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4-03 13:07:43 #马
马(学名:Equus ferus caballus),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原产于中亚草原,6000多年前就被人类驯养,最早的马匹驯养遗址于乌克兰草原发现,15世纪后,才被欧洲殖民者带到美洲和澳洲地区。马耳小而直立,面部长;额、颈上有长鬃,尾有长毛,四肢强健,内侧有附蝉,第三趾最发达,趾端有马蹄,其余各趾退化;毛色复杂,有骝、栗、青、黑等。马的化石非常丰富,所以马的进化过程也研究得非常详细。马的进化常常用来作为进化的例子。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于五千七百万年前的北美洲,时值始新世。始祖马个头只有狗那么大,弓著背,四肢长著多个趾头(前脚四只趾头,后脚三个)。由始祖马分化出了林林总总的众多支系。有的支系越来越大,越来越擅长奔跑,也有的支系向着小型化发展。到中新世的时候以三趾马为代表的马类动物成了一类十分繁盛的动物群,是地层古生物中常见的化石动物,常常作为地质年代断定的重要依据。现代马的最直接祖先是出现于一千二百万年前晚中新世的恐马,而现代马则在四百万年前的上新世出现。北美洲一直是马和马类动物起源和演化中心。马从这里起源并向四周辐射。马通过冰川时期形成的白令陆桥扩散到欧亚大陆,在上新世进入非洲,成为非洲大陆动物群的重要一员。马也通过中美地峡向南美洲扩撒。最晚到大约两万年前,马在北美洲彻底灭绝,南美的马灭绝得更早。原因现在仍是谜。有人认为跟美洲印第安人过度捕猎有关。从此,在近一万九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作为马的发源地的北美洲第一次没有了马的存在,一直到公元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再一次把马带回了美洲。Discovery制作的一期关于马的节目里说道“当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西班牙人带来的马的时候,感觉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现代饲养的马是由欧洲野马驯化而来的。野生的马已经灭绝。现存的普氏野马不是家马的祖先。马的进化历程充满了艰难险阻。马科动物曾经是如此繁盛,前后进化出几十个属,到最后却只有一个属六七种残存至今。马的兴衰历程实际上是奇蹄动物的兴衰历程,奇蹄动物在现代普遍呈衰落的趋势。直到工业革命蒸汽机出现以前,一直是主要的拉车动力,以至后来“马力”成了衡量机器功率的单位。在山区无法行车的路上,马至今仍是主要的运载工具。在战争中最早也是拉战车,由游牧民族首先发明骑乘,古希腊与古罗马已有骑兵。中国民族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开始出现骑兵。马鞍也是游牧民族发明的,后来经过不断的改进;马镫的发明有多种说法,包括斯基泰人发明说、印度人发明说、中国人发明说等,而在中国流传的马镫的发明说法则是中国人在汉朝发明的,一开始只是单独一个,为便于上马,后来发展为一边一个,波斯人称为“中国鞋”,后来才传到欧洲。直到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各种战车、直升机的出现和普及,骑兵才开始退出战争。现今骑乘多用于赛马运动,有的大城市巡警也还用马。马也可以作为乳用和肉用,伊斯兰教律法禁止食用马肉(回族、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但突厥人不禁止),公元732年教宗额我略三世下令禁止基督教徒食用马肉,但后来作用不大,现在法国人、意大利人都食用马肉,日本人认为马肉是营养丰富的肉食。在二战期间,美国允许肉店供应马肉以弥补牛肉供应不足,但二战结束后,在美国西部牧场主的压力下,又禁止供应马肉。马乳一直是游牧民族的食品,尤其适合酿造“马奶酒”。随着马的使用功能淡化,20世纪后半期,许多国家培育出各种小马,作为宠物或导盲用途。现在经过几千年人的培育,马的种类繁多,从高达2米到只有0.56米,体形各异。量词单位: 匹马的辞汇:马的成语:马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七位,对应的地支是午。马姓是常见的中文姓氏之一。除了汉族以外,其他民族也有不少马姓人士。马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是由穆罕默德姓汉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是由法蒂玛转化而来),云南回族几乎清一色姓马。马一直以来被视为力与美的结合,不单是担任骑乘或负重的工作,阿拉伯人以马为真主的恩赐,值得人的崇拜与爱护。画马艺术更是历久不衰,屹立不摇。跑车名牌法拉利、保时捷等的厂徽是一匹跃起的骏马。福特汽车公司所推出的福特野马跑车则是一匹奔跑的骏马。赤兔马、的卢马、绝影、爪黄飞电、松风、白龙马、昭陵六骏、踢雪乌骓。唐三彩常以“马”作为造型。马有“一马当先”、“纵横驰骋”的意义,视为功名、事业向上的象征,常作为企业家办公室的摆设。马字有一词“马上”表示“立刻、即时”的意思,因此人们常利用谐音搭配成摆设,如马背上有苍蝇作“马上赢”、马背上有钱作“马上有钱”等,常作为商店、收银台的摆设。

相关

  • 弗雷德里克·图尔特弗雷德里克·威廉·图尔特 FRS(Frederick William Twort,1877年–1950年)是一位英格兰细菌学家,他在1915年发现了噬菌体。 他曾在圣托马斯医院研究医学,是布朗动物研究所(Brown In
  •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重症重症医学(Intensive care medicine )是医学中的一个分支,诊断及管理会危及生命的疾病或是情形,会需要器官支持(英语:Organ support)及侵入性监测设备。在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设备有
  • 细菌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
  • 蛙壶菌蛙壶菌(学名: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是一种壶菌门真菌,可以引起两栖类的壶菌病。它们最初是于1998年发现,在其后的十年内,造成了大量两栖类的死亡,引发多个物种灭绝,是为全
  • 伞菌亚门伞菌亚门(学名:Agaricomycotin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的3个分类之一,包括许曾被归类于多系群帽菌纲(Hymenomycetes)的物种。伞菌亚门包含20,000个物种,而且其中大约98%是属于伞菌纲:大多
  • 阴虱Pediculus pubis Linnaeus, 1758阴虱(Pthirus pubis)是一种寄生于人体毛发的寄生虫,长约1至3毫米,无翼。因常见于阴部,故称阴虱。另外,由于阴虱身体扁平,远看如同皮屑,细看则如同小
  • 尼古丁尼古丁(英语:Nicotine),俗称烟碱,是一种发现于茄科植物的强效拟副交感神经生物碱,是香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和主要致瘾成分,属于兴奋剂的一种。尼古丁是一种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英语:Nico
  • 转录因子在分子生物学中,转录因子(英语:Transcription factor)是指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调控其基因的转录。方法是转录因子可以调控核糖核酸聚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