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藤江之战 (938年)

✍ dations ◷ 2025-07-01 13:41:55 #南汉,越南战事,吴朝,中越关系史,10世纪中国

938年白藤江之战(越南语:Trận Bạch Đằng,938/陣白藤,938?)指的是938年中国南汉政权与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军阀吴权之间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930年,南汉君主刘䶮派李守鄘、梁克贞侵略交趾,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䶮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龚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省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䶮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䶮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古螺城,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

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䶮恸哭,率残部回国。

吴权击败南汉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越南(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正式从中国独立。

相关

  • 脊椎骨脊柱(拉丁语:Columna vertebralis、英语:vertebral column、backbone、spine)是脊椎动物位于背侧的支撑性中轴骨骼。人类的脊柱由23-24块脊椎骨(拉丁语:Vertebrae)和中间起缓冲作用
  • 红外线导引红外线导引也常被称作热导引或追热导引,红外线导引以感应、追踪目标物与周遭环境的红外线讯号强度差异来找掌握目标的位置与动向。红外线导引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进行攻击的一
  • 1号染色体1号染色体是人类染色体中最大的一条。如同其他的体染色体,一般人类身体内的细胞中,会有两条1号染色体。在1号染色体,缠绕了大约245,522,847个核苷酸碱基对(DNA的基本讯息单位),大
  • 长爪鸟长爪鸟(属名:Longusunguis)是渤海鸟科的一种反鸟类。化石在中国辽宁省的九佛堂组(白垩纪早期)地层中发现。属名在拉丁文意为“长爪”,因为其化石上能清楚见到其脚上的细长脚爪。模
  • 桡脚类见内文桡脚类(学名:Copepods;/ˈkoʊpɪpɒd/,“桨足”的意思)是一类细小的甲壳类动物,生活在海洋及差不多所有淡水的栖地,亦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很多的桡脚类都是浮游动物
  • 2013年海湾国家杯2013年海湾国家杯(阿拉伯语:كأس الخليج‎)于2013年1月5日至18日于巴林举行,是第 21 届海湾国家杯赛事。巴林 v 阿曼卡塔尔 v 阿联酋卡塔尔 v 阿曼巴林 v 阿联
  • 班嘉佳班嘉佳(1984年2月16日-)出生于贵州,布依族,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大陆影视演员、模特儿。
  • 堀部武庸堀部武庸(ほりべ たけつね、宽文10年(1670年)─元禄16年2月4日(1703年3月20日))是赤穗浪士四十七士之一人。四十七士之中最著名的剑客,可与大石内藏助匹敌的高人气之人。江户急进派
  • 努尔·艾娜雅特·汗努尔-乌恩-妮莎·艾娜雅特·汗(英语:Noor-un-Nisa Inayat Khan,1914年1月1日-1944年9月12日),英国间谍,二战时期在法国进行情报工作,于1944年死于达豪集中营。努尔·艾娜雅特·汗,是
  • 皮帕克格拉德斯通皮帕克格拉德斯通(英语:Peapack-Gladstone,也被写作Peapack and Gladstone)是美国新泽西州萨默塞特郡的一个自治市镇。 截至2010年人口普查,自治市人口为2582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