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特吕弗

✍ dations ◷ 2025-11-06 18:24:56 #弗朗索瓦·特吕弗
弗朗索瓦·罗兰·特吕弗(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法国著名导演,法国新浪潮(电影创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电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与法国另一名导让·吕克·戈达尔并列,在国际影坛享有盛誉。特吕弗因为逃学,14岁便失学要到工厂工作。少年时他已经热爱电影,曾举办小型电影放映活动导致欠债,16岁时被送进不良少年教养所,后来由安德烈·巴赞保释,并把他领进了影评的园地,巴赞成为他的精神导师,也深深影响他在电影方面的观念。1951年巴赞创办《电影笔记》,其后特吕弗加入撰写影评,被认为是巴黎最尖刻的评论人。1955年拍摄了首部短片《探访》,其后曾任意大利导演罗塞里尼的助手。1957年,特吕弗撰文预告了“第一人称”影片的到来。1959年首部长片《四百击》旋即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以安托万·杜瓦内(Antoine Doinel,由尚-比埃·里奥释演)为主角,充满自传性质,连同《二十岁之恋》、《飞吻(法语:Baisers Volés)》、《床地风云》、《爱情逃跑》组成安托万·杜瓦内五部曲。 他又擅长实践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故事题材丰富多采、内容各异;尤能拍摄景致怡人、风格清新的法式风格文艺爱情电影,令各国影迷感动回味再三至今。特吕弗1984年罹患脑癌病逝,共有二十一部长片、四部短片导演作传世。“对我来说,明天的电影比忏悔录或日记等自传体更加私人。年轻的电影制作者将会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并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与电影连系起来:这些也许是他们的初恋故事、或最近的恋爱故事、他们的政治醒觉、他们的旅行故事、他们的病患经历、他们的兵役、他们的婚姻,他们对上一个的假期... 这些将是令人愉快的,因为这是真实又新鲜的... 明天的电影不会由公务导演执导,却是由构造一次美妙和令人兴奋的冒险历程的艺术家执导。明天的电影(的特点)将酷似创造它的人,观众的数量将与导演的朋友的数量成正比。明天的电影将是爱的行动。” — François Truffaut, published in Arts magazine, May 1957 Source: Miami New Times

相关

  • 咯血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羊膜囊破裂羊膜囊破裂(Rupture of membranes,简称ROM)是指孕妇的羊膜囊破裂。此时会有少量羊水从阴道流出,因此也称为破水。一般羊膜囊破裂是发生在妊娠期满,可能在分娩开始或是分娩过程中,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法语:Université de la Colombie-Britannique,简称UBC),简称卑诗大学或卑大,是一所位于加拿大卑斯省的公立大学,也是U15大
  • 通农县通农县(越南语:Huyện Thông Nô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先天性横膈疝气先天性横膈疝气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通常具可致命,因患有这种疾病会限制肺部生长。这种疝气一般是发生在原本用于通过消化道的动口左侧。有时候会在靠近胸骨的地方发现。这
  • 仡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齐克果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丹麦语:Søren Aabye Kierkegaard,又译齐克果、祈克果、克尔凯郭尔、吉尔凯高尔等;1813年5月5日-1855年11月11日)是丹麦神学家、哲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
  • 安德斯·摄尔修斯安德斯·摄尔修斯(瑞典语:Anders Celsius,1701年11月27日-1744年4月25日)是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生于瑞典乌普萨拉。他于1730年至1744年任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天文学教授,1732年至1
  • 磷-30磷-30(Phosphorus-30、30P)是磷的同位素之一。磷-30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在1934年,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和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夫妇在天然存在的铝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