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化学

✍ dations ◷ 2025-05-15 09:36:05 #飞秒化学
飞秒化学(femtochemistry)是物理化学的一支,研究在极小的时间内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机理;这一领域涉及的时间间隔短至约10-15秒,即1飞秒,这也就是名称的来源。1999年,艾哈迈德·泽维尔(Zewail A)因他在这一领域的开创性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泽维尔运用飞秒激光光束拍摄下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及生成的中间体。现在,运用飞秒化学技术可以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与起始物和最终产物都不同。可以预见,运用飞秒化学,化学反应将会更为可控,新的分子将会更容易制造。Andrew M. Weiner. Ultrafast Optics. Wiley. 2009. ISBN 978-0-471-41539-8.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呼肠孤病毒正呼肠孤病毒属 Orthoreovirus 环状病毒属 Orbivirus 轮状病毒 Rotavirus 科罗拉多壁虱热病毒 Coltivirus 水产呼肠孤病毒 Aquareovirus 质型多角体病毒 Cypovirus 斐济病毒
  • 胰岛胰岛(兰格尔翰斯岛,德语: Langerhans-Inseln 英语: Islets of Langerhans)在1869年由德国病理学家保罗·兰格尔翰斯(Paul Langerhans)所发现。胰岛是胰脏里的岛状细胞团,由一群分
  • 化学合成在化学中,化学合成是以得到一种或多种产物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合成通常表现为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操纵的一步或多部反应。在现代的实验室应用中,合成通常暗示整个过
  •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英文: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简称:VEE)是一种感染马类的病毒,通常分布于南美洲。最早在1936年于委内瑞拉发现,并因此被命名为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在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疾病过程其特点是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持续性地升高(多于1500嗜酸性粒细胞/立方毫米),没有明显的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有两种形式:心内膜纤维
  • 疾病患者患者,又称病人、病者和病患,是指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大多用来指罹患疾病、或身体受到创伤,而需要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治疗的人;动物如遇到相同状况,也可以患者称之。但是对于不用接受
  • 冬季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生物在寒冷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很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会休眠,有的称作冬眠。候
  • 弗雷格弗里德里希·路德维希·戈特洛布·弗雷格(德语:Friedrich Ludwig Gottlob Frege,宽式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
  • 主题词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