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

✍ dations ◷ 2025-07-15 06:07:26 #结肠
结肠,中国古称回肠,是大多数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在将固体废物排出体外前吸收水和盐。结肠中未吸收的废物也在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帮助下发酵。在食品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方面,结肠不像小肠,较不重要,然而,结肠吸收水分,钾和一些脂溶性维生素。在哺乳动物中,结肠包括四个部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近端结肠”通常是指升结肠和横结肠)。结肠是大肠中从盲肠到直肠的一段。结肠位于腹腔或是其后的后腹膜。结肠在这些部分的位置是固定的。结肠外部有三条名为大肠条带(taenia coli)的平滑肌分别附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与乙状结肠上。由于这三条平滑肌比结肠短,使结肠外型局部膨大和环形的缩窄交互间隔。这三条不随意肌收缩使大肠缓缓蠕动。结肠的动脉血液供应来自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和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的分支机构。这两个系统之间通过“边缘动脉”流动,它的整个长度的结肠平行。从历史上看,它已被认为是Riolan弧,或蜿蜒的肠系膜动脉(Moskowitz发现),是一个可变的血管,连接肠系膜上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然而,最近的研究与改进成像技术质疑血管是否实际存在,一些专家呼吁在未来的医学文献中取消这两个名称。静脉回流与肠动脉供血相似,肠系膜下静脉流入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加入脾静脉形成肝门静脉,然后进入肝脏。整个结肠和直肠近端三分之二的淋巴液流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然后排入乳糜池 (cisterna chyli)。余下的直肠和肛门的淋巴液可以循同样的路线,或者流入内部髂或体表腹股沟淋巴结。盲肠向上的延续,移行于横结肠,在腹腔的右侧,人类的升结肠自人体的右下腹往斜后方上升,直到肝脏下缘,形成直角朝左侧水平横结肠前进,全长约25厘米 。前接升结肠,后续降结肠。人类横结肠前接升结肠成直角朝左侧水平前进,此转弯区称为肝弯(Hepatic Flexure),往左方横走,横过左上腹,在脾的下方直角转湾往下,此直角转湾区称为脾弯(Splenic Flexure)。横结肠前方由大网膜挂在胃下,后方由横结肠系膜连于腹后壁。上接横结肠,下续乙状结肠。人类降结肠自左上腹往下,在将靠近骨盆时转向内侧。降结肠的功能是储存食物废弃部分排入直肠。人类乙状结肠上承接自降结肠,在骨盆腔内,往下走朝左弯,为最弯曲的一段结肠。乙状结肠壁肌肉发达,收缩增加结肠内的压力,推动粪便移动到直肠。有少数人结肠特别长,多绕一圈。这种情况,被称为冗余结肠,通常健康上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少数​​发生肠扭转导致阻塞,必须立即就医。这些人做大肠镜(英语:Colonoscopy)时会遇到困难,在某些情况下不可能做大肠镜。特殊的专门大肠镜有助于克服这个问题。结肠水分吸收需要克服水分的扩散作用。长期的渗透压差(Standing gradient osmosis)是一个描述肠内水分的重吸收要克服肠内水分的扩散作用的术语。这高渗液体的渗透压驱动水通过紧密连接和邻近的细胞渗透到外侧间隙,然后依次穿过基底膜和进入毛细血管。在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结肠的功能有差异。结肠主要是负责储存废物,回收水,保持水分平衡,吸收一些维生素,如维生素K,并提供辅助菌群发酵的位置。食糜达到结肠的时候,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90%的水已经被人体​​吸收。在这时,剩下的是一些电解质如钠,镁,氯以及摄入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部分(例如,摄入的直链淀粉的很大一部分,迄今尚未消化的蛋白质,以及主要是可溶性或不溶性的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纤维)。由于通过大肠的的肌肉移动食糜,剩余的水大部分被吸收,而食糜混有粘液和细菌(称为肠道菌群),成为粪便。当粪便进入升结肠时尚算是液体。结肠肌肉将含水量高的粪便向前移动,并慢慢地吸收所有多余的水分。当粪便进入降结肠时已成为半固态。其中细菌分解食物纤维为自己的养料,产生醋酸,丙酸和丁酸等副产品,这又是滋养结肠内壁细胞的养份。蛋白质无法在此消化。对于人类来说,也许百分之10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也因此成为可用的养分。这是一种共生关系的一个例子,并每天提供身体约100卡路里。大肠不产生消化酶 - 化学性消化是食糜到达大肠前在小肠完成。结肠的pH值在5.5和7之间(微酸性至中性)。其他动物,包括猿和其他灵长类动物有比例较大的结肠,使它们能从植物材料得到更多的养分,所以它们饮食中植物材料比例能够比人类高。

相关

  • 味噌味.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
  • 身心性疾病身心性疾病,也翻译成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
  • 生殖器疣 (尖锐湿疣)尖锐湿疣(英语:Genital warts),也称性器疣或性病疣,俗称椰菜花或菜花,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菜花状肉芽,常发于生殖器,肛门等部位。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
  • 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是由男性许多生殖器官或组织组成,和人类繁殖有关的系统。有些在体外,有些则在骨盆腔内。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制造精子的睾丸,以及分泌精液的阴茎,在和女性性交,精子可
  • CCL1CCL1(英语: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C趋化因子家族,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的糖蛋白。CCL1与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CCR8结合。CCL1对单核细胞,自
  • 斯凡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瑞典语:Svante August Arrhenius,1859年2月19日-1927年10月2日),瑞典化学家。提出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阿伦尼乌斯理论,研究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
  • 卡马西平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简称CBZ),商品名得理多(Tegretol)是一种治疗癫痫病和神经性疼痛(英语:neuropathic pain)的药物。同样能治疗癫痫病的还有苯妥英及丙戊酸等等,但对失神性发作(英
  • 硫酸孕烯醇酮硫酸孕烯醇酮(英语:Pregnenolone sulfate,缩写PREG-S、PREGS,也可称为孕-5-烯-3β-硫酸酯-20-酮,pregn-5-en-3β-ol-20-one 3β-sulfate)是一种内源性的神经甾体,合成自孕烯醇酮,常
  • 低氧症缺氧(hypoxia),即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不能获取足够的氧,或能获取但无法运用。缺氧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只有身体部分部位缺氧。缺氧多半是病理过程,不过正常人动脉内的氧气浓度也会
  • 番鸭疣鼻栖鸭(学名:Cairina moschata),俗称麝香鸭、红面鸭、番鸭、姜母鸭,原产中、南美洲。最大特征为脸处有红色肉疣,故称红面鸭,黑色番鸭于荷西时期引进台湾,白色番鸭则于1962年起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