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D-葡萄糖醛酸
✍ dations ◷ 2025-04-24 22:19:31 #D-葡萄糖醛酸
葡糖醛酸(Glucuronic acid),又称葡萄糖醛酸,是葡萄糖的 C-6 羟基被氧化为羧基形成的糖醛酸。D-葡糖醛酸一般不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因为该形式不稳定,而是以更稳定的呋喃环的 3,6-内酯形式存在。D-葡萄吡喃糖醛酸存在于糖胺聚糖链连接处的寡糖中, 也存在于肝素和软骨素中。肝细胞微粒体中含有非常活跃的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它以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UDP-葡糖醛酸)为供体,催化葡糖醛酸基转移到多种含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包括药物、毒药和激素)上,如酚、醇、胺和羧酸等,生成β-葡糖醛酸苷。这个过程增大了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肝脏生物转化作用中最普遍的一种结合反应。以存在于人类、大鼠和小鼠中的 UGT1A4 或 UGT1A9 对4-氨基联苯的 N-葡糖醛酸基化为例:与 C-5 差向异构体艾杜糖醛酸不同的是,葡糖醛酸分子主要采取 4C1 构象(详见糖类构象)。 下图所示的是通过从头计算得到的 β-D-葡糖醛酸甲基苷的结构:
相关
- 胸痛胸痛(英语:chest pain),也作胸闷(英文:Chest tightness)、胸口疼痛等,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此症状时便需要考虑送往急救(英语:medical emergency)进行治疗。虽说胸痛不一
- 社会认知理论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施莱尔马赫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又译为士来马赫,德语: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德国19世纪神学家及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主张
- 乌头碱乌头碱(Aconitine)是常用中药乌头中所含有的一种化学物质,具强烈毒性,口服0.2mg左右即能使人中毒,3-5mg即可致死。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酒,但这种药酒可能是极端危险
- 瑶语族瑶语支,又称勉语支,是苗瑶语系的一个语支。说瑶语支语言的人约有150万。自称“勉”、“金门”、“标敏”、“藻敏”等等。主要分布在华南(90万)和越南(50万),泰国、老挝、美国(主要
- 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简称PD)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神经退化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它的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
- 脊髓病变脊髓病变意味着任何与脊髓有关的神经功能缺损均可以称之 。如果这个脊髓病变与创伤有关系,又可以称为脊髓损伤;相对地,如果是发炎所造成的脊髓病变,就可以称之为脊髓炎;最后,如果
- 意大利-西罗曼语根据某些分类法,意大利-西罗曼语支(Italo-Western languages)是罗曼语族最大的一个分支。它又可进一步分为意大利-达尔马提亚语支与西罗曼语支,前者主要包括意大利语、西西里语
- 螺旋酶螺旋酶(英语:Helicases,又译解旋酶或解螺旋酶)是所有生物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一类酶,可分为多种类型。这类酵素是能够依循核酸磷酸双酯骨架(phosphodiester backbone)的方向性,而往特
- 游走鲸走鲸(学名:Ambulocetus natans),又名陆行鲸、游走鲸,陆行鲸科走鲸属的一种,是一种早期的鲸鱼,可以同时行走及游泳。走鲸是过渡化石,显示了鲸鱼如何从陆上的哺乳动物演化出来。走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