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魔罗王

✍ dations ◷ 2025-05-15 18:59:59 #阎魔罗王
阎罗王(梵语:यमराज,IAST: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阎魔罗阇(或译阎摩、阎魔、阎魔大王),是地狱的主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华人尊称其为阎魔罗阇大王,简称阎罗王、阎王、阎君。罗阇即“王者”或“大王”之意。阎罗王信仰传入汉字文化圈,成为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的民俗信仰对象之一。佛教认为,人死后,神识到达地狱受苦,源自于自身的恶业,并非由阎罗王判决所致,阎罗王只负责教诫已经下了地狱的众生,以及令地狱的鬼卒加以惩罚。关于阎罗王的信仰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信仰系统相互影响,阎罗王共有十位,演变出具有汉化色彩的“十殿阎罗王”传说。阎王有“生死簿”,上面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当某人生命已尽的时候,阎罗王就会派遣下属黑白无常或者牛头马面,去把人的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接受审判。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十殿的审判。阎罗王的判决取决于此人生前行事的善恶:生前积德行善立功的人,阎罗王会让他升到天堂成为神仙,或者给他一个幸福的来世;生前行凶作恶的人,阎罗王会让他下地狱,接受各种惩罚,或给他安排一个恶劣的来世。这是因果报应、抑恶扬善等民间信仰在“阎罗王”观念上的体现。在印度神话中,阎魔罗阇(或译阎摩、阎魔、阎魔大王),太阳神苏利耶之子,原是第一个死者,他自愿死亡,为人类找到达到天界的道路,因此进入天界,成为亡者之主,负责导引亡者到达快乐的天堂。在稍后的传说中,他由天界被移到地底世界,成为地狱之王。佛教在古印度兴起后,采用了很多婆罗门教的元素,婆罗门敬奉的阎魔罗阇也被佛教吸收,汉译为阎罗王。但起初佛教认为阎罗王只是一般有福报的神灵,《长阿含经》记载,阎罗王本身也是六道中地狱的鬼神,阎罗王的职责是统领地狱,审判人的生前行为并给与相应的惩罚。据《起世经》载,阎魔王因前世恶业,每日夜三时,王宫变为铁城,狱卒取王置热铁上,从口灌入铜汁,使其全身燋然。王作是念:“于往昔身、口、意作恶行,今受此苦。愿我从今舍己身,于人间相逢受生,信解如来法,剃发出家。”作如是愿讫,所居宫殿,犹如诸天。佛经提到,若亡者积善,当有冥使持五色旛至;若亡者积恶,当有冥使持黑旛至。经云:尔时阎罗法王,见五色旛至,心大欢喜,高声唱言,愿我罪身亦同汝善。当此之时,诸地狱中变为清泉,刀山剑树如莲华生,一切罪人咸受快乐。若见黑旛,阎王瞋怒,恶声震裂,则将罪人付十八狱,或上剑树,或刀山中,或卧铁床,或抱铜柱,牛犁拔舌,碓

相关

  •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corticosteroid,ICS),主要用于吸入的糖皮质激素,简称为“吸入激素”。由于目前主流的ICS采用的是布地奈德等局部不吸收,或者吸收后迅速在肝脏灭活
  • 埃及-科普特语族埃及语(圣书体:
  • 生成文法在理论语言学中,生成文法(英语:generative grammar)是一种尝试接近语法学(英语:Syntax)的方式 。生成文法尝试给出一套规则,其能正确的预测,在一个语言中,什么样的词汇组合能成为正确
  • 疒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〇四个(五划的则为第十个)。中文中,疒部归于五划部首。疒部通常是从左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疒部
  • Hsub2/subSsub2/subOsub8/sub过二硫酸(或称为“过氧二硫酸”、“过硫酸”或“马歇尔酸”)是一种硫的含氧酸,分子式为H2S2O8 。 其结构可以表示为HO3SOOSO3H。虽然过二硫酸分子中的硫的氧化态为+6,但因为该分
  • 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 extinction),是指一个物种或分类单元已达以下状况:在IUCN红色名录中,一个不再有最近观察纪录,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物种,除非真的确定最后一只个体已死亡,否则会
  • 化能营养化能合成作用(英语:Chemosynthesis),是一些细菌等自养生物通过将无机物分子(如氢气、硫化氢或甲烷)氧化,再利用氧化获得的化学能将一碳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营养方式。
  • 去灭绝去灭绝(de-extinction)又称复活生物学(resurrection biology)或生物复活(species revivalism),是让灭绝的生物复活的过程。包括重新生育出该种生物,或是制造出外观非常类似的个体。
  • 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圣地佛教圣地是指佛教的圣地,佛教三大传承都有各自的圣地。佛教起源于印度,遍布东南亚、南亚地区,故这一大片地区的佛教故地很多,部分还是佛陀住世时期,安住、宣法、巡游时的圣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