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仙(学名:),中国大陆又称为双叉犀金龟,是一种体型较大的金龟子科甲虫,雄性成虫的头部长有一支两边对称、双分叉的巨型觭角,胸部则有一个分叉的小胸角。主要分布在日本本州以南、台湾、华中、华南及朝鲜半岛等地,属于常见物种。是最具代表性的兜虫之一。
因为其代表性,在日语中,独角仙(カブトムシ)几乎是兜虫的同意词,所有兜虫亚科的甲虫,均被称为“独角仙/兜虫”,例如在日本的亚种独角仙(学名:Trypoxylus d. septentrionalis 或 Allomyrina d. septentrionalis),日语是“ヤマト(大和)カブト(兜)”;姬兜虫(学名:)被称为“ヒメ(姫)カブト(兜)”。受到日本的影响,台湾对其他兜虫的称呼,也非正式地泛称为独角仙,但在其他华文使用地区,这样的泛称并不常见。
学名 Allomyrina 是 Trypoxylus 的同物异名,亦有学者倡议分为亚属。
独角仙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经历卵 - 幼虫(分为三龄) - 蛹 - 成虫四个阶段。
交配受精后的母虫,会在泥土中产下20-30个白色球体状,直径约2至3毫米的卵,约数天后,会膨胀至4-5毫米,约两周后便会孵化成幼虫。
幼虫共分为三龄,其间共约八至十个月,头部只会在脱皮后变大而身体却会不断长大,一龄至三龄,以重量计,可增大一百倍,头部则为褐色。摄食腐质土与腐烂落叶,幼虫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反而能帮植物翻土与施肥。幼虫栖息于地底下,母鸡常常翻土啄食,且由于甲虫类幼虫外貌相似,故金龟子与独角仙等幼虫都被统称为鸡母虫。但金龟子幼虫是对树木植物有重大破坏的害虫,而独角仙幼虫并不会伤害植物。
幼虫孵化后,待身体干透后会将卵壳吃掉,此时体长约7-8毫米,头幅直径约3毫米,称为一龄幼虫,以大颚帮助挖掘和咬碎腐质物进食,遇到危险时会将自己卷起来保护脆弱的腹部。大约12天后体长长了一倍,便开始停止活动并进行第一次脱皮,随后转为二龄幼虫。
二龄幼虫头幅约6毫米,持续进食约20天后便会开始进行第二次脱皮转为三龄幼虫。
三龄幼虫头幅长至10毫米,这是独角仙生命周期中最长的阶段,约八至九个月(成虫约二至三个月)。独角仙幼虫会以三龄幼虫的型态渡过冬天;到了四至六月份,三龄幼虫便会停止进食,并将体内的粪便排出后混和腐土建造蛹室,蛹室建成后,终龄幼虫便会进入前蛹期,身体开始转为淡黄;且会有发胀变皱的迹象。
前蛹期约为期10天,接着会进行第三次脱皮后便会化为蛹,称为化蛹。化蛹时,幼虫表皮会逐渐变皱变干,气孔及肛门会逐渐脱离,幼虫皮会从头部背后开始脱皮,接着公蛹头角会开始充角,充角完成即完成化蛹。蛹色会由最初的奶白色,逐渐干透转为金黄色并且随蛹的时间拉长而变得越来越深。蛹期大约三到四星期,在最后一个星期蛹色会逐渐变为深棕色,此为即将羽化的征兆。
雄性成虫最长可达9厘米,独角仙成虫主要以吸食树汁(特别爱白蜡树树汁)或水果汁液为生,人工饲养的独角仙可喂食苹果、香蕉、凤梨、甲虫果冻等,避免喂食水分过多的水果(如西瓜),容易使其腹泻而死。雄性独角仙会为了争夺异性、领地或食物与其他雄虫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