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火绳枪
✍ dations ◷ 2025-08-28 20:09:04 #火绳枪
火绳枪,是以火绳点火装置来点火的铳械。火绳点火装置是以缓慢燃烧的火绳先点燃引火药(底火),引火药起火后再点燃推进药的机构。火绳点火装置约在15世纪中期于奥地利发明,于16世纪时在欧洲诸国已普遍使用。1521年,西班牙征服者埃尔南·科尔特斯在征服阿兹特克时其部队也配备火绳枪。1522年,中国明朝于西草湾之战后缴获了火绳枪。1543年火绳铳传入日本(见铁炮传来),并对日本的统一与侵略朝鲜产生重要影响(参见南蛮贸易)。德语“Hakenbüchse”,字义为钩铳,即有“钩”(德语:haken)的手铳,钩用来勾住墙壁减少后座力,发射时以炙热金属点燃引火药或推进药来击发,并无使用火绳。15世纪中期加上挂肩托架。15世纪后期之后又加上火绳机构而成为了火绳枪,虽然经过多次演变但Hakenbüchse的名称却一直延用下去。法国人把手铳称为筒状的弓“arquebuse”(弓的法语是arque),英国人把法语的弓与的德语的钩混在一起成为Harquebus。Arquebus与Harquebus与德语的Hakenbüchse的意义包括了“钩爪火铳”、“挂肩火铳”与“火绳枪”。Musket一开始是指大型的Arquebus,当时Musket与Arquebus配有火绳点火装置,但随着燧发装置的发明,Musket的点火装置也换成了燧发装置,所以不能完全称为火绳枪。火绳枪于嘉靖年间传入中国明朝。与明朝原有各种铳器相比,火绳枪的准确度提升至能打中飞鸟,所以将这种铳器称作鸟铳,而之后传入中国的簧轮枪与燧发枪也被中国人称为鸟铳或鸟枪。据明代戚继光所著十四卷本《纪效新书》记载,明制鸟铳大部分使用每单发三钱装药及三钱铅弹一发的规格;不过据赵士桢《神器谱》及一些其它明代兵书记载,明军亦有装备如斑鸠铳、鹰扬铳一类装药量和弹重较大的重型火绳枪。此外,戚继光《练兵实纪》还记载每一门鸟铳需常备铅弹300发,可见明鸟铳具有承受长时间反复多次射击的能力,制作工艺已具备一定的水准。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宣祖实录》曾记载“倭丸只到百余步,中原之丸可至二百步”,可见此时的明鸟铳相对于对装药规格相近的日本火绳枪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单兵使用的火绳铳在日语中被称为“铁炮”。1543年一艘由澳门开往浙江的走私贸易船因台风而漂流到日本九州南侧的种子岛,船上载有数支葡萄牙制的火绳枪。种子岛岛主种子岛时尧重金收购了两杆,并让岛上的著名锻造师八板金兵卫进行仿制。此后火绳枪的制造工艺在日本国内逐渐流传开来,且在短短三十年之内就在各大名的军队中得到应用,对日本当时的战争和战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运用铁炮的著名战例有织田信长以3000铁炮兵击败武田军骑兵冲锋的长篠之战。火绳枪在装填时,先用火药瓶往枪口倒入推进用的火药,再将用纸或布包着的弹丸从枪口塞入(纸或布是为了倾斜时不让弹丸从枪口掉出),并用长条细棒将弹丸推入,接下来把导火用火药倒在枪机中的火皿上,并且把火盖盖上(火盖的用途是避免走火),当要进行射击时,把火盖掀开,瞄准后扣下扳机火绳会接触火皿而将导火药引爆,导火药的爆炸会立即引爆推进药而将弹丸射出。而一些大型的火绳枪因为本身重量的关系会事先将推进用火药先装成火药包,火药包内的火药量就是一次射击的量。十六世纪后期,欧洲持火枪的轻装骑兵所穿的盔甲称为火绳枪装甲,一般包括附有胸甲的皮革上衣、肩甲及简盔,例如带面甲的头盔、轻型契斯卡格盔或铁面罩,左手另有长度到手肘的护手。因火绳枪后座力大,需要叉架或叉杖的辅助,而俄国使用蛾眉战斧作为火绳枪兵(Streltsy)的叉杖。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则将枪的重量减轻,并逐渐废止叉架的使用。除了重新装填很慢外,火绳枪最大的安全问题就在于那两个晃晃荡荡的火绳头。由于火绳枪兵身上到处是火药袋,这两个绳头总是让人提心吊胆;英国著名的约翰‧史密斯船长就曾经发生意外,引燃了身上的一个火药袋,造成严重烧伤。所以在前面的装填程序中都要小心地将火绳取下并持稳在左手指间。火绳的缺点是:虽然有这些缺点,由于火绳枪机件简单、容易制造,在很多地区仍然一直沿用到公元1700年前后才被燧石枪取代,在远东更被使用到19世纪中期。