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夸克

✍ dations ◷ 2025-08-26 04:32:13 #基本粒子,夸克

底夸克是带有电荷−1⁄3 e的 第三代夸克,又称为美夸克。虽然量子色动力学描述每一种夸克的方法都很类似,由于底夸克带有很大的裸质量(英语:bare mass)(约为7000420000000000000♠4.2 GeV/2,:135稍微多过质子质量的四倍),而且CKM矩阵的元素ubcb的数值很小,因此底夸克拥有独特的标签。当做实验时,使用一种称为底贴签(英语:b_tagging)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它的踪迹。由于CP破坏涉及到三代的夸克,因此研究CP破坏比较合适使用的粒子是含有底夸克的介子。BaBar实验、Belle实验与LHCb实验都正在进行这类实验。

几乎所有顶夸克的衰变都会产生底夸克,希格斯玻色子的衰变也常会产生底夸克。1973年,为了解释CP破坏,物理学者小林诚与益川敏英预言底夸克的存在。海姆·哈拉里(英语:Haim Harari)在1975年将这粒子命名为底夸克。费米实验室的利昂·莱德曼研究团队于1977年做通过粒子碰撞实验制成 底夸克偶素,从而发现底夸克。 由于“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小林诚与益川敏英荣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有一些学者称底夸克为“美夸克”,但至今为止,“底夸克”仍旧是最常用的名称。

通过弱相对作用,底夸克可以衰变为上夸克或粲夸克。这类衰变被CKM矩阵所抑制(ub=0.0040、cb=0.04,数值很小)。底夸克很想衰变为顶夸克(tb=0.9991),但是由于底夸克的质量小于顶夸克,因此不能衰变为顶夸克,所以,底夸克的平均寿命为比较长的1.3×10−12 s,而每当底夸克衰变时,它比较常衰变为粲夸克。:327-329

以下列出一些含有底夸克的强子:

相关

  • 分裂分裂可以是:
  •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海拉细胞海拉细胞(英语:Hela Cells,有时音译为海乐细胞,亦称实验用增殖表皮癌细胞)是生物学与医学研究中使用的一种细胞,源自一位美国妇女海莉耶塔·拉克斯(英语:Henrietta Lacks)的子宫颈癌
  • 潘氏细胞潘氏细胞(或称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s、PCs)是起源于肠隐窝干细胞的小肠腺特征性细胞,与隐窝干细胞间隔排列于小肠腺的底部,并且遍布于整个小肠。胞体呈锥体形,胞质顶部的粗大
  • 文学士学士(Bachelor或Bachelor's Degree,衍生自中世纪拉丁语Baccalaureus一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在现代教育中,尤以医学学士是不得经由转学考或其他入学途径录取的
  • 指南客运指南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英语:Zhinan Bus Company, Ltd.),简称指南客运,主要经营台北联营公车、新北市公车、国道客运与1线桃园市市区公车,为中兴巴士集团成员。中兴巴士集团成
  • 连二磷酸79.5~81.5℃(一水合物)62~62.5℃(二水合物)连二磷酸(英语:Hypophosphoric acid),化学式H4P2O6,是一种无机酸,其中磷的氧化数为+4,故具有还原性。其固体多以二水合物(H4P2O6·2H2O)形式存在
  • 奥地利人德语(标准:奥地利德语;方言:奥地利-巴伐利亚语和阿勒曼尼语)奥地利人(德语:Österreicher)是日耳曼民族其中一个分支,文化上与德国南部(尤其是巴伐利亚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形成了奥地利
  • 咸亨酒店咸亨酒店是中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座酒店,因为在《孔乙己》等多部鲁迅的作品提及而著名,并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咸亨酒店是由鲁迅的堂叔周仲翔于清朝光绪二十年(1884年)创建,但在几
  • 哈瓦斯通讯社“哈瓦斯通讯社”(Agence Havas),是全球第一家通讯社,创始人是法国人哈瓦斯(Charles Havas)。哈瓦斯社正式挂牌成立于1835年,后来成为十九世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通讯社之一,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