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台南师范学校本馆

✍ dations ◷ 2025-11-11 23:51:31 #原台南师范学校本馆
原台南师范学校本馆位于台南市中西区,是中华民国直辖市定古迹。该建筑在日治时期是“台湾总督府台南师范学校”,现在则是国立台南大学的行政与教育大楼。在台湾日治时期的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台南师范学院设于台南三山国王庙内,后来因故停办。到了大正七年(1918年)时设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台南分校,并移到赤崁楼及其内部的陆军卫戍病院的临时校舍上课,且于该年8月举行开校式。隔年因“台湾教育令”的实施,该校改为“台湾总督府台南师范学校”,增设预科且迁徙到桶盘浅新址,而校舍本馆则于大正十一年(1922年)完工。二次大战时的昭和二十年(1945年),该建筑遭炮弹击中,屋顶几乎全毁,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才进行修建。该校战后经过数次改制,民国七十六年(1987年)7月1日改制为“台湾省立台南师范学院”,精省后改为“国立台南师范学院”,民国九十三年(2004)8月1日后则升格为“国立台南大学”。该建筑的空间接近双十形,其正中央于北面入口处略为突出,而形成类似门廊的空间。屋身以红砖为主要建材,为“红楼”之名的由来,屋顶则为黑瓦,不过在民国六十二年(1973年)整修时一度改成琉璃瓦,且在屋脊上置有仙人走兽,宛如庙宇一般,故遭到师生反对而取走仙人走兽,近年则又将屋顶换回黑瓦。该建筑外观相当朴素,只在北面两短翼及中央突出部分有应用垂直线条做装饰,并在屋檐下以一条白色横饰带环绕之。在该建筑前方有一棵琉球松,是在1923年由日本皇太子裕仁所种,为该校精神象征。另外树旁的石蛙是该校日本校友提议,台湾校友捐赠,是因为“蛙”(蛙;かえる)与“归来”(帰る;かえる)在日文中为谐音词而能象征“勿忘母校”之意所设。

相关

  • 联结主义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领域的一种方法,期望能够以人工神经网络 (ANN)来解释心灵现象。联结主义的中心原则是使用,简单且经常一致的单元互联网络,来描述心理现象。不同模型的联结及单
  •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全名《黄帝三部鍼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专书,(公元256-282 年)晋皇甫谧(士安)编辑整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所编著而成。 全书共十
  • 割双眼皮割双眼皮,又称双眼皮手术或重睑术,是一种整容手术。主要流行于东亚的大中华地区与韩国。人类眼睑(眼皮)可分为两类:睁眼的时候上眼睑无自然褶皱为单睑(单眼皮),出现自然褶皱为重睑(双
  • 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浓度又称重量百分浓度,缩写wt%,是一种表示混合物中特定物质浓度的方法,是特定物质的质量 m i
  • 罗德·拉沃罗德尼·乔治·拉沃,AC,MBE(英语:Rodney George Laver,1938年8月9日-),又名罗德·拉沃,是前世界排名第一的澳大利亚男子网球运动员,他保有网球史上赢得最多单打冠军的纪录,生涯总计赢得
  • 古登堡面古登堡界面(古氏不连续面)是地核与地幔的交界。1914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宾诺·古登堡(Beno Gutenberg)发现地下2885千米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其中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横波
  • 生主生主(天城体:प्रजापति,字面意思是“众生之主”),亦译为世主,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的一个神祇名称。“生主”一词的含义非常复杂,有时它指一个、或一组具体的神,有时它只是一个
  • 彭佳屿彭佳屿,又名草莱屿、大峙山屿,当地渔民也称之为大屿,是台湾附属岛屿之一,也是台湾北方三岛中唯一有派员驻在的岛屿,行政上隶属于中华民国基隆市中正区管辖。彭佳屿距离台湾北部基
  • 芦木见内文芦木(学名:Calamites)是一属已灭绝的高大的树状蕨类,和现代的木贼是近亲。生长在潮湿的沼泽地带中。在石炭纪时颇为兴盛,和鳞木、封印木等一同形成广大的蕨类雨林。它们的
  • 听证会听证会这个概念在中国大陆与美国国会听证会有所差异,其目前多是为一种官僚面向公众对提高部分行政管制价格的干预行为作说明的会议,议题范围被制定得很小。基本听证会是由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