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霰
✍ dations ◷ 2025-04-04 05:14:59 #霰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霰(xiàn)(音同“线”),又称为软雹,由过冷水滴凝固在雪花上、形成直径2到5毫米的球状固体,形似霿凇(亦称雺凇、霿凇)、质软易碎,白色不透明,为固态降水的一种,与雹、小雹和冰珠不同。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中的代号为GS。于某些大气条件下,雪晶(snow crystal)与过冷水滴(supercooled water droplet)会一同形成,过冷水滴直径约10微米,在温度低于冰点、甚至摄氏零下40度时仍呈液态。当雪晶与过冷水滴接触,过冷水滴会凝固于雪晶的表面,这个过程称为撞冻(accretion),与形成霿淞(亦称雺淞、霿凇)的机制类似。当撞冻持续到看不出原本雪晶外形时即称为霰。虽然霰又称为软雹,但与雹在形状与结构有很大差异。雹的冰质地坚硬并呈现层状构造,通常于雷暴时降下;霰质脆、碰触时容易碎掉,于雨夹雪时代替雪花落下,常与冰珠同时出现。霰粒很多霰粒霰积于地表霰不易以光学显微镜观察,因为凝固的过冷水滴接近仪器分辨率的极限。若改以低温扫描电子显微镜(LT-SEM)观察,凝固的过冷水滴则清晰可见,其大小可达50微米。四种基本雪晶皆可形成霰,包括片状、枝状、柱状及针状冰晶。随着撞冻持续,凝固的过冷水滴会渐渐覆盖原本的雪晶,最后成为霰粒。过冷水滴凝固于柱状雪晶的两端凝固的过冷水滴将雪晶完全包覆霰常见于高纬度气候,比雪来得致密且颗粒较大,形似保丽龙的颗粒。由于高密度与低黏性,霰无法稳固的堆积在斜坡上,而累积厚度20至30厘米的霰有很可能会崩落、形成硬层雪崩(slab avalanche)。依据气温及霰的特性,霰于降下后约一至二天变为较紧密及稳固。
相关
- 药品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药品指一切用作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 盛行率盛行率(英语:prevalence rate,又称流行率、患病率)在流行病学中是指某特定时间总人口中患有某病或症状的人口所占比例。盛行率的计算方式是将一研究中,发现有特定病症的人数除以
- 主要药物分类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英语:biochemistry,也作 biological chemistry),顾名思义是研究生物体中的化学进程的一门学科,常常被简称为生化。它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如蛋白质、糖类、脂类、核
- 气体烟(英语:Smoke)是一种物理及化学的现象。当物质燃烧,急速的化学变化,是转化或分解出的微粒、液体或气体所而成的叫做烟,有时则夹杂各种混合物。颜色的不同代表其成分,例如石油产品,
- NLM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英语: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由美国联邦政府经营管理,是世界上最大的医学图书馆,并设有研究中心。其前身为成立于1836年的美国
- 裘维蕃裘维蕃(1912年5月15日-2000年9月1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植物病理学家。193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植物病理学系。1948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80
- 大西洋鲑鱼大西洋鲑(学名:Salmo salar)又名安大略鲑,是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海域及周边河流的一种鲑鱼。成鱼尺寸平均约90CM,大型个体可至110~150CM,重达40公斤以上。大西洋鲑的学名是由卡尔·
- 州法院美国各州法院系统(State court (United States)),是美国各州根据本州的宪法和法律设立的法院系统,与美国联邦法院平行并相互独立,根据本州法律审理案件,一般分为三级:初审法院、
- 前药前体药物(英语:prodrug),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驱药物等,是指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