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饱和

✍ dations ◷ 2025-04-24 23:39:02 #语义饱和
语义饱和(英语:semantic satiation),又称字形饱和、完形崩坏(日语:ゲシュタルト崩壊,德语:Gestaltzerfall),是一种心理学现象,指的是人在重复盯着一个字或者一个单词长时间后,会发生突然不认识该字或者单词的情况。此过程仅为暂时,心理学上认为其原因是人的大脑神经如果短时间内接收到太多重复的刺激,就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造成对常用字突然不认识的现象。语义饱和是犹昧感(法语:Jamais vu)现象的一种。语义饱和的原理在于“注意力转移”,当人眼对一个字盯了一段时间后,大脑会不由自主地只注意字的某一部分,从而使这个字丧失了整体感,继而对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这种大脑的行为不是人为可以控制的,因为在盯着一个字太久之后,会自动引起神经活动的抑制,形成联想阻断。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这种饱和阻断现象均发生在字形到语义的联接过程中。因此,人先会对字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义的联想能力。日本学者二濑由理的研究指出当这些字大小相同时,识别需要的时间较长;若这些字大小不同时,只有在这些字的字体不同时才会有明显的语义饱和出现。语义饱和这个词最早由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博士莱昂·詹姆斯于1962年在他的论文中提出。当时他用的是“语言饱和”这个词。除此以外,不少学者曾用各种词来形容这一现象:语义饱和可以用于抑制演讲焦虑。对于患有口吃的患者,可以通过反复地重复一些单词,使得大脑的神经疲倦,继而弱化因此而产生的焦虑症状。不仅在于语言,如果对一幅熟人的照片或一个熟悉的地点,观察了过久之后都有可能会突然觉得陌生起来。类似的“神经疲倦”现象不止如此,有时也能导致感官抑制。例如人长时间处于喷有香水的房间,对香味的感官也会暂时消失,感觉不到香水的味道。莱昂·詹姆斯对不同的实验对象,用不同的语言的单词,图片甚至数字做测试,发现被实验者均出现了短暂性的语义饱和症状。

相关

  • 腿肿外周性水肿(peripheral edema)属于组织的肿胀(Swelling (medical)),由于流体的积聚及引力的作用、水肿通常发生在下肢。外周性水肿产生的条件通常与老化有关,但也可以由其它的情
  • 过度换气过度换气,又称过度呼吸(英文:hyperventilation),是由于过量的肺部通气导致二氧化碳不断排出,超过了身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而发生 。如果经常发生过度换气的状况,则称之为过度换气
  • 脊肌萎缩症伴有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脊髓性肌萎缩伴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spinal muscular atrophy with progressive myoclonic epilepsy,SMA-PME),有时也称Jankovic-Rivera综合征(Jankovic–Rivera syndrome),是一种非
  •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英语:Mutualism)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一种互相依赖、双方获利的共生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长期的,包括物质接触或者生化联系。共生双方分开之后,一方或者双方将无
  • 烟斗烟斗是流行于美国、欧洲的一种吸烟道具,塞进切好的烟草加上香料后点燃吸烟。最早烟斗主要流行于世界各地原住民,过去美洲原住民已有抽烟斗的习惯。烟斗这种吸烟工具推估是在有
  • 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英语: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是一种用于质谱法的温和离子化技术,可以得到用常规离子化方法容易解离为碎片的一些完整大分子
  • 2013年中国中东部严重雾霾事件2013年12月中国中东部严重雾霾事件,是指起始于2013年12月2日至12月14日的重度雾霾事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入冬后最大范围的雾霾污染,几乎涉及中东部所有地区。天津、河北
  • Lu6s2 4f14 5d12, 8, 18, 32, 9, 2蒸气压3, 2, 1 (弱第一:523.5 kJ·mol−1 第二:1340 kJ·mol−1 第三:2022.3 kJ·mol主条目:镥的同位素镥(Lutetium,台湾称镏,旧译作鏴)是一种化
  • 本都统治者列表这是一份本都王国统治者的列表。本都是希腊化时代安纳托利亚的一个重要王国,其国王可能具有伊朗血统。
  • 不列颠群岛坐标:54°N 4°W / 54°N 4°W / 54; -4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是欧洲西北海岸外,大西洋上的群岛。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马恩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赫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