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仔面

✍ dations ◷ 2025-08-10 16:06:09 #担仔面
担仔面(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tànn-á-mī)是一种发源于台湾台南的小吃。“担仔(tànn-á)”即台湾话“挑肩担”之意。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举办台南文化关键词推荐活动,担仔面成为网络票选第一名的推荐关键词。担仔面发源时间相传为清末光绪年间,创始者为台南的洪芋头。台南海边清明时节常有暴雨,夏季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艰困。台湾话称收入不佳的淡季为“小月(sió-gue̍h)”,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的“小月”,常于台南水仙宫前挑着扁担,叫卖面食,以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台湾话:Tōo-sió-gue̍h tànn-á-mī)”,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其简单又美味的料理方式于2017年度获得国际洁净美食奖项A.A. Taste Awards的肯定。担仔面曾出现在总统府的国宴和飞机餐点,。曾被台南市民称为“国宝”食物。度小月担仔面开设于光绪二十年(1895年),现今在台南地区有许多店家,老店集中于台南市中正路上。这道面食的主要成分为:面条或米粉、豆芽菜、香菜、蒜泥、五印醋、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燥。担仔面通常略贵、量少(约仅成人两口分量),是所谓“食巧毋食饱”(台湾话:Tsia̍h khá m̄ tsia̍h pá。台湾俗谚:吃得精致而不吃饱)的点心而非正餐。台南担仔面最早被归为“点心”,原因是台湾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稻米,只有很少数地方种植小麦(主要在台中大雅区一带),直到台湾战后时期之初,台湾本省人的主食都是米饭,面只是副食品,做点心、小吃食用。

相关

  • 灭绝灭绝是指一个物种完全消失的自然过程。由于生存竞争的关系,灭绝消灭了一部分物种,但同时也为其他物种的发展和新物种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例如白垩纪末期的大灭绝事件,导致了恐龙
  • 通用通用希腊语(希腊语:Κοινὴ Ἑλληνική;通用希腊语: ἡ κοινὴ διάλεκτος,“通用语”),又译民间希腊语、共通希腊语、科伊内希腊语,或作希利尼话(Hellenisti
  • 太空游客太空游客指非以执行任务(例如进行实验或工作)为目的,而搭乘航天器参与太空飞行的人。在苏联解体后,由于航天器的操作成本极大,同时要付给哈萨克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地租与使用场地费
  • 淡水生物学淡水生物学是研究内陆水域的生物产量及影响此产量因素的一门科学。淡水生物学揉合内陆水域特别是淡水水域的物理学、化学、气象学和生物学而构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淡水生物
  • 吉尼斯紀錄《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英语:Guinness World Records),是一本记载着世界之最的工具书,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科学不同领域的世界纪录等,该书每年均会出版一次。本书本身亦保持着一项
  • 血绿蛋白血绿素 (Chlorocruorin)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环节动物(特别是多个多毛纲物种,例如龙介虫科)血液的血浆里的带氧蛋白,负责为身体组织携带氧气。这种血绿素与氧气结合的亲和力较大多数的
  • Adobe AcrobatWindows20.006.20034(2020年2月11日,​38天前​(2020-02-11))macOS20.006.20034(2020年2月11日,​38天前​(2020-02-11))Android20.0.1(2020年1月28日,​52天前​(2020-01-28))iOS20.01.00(2
  • 圣基茨和尼维斯中华民国-圣基茨和尼维斯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之间的外交关系。国家元首 总督:塞繆爾·韋茅斯·塔普利·西頓(Samuel Weymouth Tapley Seaton) 2015年9月就任
  • 日本学士院日本学士院(日语:日本学士院/にっぽんがくしいん nippon gakushiin */?,英语:The Japan Academy)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所属的特别机关。该院是根据以优待学术上取得功绩显著的学者,促
  •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爵士,KBE(Sir Alfred Hitchcock,KBE,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是一位英国电影导演及制片人,被称为“悬疑电影大师”。1920、30年代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