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蹊部

✍ dations ◷ 2025-02-23 13:22:17 #鼠蹊部
腹股沟、鼠蹊或鼠蹊部(拉丁语:regio inguinalis),是指人体腹部连接腿部交界处的凹沟,其附近区域称为腹股沟;位于大腿内侧生殖器两旁,在人体解剖学上属于腹部。腹股沟部有深、浅的淋巴结群,为下肢、腹壁下部浅层及外生殖器等的淋巴管所汇集和经过的地方,因此上述各部分有炎症时,常波及这些淋巴结群;经由腹后壁到下肢的主要血管、股神经等都通过此处。腹股沟区是下腹部两侧的三角形区域,内界为腹直肌外缘,上界为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缘的水平线,下界为腹股沟韧带。腹壁层次由浅及深分为7层:皮肤、浅筋膜(Camper筋膜)、深筋膜(Scarpa筋膜)、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层、腹膜。腹股沟管(英语:Inguinal canal)为一潜在的管道,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后壁为腹横筋膜,上方为腹内斜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方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内口是解剖学名称,临床又称深环、内环、腹环,向内通往腹腔,腹股沟管外口又称浅环、外环、皮下环,向外通往阴囊。腹股沟管内有精索(由输精管、提睾肌和精索动静脉构成)。腹股沟三角临床多称为直疝三角,又称Hesselbach三角,由腹股沟韧带、腹直肌外缘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鼠蹊部长在胯下

相关

  •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英语:immunocyte),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主要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
  • 孢子囊孢子囊是植物或真菌制造并容纳孢子的组织。孢子囊会出现在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蕨类相关、苔藓植物、藻类和真菌等生物上头。小孢子囊是花朵雄蕊上被称做花
  • 幻觉幻觉(英语:Hallucination)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相对的,错觉则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应错误的认知。幻觉是知觉障碍
  • 巴雷斯特食道症巴雷斯特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又称为巴洛氏食道症、巴雷特症候群、巴瑞特氏食道症,是一种食道细胞病变的症状,是远端食道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由柱状上皮细胞所取代的病变,
  • 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古希腊喜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戏。喜剧(komoidia)的原意是“狂欢队伍之歌”,它同悲剧一样也是起源于酒神祭祀。古希腊喜剧也和悲剧一样保留着对白和
  • 安勇县安勇县(越南语:Huyện Yên Dũ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
  • 康复力聚合草(学名:Symphytum officinale)为紫草科聚合草属的植物。分布在俄罗斯以及中国大陆的 福建省、 四川省、 中国、 湖北省、江苏省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花语为“寂静”
  • 尚·伊塔尔让·马克·加斯帕尔·伊塔尔(法语:Jean Marc Gaspard Itard,1774年4月24日-1838年7月5日),法国医生,出生于普罗旺斯奥赖松。1825年,他描述一位名叫Marquise de Dampierre的贵族女性
  • 日尔曼语族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台湾客家语书写推荐用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