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君璧

✍ dations ◷ 2025-09-09 11:30:16 #1898年出生,1991年逝世,黄姓,南海人,中华民国画家,台湾画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教席学者,南京大学教席学者,国家文艺奖得主,行政院文化奖

黄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原名允瑄,本名韫之,号君璧、君翁,晚号米寿老人,广东南海禄舟人,当代国画大师。与张大千、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齐名。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生于广州市。先人世代经商,父亲仰荀公经商之余,平日更喜爱欣赏收藏古玩字画,这对君翁一生影响至大。 幼承庭训,聪颖过人,年少时就读于家中的私馆,1914年(民国三年)矢志绘事,书法兼贯中西,1919年(民国八年)毕业于广东公学,喜观赏、收藏字画。17岁时拜李瑶屏为师习画,1921年(民国十年)经李瑶屏推荐,任教于广州培正中学,1923年(民国十一年)于广东全省美展荣获大奖后,正式投入国画创作历程。

1922年(民国十一年)于楚庭美术院研究西画。1927年(民国十六年)又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任徐悲鸿主持的国立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两人共同执教长达11年。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迁居台湾,接替莫大元任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第二任主任。多次在台北、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韩国举办个人画展。1968年(民国五十七年)获纽约圣若望大学学质奖章。

1950年之前的三十多个年为黄君璧的“初学时期”,大师此期东登泰山 ,西窥剑阁 ,过三峡、探黄山,游历全国大小名山大川,广结艺文名流,学习鉴赏,勤摹名迹、朝干夕碣,战战兢兢,所作作品正如所谓“合乎规矩而不浓腻”,笔墨清新,布局隽雅,自成一家,令人爱不释手。

黄君璧抵台后旋被聘请为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主任,至1972年退休为止凡二十二年,此期作育英才无数,树立了台湾艺术教育的新导向;期间又为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礼聘为其个人国画教师。

擅长画山水,传统功底深厚,经历了现代中国画的继承、演变、革新的过程。他从学国画之日起就兼学西画,是一位兼通西画的国画家,西方艺术界称其为“中国新古典派”。并屡获国内外之邀讲学及展览达数十次,载誉国际,足迹遍及亚、欧、美、非四大洲,对文化艺术宣扬贡献卓著;曾荣获台湾教育部第一届“中华文艺奖美术部首奖”,及艺术界致赠的“画坛宗师”匾额等殊荣。

相关

  • 日本日本犹太人(日语:日本のユダヤ人,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 LINEs长散在核元件(英语:Long interspersed nuclear element,或Long interspersed elements,缩写LINEs)是一类的不包含长末端重复序列的反转录转座子,遍布于许多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LI
  • 妙翅迦楼罗(梵语:गरुड,转写:Garuḍa;巴利语:Garuḷa),又音译作揭路荼、迦娄罗、蘗噜拏、羯路荼、迦留罗、迦喽荼,伽楼罗、誐噜拏,汉译大鹏金翅鸟、金翅鸟、妙翅鸟、大鹏仙,原是印度神话
  • 螳螂螳螂(Mantis)一词泛称螳螂目(Mantodea)下的昆虫,目前共计超过2400种(英语:List of mantis genera and species),分布于15科、约430属当中,其中种类数量最多的科为螳螂科(英语:Mantidae)。
  • 宁夏路宁夏路可以指:
  • 布莱克本-达文布莱克本-达文是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单一管理区,管辖范围包括布莱克本、达文及其周边地区。
  • 麦基诺水道麦基诺水道(英语:Straits of Mackinac)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北部,是连接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的天然通道,长约50公里,宽6公里。1957年建成的麦基诺大桥横跨海峡两岸。1634年,法国探险家让·
  • 喻仲林喻仲林(1925年9月10日-1985年5月4日),生于山东冠县,画家。1943年,中学毕业后从军。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台,在国防部任职。业余时间师从金勤伯学习国画。曾获中兴文艺奖章。
  • 传统生态智慧传统生态智慧(英语: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TEK)或称为传统生态知识是指原住民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资源如何可持续性应用的传统知识。传统生态智慧也可以称为传统环境
  • 渠本翘渠本翘(1862年-1919年),原名本桥,字楚南,山西祁县人。中国实业家、官员。渠本翘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秀才第一名。光绪十二年(1886年)赴太原参加岁试,获第一名,受山西学政赏识并接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