基本上,火绳枪和手铳一样,仍然是非常原始的武器,虽然发射时有心理震摄的效果,整体杀伤力还是不如弓箭。但是同样地,经济因素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火绳枪的生产成本较低,训练所需时间较弓箭手短,容易大量运用。由于火绳枪手可以被大量地训练与配置,他们对于中古时期阶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形成一种挑战。与十字弓相同,随便一个农夫经过几周的训练后就可上阵,而他们的火力虽不及弓箭手,却对原来占有战场优势的骑士构成相当威胁。因此各封建领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毫无价值的“民军”(levies)来看待。由于他们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相对地也降低了骑士的地位。火光会对射手眼睛造成很大的刺激,所以经常转过头再击发。
相关
- 酸奶酸奶(英语:Yogurt,又称老酸奶、优格、乳酪、酸乳、优酪乳)是乳制品的一种,由动物乳汁经乳酸菌发酵而产生。优格一词源自土耳其语的yoğurt(读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
- 面在立体几何中,立体几何体的边界被称作面或表面,更严谨地说,面是立体几何体的一个平坦表面,而不平坦的面通常称为曲面,而所有表面的总和称为表面积。在高维度几何以及高维的多胞形
-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类毒素类毒素(toxoid)是一种细菌毒素(一般是外毒素),在经过化学处理或加热后,其毒性已被抑制,甚至没有毒性,但包括免疫原性在内的其他特性仍保留。若类毒素用来作为疫苗接种,会产生免疫反应
- CYP3A41TQN, 1W0E, 1W0F, 1W0G, 2J0D, 2V0M, 3NXU, 3TJS, 3UA1, 4I3Q, 4I4G, 4I4H, 4K9T, 4K9U, 4K9V, 4K9W, 4K9X· steroid binding · iron ion binding · steroid hydroxyl
- 喉咙痛咽喉痛(sore throat、throat pain,又称喉咙痛或喉痛),是指咽喉出现痛楚的症状,最主要的成因是咽喉炎(喉咙发炎),但可由其他原因引致,例如白喉和伤风感冒威胁。 服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
-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是一种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的跨细胞膜的运动。在细胞中,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高浓度的分子积累,如金属离子、葡萄糖和氨基酸。相对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的进
- μg微克,质量单位,符号μg或者mcg(法语:microgramme → 英式英文:microgramme, 美式英文:microgram)。1微克等于一百万分之一克(10-6克)1 微克 = 1000 奈克1,000 微克 = 1毫克1,000,000
- 奥古斯丁希波的奥古斯丁,罗马天主教会官方称希波的奥斯定(拉丁语:Augustinus Hipponensis;英语:Augustine of Hippo)或圣奥思定(英语:Saint Augustine 或 Saint Austin),俗称圣奥古斯丁。原称
- 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Medieval Philosophy)是指中世纪的哲学相关发展,时间大约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4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为止。中世纪哲学从8世纪时被巴格达视为独立哲学议题,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