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宫颈腺囊肿
✍ dations ◷ 2025-05-15 20:35:30 #宫颈腺囊肿
纳博特囊肿(nabothian cyst, nabothian follicle),也称纳囊、宫颈腺囊肿、宫颈腺体囊肿、子宫颈囊肿,是一类位于宫颈表面的囊肿。当外宫颈复层鳞状上皮生长覆盖过单层柱状上皮上,遮盖过子宫颈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滞留,腺体逐渐扩大呈囊状,形成囊肿。纳博特囊肿主要以硬颗粒状呈象在宫颈表面,子宫颈外口见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灰白色透明囊泡,内含黏稠分泌物。组织学上,腺体呈囊性扩张,囊壁被覆单层上皮,腔内充满黏稠分泌物。患者只有在安装避孕膈膜或子宫帽,或者为怀孕准备(英语:fertility awareness)而检查子宫颈时才会发现。妇科医生通过盆腔检查可以观察到纳博特囊肿的存在。纳博特囊肿并不是一类有害的疾病,通常能够自愈。一些病例中囊肿的出现或消失,往往与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在极少数情况下,纳博特囊肿与慢性宫颈炎有关。通常只有在囊肿较大或呈现其他特征时才需注意。医生通常会通过阴道镜或活检进行检查;电烙术(英语:electrocautery)、冷凝术等进行切除。纳博特囊肿也称宫颈腺囊肿、宫颈腺体囊肿等。它命名自德国解剖学家马丁·纳博(Martin Naboth);纳博在1707年的文章《De sterilitate mulierum》描述了这种疾病;但是法国外科医生纪尧姆·达斯诺(Guillaume Desnoues)在更早前描述了此病。
相关
- 丁糖丁糖(Tetrose),又称为四碳糖,是含有四个碳的单糖,分为丁醛糖和丁酮糖两类。D-赤藓酮糖是唯一存在于自然界的丁酮糖。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脂肪酸脂肪酸(英语:Fatty acid)是一类羧酸化合物,由碳氢组成的烃类基团连结羧酸所构成。三个长链脂肪酸与甘油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s),为脂肪的主要成分,归于脂类。饱和脂肪酸(Sa
-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颇新分支,它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认知语言学涉及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神经
- 古巴比伦巴比伦(阿拉伯语:بابل Bābil;阿卡德语:Bābili(m);苏美尔语语标符号:KÁ.DINGIR.RAKI;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
- Ponginae猩猩亚科(Ponginae)属灵长目人科。史前曾存在若干属,现仅存红猩猩一属。本亚科各已知属如下:早前曾被分类为猩猩亚科的大猩猩(Gorilla gorilla)、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以及倭黑
- 和亲和亲,又可称和蕃,是指东亚君主将自己或宗室的女儿或国内其他女性嫁给他国君主以示两国友好,增进彼此关系,具有政治目的联姻。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治集团的联姻不算在内。中国的和
- 戚正武戚正武(1932年4月10日-),宁波鄞县人。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52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化学系。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医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
- 马赫恩斯特·马赫(德语:Ernst Mach,1838年2月18日-1916年2月19日),奥地利-捷克实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马赫的物理学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光的传播规律和超音速现象,马赫数和马赫带(英语:Mach
- 得州游骑兵德克萨斯游骑兵(Texas Rangers)可以指:
- 法匹拉韦法匹拉韦(英语:Favipiravir,开发代号:T-705,也称为Avigan或favilavir)是一种抗病毒药物,由日本富山大学医学部白木公康教授与富士胶片旗下富山化学工业(今 富士胶片富山化学)共同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