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摩地(梵文:समाधि,Samādhi),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译为等持、正心行处,佛教术语,意指专注于所缘境,而进入心不散乱的状态,皆可称为三摩地,因此又可译为“止”、“定”、“禅定”。
最早出自婆罗门教《奥义书》中,亦为传统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经》八支瑜伽中为第八支。在沙门传统中也广泛采用,为佛教所沿用,将持戒、禅定、智慧三者合称为三无漏学。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专注一境而不移动。阿毘达磨论书中将它列为大地法之一,可通于善、恶。
佛教将禅定分为八个层次,包括四种色界禅那和四无色定。这些定境是越往高处越寂静殊胜的。在高级禅定中,即使连喜悦、快乐都消失,内心只处于极度宁静、微妙和殊胜的状态。
禅那与三昧是极为相近的,几乎可视为同义词。但是三昧的范围较大,一切心不散乱的状态都可以统称为三昧,但是禅那专指色界禅与无色界禅。
奢摩他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重视心的平静与相续不动,以三昧成就为其目标。在定义上,它与三昧也几乎是相同的,只是三昧可以指任何一种心境相续不动的状况,而奢摩它的定义较为狭义,只能用于修行禅那之上。
此处所说的禅定与禅宗所说的“禅”不同。现代修禅定者只着重在“定”,一般修定者所着重的通常会尽可能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以得轻安境。如何集中精神?可分为两种:一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即“生得定”,另一种是因后天的努力而使集中力增加,即“后得定”。
禅宗的这个“禅”字由于梵文“禅那”(ध्यान)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它是指经由精神的集中(奢摩他,śamatha,又译为止、定、禅定、心一境性),以进入有层次冥想(即毗婆舍那)过程。它是佛教很重要而且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度波罗密之一。但是禅宗所谓的“禅”非谓修证“四禅八定”的“禅定”,而是六度波罗蜜的第六度-“般若”,亦即指能够引导学人参究,因而证悟到的本来自性清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