年SOHO发射升空观察太阳,当中就包括探测日震。根据自然期刊,1996年7月9日发生一次X2.6类的闪焰和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引发达里氏地震震级11.3级日震,比所有地球地震的记录要强得多。日震的能量达一千至一千一百亿吨TNT或二百万颗中型核弹,而一次颇普通的闪焰为何有足够能量产生这种威力的地震波仍未有明确答案。

星震是指天体的震动,尤其是中子星的地壳震动。利用多普勒效应来观察天体的震动,研究天体的震动可以让科学家及人们了解到星体的内部。其成因有二:

当地壳积累一定压力时,它会调整自己的形状,使自己更相似于球体。每次调整皆不超过一微米,但皆完成于一百万分之一秒内。

2004年12月27日发生了有记录以来最强烈的中子星震,源头为50000光年外一颗名为SGR 1806-20的磁星。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里氏32级地震。当中释放了能量总和为1.3×1040 W的伽玛射线──若其在10光年外发出可导致地球物种大灭绝。

2006年12月COROT开始,其卫星可探测天体的微小震动。


相关

  • 睾丸酮睾酮(testosterone)(又称睾固酮、睾丸素、睾丸酮或睾甾酮、睾脂酮)是类固醇激素,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肾上腺亦分泌少量睾酮。睾酮是主要的雌雄激素及蛋白同化甾类。不论
  • 毒液毒液(英语:venom)是一种由动物分泌出来的毒素,目的是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不同毒液造成的伤害也会不同;那些会致死的毒液通常会用半数致死量(LD50、LD50 或 LD-50)来测量其毒性。许
  • 电子图书馆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y)一词于1975年首次被使用,提出者为R. W. Christian。电子图书馆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定论。通常电子图书馆一词常与“数位图书馆”和“虚
  •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Pteridophyta)是维管植物排除了种子植物所形成的并系群,曾长期被视为植物界中的一个单系类群,现因为蕨类植物不构成单系群,而被拆分为石松门和链束植物。蕨类植物特征为
  • 复制叉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分裂间期进行的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
  • 花旗松花旗松(学名:Pseudotsuga menziesii)又称北美黄杉,是原产于美国西北部的一种常绿裸子植物。其中一个变种海滨黄杉(Pseudotsuga menziesii var. menziesii)生长在海岸区域,从加拿大
  • 苏赫巴托尔省苏赫巴托尔省(蒙古语:Сүхбаатар аймаг,转写:Sükhbaatar aimag)位于蒙古国东部,面积82,287平方公里,人口54,363。首府西乌尔特。省名来自蒙古人民共和国建国领袖苏赫
  • 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2013年孟加拉国萨瓦区大楼倒塌事故(英文:2013 Savar building collapse),是指2013年4月24日发生于孟加拉国达卡县萨瓦乡的一栋8层大楼倒塌巨灾,经过19天连日搜索,最终在2013年5月1
  • 台州市.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是北京大学下属院系之一。其的前身是于1910年正式成立的京师大学堂中国文学门。1919年,中国文学门改称中国文学系。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文系随校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