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潘氏细胞
✍ dations ◷ 2025-04-02 12:24:19 #潘氏细胞
潘氏细胞(或称帕内特细胞、Paneth cells、PCs)是起源于肠隐窝干细胞的小肠腺特征性细胞,与隐窝干细胞间隔排列于小肠腺的底部,并且遍布于整个小肠。胞体呈锥体形,胞质顶部的粗大嗜酸性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防御素 (80%)、溶菌酶、SPLA2、血管生成因子和Reg3-γ。PCs帮助宿主抵御肠道致病微生物的侵犯,其功能性类似于嗜中性球,并且与于小肠的先天性免疫相关。当暴露于细菌或细菌抗原时,潘氏细胞会分泌防御素等抗菌分子到小肠管腔的绒毛,帮助维持胃肠道屏障。潘氏细胞能够分泌肠抗菌肽、防御素、溶菌霉素、磷脂酶和C-型凝集素等多种物质,有助潘氏细胞在维持肠道先天性免疫、肠道抗菌抗炎及肠上皮组织完整性等方面中发挥作用。潘氏细胞和Lgr-5(英语:LGR5)阳性肠干细胞会共同构成干细胞巢,潘氏细胞可提供一些维护干性特征的关键受体或配体,如表皮生长因子、DLL4(英语:DLL4)、WNT3(英语:WNT3)等,从而激活相应的细胞信号通路,继而维持Lgr-5阳性肠干细胞的正常细胞功能。潘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已被证实和肠道疾病存在密切关系。1872年,德国解剖学家Schwalbe首先在小肠隐窝底部观察到一种锥体形细胞。1888年,奥地利医师约瑟夫·帕内特(英语:Joseph Paneth)对这种细胞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描述,该细胞被命名为潘氏细胞。
相关
- 噻嗪噻嗪(英语:Thiazines)是指一类含有这样一种环的有机化合物:环含有四个碳原子、一个氮原子以及一个硫原子。具有噻嗪的化合物通常被用作为染料、安定药以及杀虫剂。
- 心室性心搏过速心室性心搏过速(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又被称作心室频脉)是一种因心室的电气活动异常造成的心跳过速。心室性心搏过速的严重性与它的持续时间有关,数秒的心室性心搏过速
- 斯特西克鲁斯斯特西克鲁斯(英语:Stesichorus),(前640年-前555年)。古希腊抒情诗人之一,名为“特伊西亚斯”,住在希墨拉。作为合唱诗人,他写有长篇叙事抒情诗,演唱时由里拉伴奏。他的诗收集在六本书
- NASA World WindNASA World Wind(有直译为世界风者),是NASA发布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地理科普软件,由NASA Research开发,NASA Learning Technologies来发展,它是一个可视化地球仪,将NASA、USGS以及其
- 福斯曼沃纳·福斯曼(Werner Forßmann,1904年8月29日-1979年6月1日)是一位德国医生,他可以说是心脏导管的发明人。1956年他与安德烈·弗雷德里克·考南德和迪金森·伍德拉夫·理查兹一
- 婺源.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佩勒姆亨利·佩勒姆(Henry Pelham,1694年9月25日-1754年3月6日),英国辉格党政治家,曾任首相(1743年8月27日 - 1754年3月6日),任内逝世。继任人为其长兄纽卡素公爵。亨利·佩勒姆,佩勒姆男爵
- 反重力反重力一词常见于宇宙论和星体动力学。该词的概念是希望能创造一个物体或者空间,可以不受重力影响。它并不是指一种失重状态,例如自由落体或卫星运行,也不是指用别的力来平衡万
- 金字塔广场坐标:48°51′49.95″N 2°19′55.69″E / 48.8638750°N 2.3321361°E / 48.8638750; 2.3321361 金字塔广场(Place des Pyramides)是法国巴黎第一区的一个广场,位于里窝利路的
- 阿拉美语阿拉姆语(帝国亚拉姆语:ܐܪܡܝܐ;汉译为亚拉姆语、亞蘭語、阿拉姆語、阿拉米语、阿拉美语或阿辣米语,下称阿拉姆语)是闪米特语族(闪族)的一种语言,与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相近。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