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宸荃

✍ dations ◷ 2025-09-10 15:15:36 #1615年出生,1652年逝世,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崇祯十二年己卯科举人,明朝行人司行人,明朝监察御史,明朝兵部侍郎,明朝兵部尚书,明朝东阁大学士,明朝太子三

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浙江宁波慈溪观海卫镇师桥昭十三房人。清高宗感其忠义,谥之为忠节。

九岁,应童子试,成为廪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

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十五岁登第三甲进士,授行人,历官福建。崇祯十五年(1642年),同考顺天乡试。不久李自成攻入北京,北京沦陷,崇祯皇帝自尽。

明安宗立于南京,擢宸荃西道监察御史。在苏松兵备佥事任上,南京沦陷,安宗被俘,苏松所属各镇先后失守。

沈宸荃同江上佥事冯元,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擢右佥都御史督师,进兵部左侍郎兼副都御史。

南明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宸荃克复福州所属各县,欲挥师攻福州,遭郑彩阻。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进南明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军克闽,宸荃迁师舟山。永历五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集大兵分三路攻舟山,沈宸荃兵败。永历六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正月初二,宸荃去福建途中,遭台风海难身亡。谥节愍。

后来清朝乾隆帝谥宸荃为忠节。

康熙时清廷修《明史》,有朝臣建议沈宸荃、张煌言不能以叛逆论,得康熙帝的认可,遂将沈宸荃列传于明史。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帝下江南,听闻前朝沈宸荃英雄事迹,亲临沈师桥寻访旧迹;乾隆帝遂追谥沈宸荃“忠节”。

相关

  • 方位格方位格(英语:loc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
  • Ohira–Bestmann反应Seyferth–Gilbert增碳反应(Seyferth-Gilbert homologation),又称Seyferth-Gilbert同系化反应芳酮(或醛)与重氮甲基膦酸二甲酯(Seyferth-Gilbert试剂)在叔丁醇钾存在下反应生成取代
  • 纹章纹章(英语:coat of arms)又称盾形纹章、袍徽,是一种特有的纹章设计,通常出现在纹章盾(英语:Escutcheon (heraldry))、外套或战袍上。中世纪的骑士使用它来辨认其身份。盾徽是由一个
  • 汉生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纳瓦霍语纳瓦霍语,又称纳瓦荷语(英语:Navajo或Navaho;纳瓦霍语:Diné bizaad)是一种通行于美国西南部的纳-德内语系阿萨巴斯卡-埃雅克语族德内语支的语言,它不论在地理上或语言学上,都可算是南
  • 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它在室温下为白色颗粒粉末,可溶于水,具还原性,加热时歧化为硫化钠和硫酸钠,放置于空气中时逐渐氧化为硫酸钠。它可以以无水物、七水物和
  • 万事皆晓《万事皆晓》(英语:All Things Considered,缩写 ATC),是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的新闻节目,于1971年5月3日由 NPR 所属电台现场直播,并通过包括 NPR 柏林站在内的几个不同的电台实
  • 安德烈亚·纳卡里安德烈亚·纳卡里(意大利语:Andrea Naccari,1841年8月12日-1919年10月2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因研究金属的热电性质,浸入液体的金属的光电效应,气体和液体介质的导电性等而知名。1862年
  • 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简称大泽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事或陈胜吴广之乱,是公元前209年陈胜与吴广发动的反秦起事,亦是秦末民变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
  • 察尼宗室察尼(满语:ᡠᡴᠰᡠᠨ ᠴᠠᠨᡳ,穆麟德:;1640年-1688年),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豫通亲王多铎第四子,母为侧福晋佟佳氏。顺治十三年(1656年)封多罗贝勒。康熙七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