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回波

✍ dations ◷ 2025-11-16 18:11:47 #自旋回波
自旋回波,是磁共振现象中的一种信号来源,相对于第一个射频脉冲(RF pulse)激发后立刻出现的自由感应衰减(FID),自旋回波是透过第二个射频脉冲之后,将失相的磁化向量重新聚焦(refocus)而长回来的信号。“自旋回波”是项历史名词,若从意义上来看,称之为射频回波(RF echo)可能更为贴切,以其为射频聚焦造成的回波,相对于利用梯度反转达成聚焦的梯度回波(gradient echo)。在核磁共振(时称“核感应”,Nuclear induction)发现后不久,埃尔温·翰(Erwin L. Hahn)于1950年的《物理评论》杂志发表了一篇名为“自旋回波”的文章,首次介绍了这个现象。为了纪念他,他所提出的“单一自旋回波磁振脉冲序列”方法以及相应产生的信号,也称作“翰回波”(Hahn echo)。在射频激发之后,热平衡态的磁化向量(磁向量)M0部分或全部被翻转到垂直主磁场的横平面上,产生了自由感应衰减(FID)这种信号。由于局部磁场不均匀、化学位移等等因素,使得自旋不完全是处在预想的共振频率上(由主磁场强度与核种决定),事实上有不同的共振频率与旋进速率。随着时间,这样的离共振现象使得横磁向量不再处在同一方向上,使得横磁向量的向量和变小,即造成信号强度变小。这是自由感应衰减(FID)的机制。自旋回波的产生,是额外加上一个聚焦用的射频脉冲,传统是用翻转角180度的脉冲。其作用在于将不同旋进速率的自旋一下子反转,变成跑得快的在后,跑得慢的在前。随着时间,跑得快的渐渐追上跑得慢的,则横磁向量渐渐排在一起;当排在同一方向上时,可以发现此时自旋信号强度达到最高峰。整段过程信号慢慢回复,到达最高峰,再慢慢消逝;相对于自由感应衰减是一激发就出现的自旋反应信号,其与激发当下隔了一段时间,像个回音(echo)一样,而其又来自于射频聚焦,故应称为“射频回波”,但因历史因素,多称为“自旋回波”。自旋回波最高峰的信号强度(SISE,max)受到横向驰豫的影响,与FID最初时间点的信号强度(SIFID)相比,呈现了与回波时间(echo time, TE)以及横向驰豫时间(T2)相关的指数衰减:以右图的例子为例:TE为100毫秒,T2为120毫秒,则自旋回波(最高峰)的强度衰减至原来FID的 e x p ( − 100 / 120 ) ≈ 0.435 {displaystyle exp(-100/120)approx 0.435} 。自旋回波也是一大类磁振脉冲序列的总称,包括有先前提过的“翰回波”以及它的造影版本、“CP自旋回波磁振脉冲序列”、“CPMG自旋回波磁振脉冲序列”,更广义的还包括了磁振造影中的“快速自旋回波磁振脉冲序列”。其中,C是Carr字首、P是Purcell字首、M是Meiboom字首、G是Gill字首,是核磁共振历史中研究自旋回波的几位贡献者姓氏。另外,在磁振造影方面,单讲“自旋回波磁振脉冲序列”通常是指“翰回波”的造影版本。

相关

  • 查理斯·尚柏朗查理斯·尚柏朗(Charles Chamberland,1851年3月12日-1908年5月2日)是一位法国微生物学家。1884年,他发明了现在称作尚柏朗滤器的过滤设备。 该滤器有比细菌直径还小的孔洞,这样便
  • J. Org. Chem.《有机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常缩写为 J. Org. Chem. 或JOC)是由美国化学会发行的有关有机化学的学术期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4.721(2014年)。
  • 绒毛取样术绒毛取样术(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 CVS),又称绒毛膜取样术,绒毛活检,抽绒毛,是一种检测染色体异常和遗传性疾病的产前检查的方法。绒毛取样术通过抽取胎盘中的一些细胞样本,并
  • 糖生物学糖生物学(英语:Glycobiology),在最狭义的意义上,糖生物学是对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糖类(糖链或聚糖)的结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的研究。糖或糖类是所有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医学,生物
  • 泌尿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系统与男
  • 杂环杂环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杂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杂环一概念与碳环相对,指的是成环的原子不仅包括碳,还包括氮、氧或硫等原子。简单的杂环环系从3到10员不等;可以是脂环(如四氢呋
  • 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拉丁语:E pluribus unum,英语:Out of Many, One)是美国国徽上的格言之一,出现在国徽的正面。该格言由皮埃尔-尤金·迪西默蒂埃(Pierre Eugene du Simitiere)提议,于1776
  • 五经博士四配颜回 · 孟子 · 曾参 · 孔伋日本藤原惺窝 · 林罗山 · 室鸠巢新井白石 · 雨森芳洲朝鲜薛聪 · 权近 · 吉再 · 安珦 · 李穑李滉 · 王仁 · 李齐贤 
  • 兴奋-收缩耦联兴奋-收缩耦联(英语:excitation-contraction (EC) coupling)是一个于1952年创造出来的术语,用于表述肌肉将电刺激转变为机械反应的生理学过程。这一过程是肌肉生理学的基本法则,
  • 自然生态保护区台湾自然生态保护区是指台湾境内以自然保育为目的所划设之保护区,现今均由中华民国政府立法设置,可区分为“国家公园”、“国家自然公园”、“自然保留区”、“野生动物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