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笔鹅膏
✍ dations ◷ 2025-02-23 21:52:50 #鬼笔鹅膏
蕈伞凸面毒鹅膏,包括东亚的黄盖毒鹅膏菌(拉丁学名:Amanita subjunquillea)的和欧洲的黄绿毒鹅膏菌(拉丁学名:Amanita phalloides),为两种具有极近亲缘关系、外表无法区分的剧毒担子类真菌,鹅膏菌属剧毒鹅膏节的成员。毒鹅膏广泛分布在亚欧大陆,并且以菌根型式共生于落叶性乔木。在某些案例中,毒鹅膏会因种植如橡树、栗树和松树的非本土树种,而意外散播到新的环境中。大型的植物部分(子实体)在夏季和秋季出现;菌伞一般呈现绿色,并且有白色的菌柄和菌褶。目前一致认为,这种毒菇会被误认为数种可食用种类(尤其像草菇)而被人类食用,因而导致意外中毒的比例上升。毒鹅膏是已知的毒菇中最毒的一种菇类。这种菇类在人类因毒菇中毒而死亡的比例中,超过了半数,并且有可能是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尔斯六世的死因。毒鹅膏成为众多研究的主题,而且其生物学上的活性物质也被分离出来。主要的毒性物质为α-鹅膏蕈碱,通常主要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致命伤害,目前并没有发现任何明确的解毒剂。在日本,毒鹅膏与鳞柄白鹅膏(Amanita virosa)及白毒鹅膏(Amanita verna)被合称“猛毒菌御三家”
。毒鹅膏第一次被描述,是在1727年,法国的植物学家赛巴斯汀·凡利恩特所做的。当时他给予一个简洁的名称和描述:“Fungus phalloides, annulatus, sordide virescens, et patulus”,这个描述当时被认为是真菌类,现今仍然也被承认是如此。纵使其学名phalloides意思为“阴茎状的”,但并不清楚到底这个命名是因为外型像字面上的阴茎,还是分类上和竹荪同样为鬼笔属。1821年,伊莱斯·马格尼斯·弗莱斯描述它并命名为Agaricus phalloides,但是本命名范围却是所有的白色鹅膏菌属真菌。。最后在1833年,约翰·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林克决定命名为Amanita phalloides,30年后克里斯汀·亨德里克·培生命名为Amanita viridis,但晚了一步。纵使路易斯·萨克里顿比林克还早使用Amanita phalloides,此命名争论以萨克里顿的被驳回作为结束,因为他的研究没有坚定使用二名法;然而,一些分类学家对于这个结果有不同意见。毒鹅膏为鹅膏菌属鹅膏菌节的模式物种,这个节包含所有早就鉴定出来的剧毒性鹅膏菌属物种。在这些物种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作“毁灭天使”的鳞柄白鹅膏、死亡天使和白毒伞。“毁灭天使”(destroying angel)这个名称有时也会被应用到毒鹅膏上,但是“死帽蕈”(death cap)早就成为英文中最常用的俗名。其他常用的俗名包含了“恶臭鹅膏菌”(stinking amanita)和“致命鹅膏菌”(deadly amanita)。一种罕见的全白色子实体的菌种,刚开始被马克斯·毕泽尔视为毒鹅膏的一种,并命名为A. phalloides f. alba,尽管其情形并不清楚。这种菌种长被发现在普通有颜色的毒鹅膏中生长。2004年,它已被描述为一个不同的变种,并且被认定为白毒伞的变种A. verna var. tarda。真正的白毒伞植物部分在春季会因为和氢氧化钾作用而变黄,但毒鹅膏并不会这样。蕈伞凸面毒鹅膏的菌盖很大,一般直径是5-15公分,呈圆形或半球状,但会随着时间慢慢变成扁平。菌盖颜色以灰色、微黄、橄榄绿为主,雨后颜色往往更淡。菌盖当湿润时呈黏性,表皮容易脱落。毒鹅膏的菌杆上的体环像小裙,一般位于菌盖下1到1.5公分的位置。白色薄层自由下垂。菌托色白,像气囊肿胀。由于这样的菌托是它的重要特征,应该避免瓦砾掩盖,以便检查。正如名字所说,死帽蕈剧毒无比,是世界上几种最毒的蕈类。根据估计,进食大约30克或者半个菌盖便足以致命。2006年,一个三口的波兰家庭中毒后,一名逝世,两名幸存者则需要肝脏移植。2011年末,澳洲堪培拉有四位亚洲人因误食而导致死亡或者肝移植。有权威人士建议要避免接触毒鹅膏。另外,毒鹅膏的毒性不能通过煮、冷冻或风乾方法来减低。在过去十多年,科学家已经对它的毒性作出深入研究。
相关
- 义素义素(英语:Seme)指语义学中可识别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指语义学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由若干个义素组成。义素与义位的关系类似于音素和音位的关系。类似的“最小概
- 脱氧核糖去氧核糖(Deoxyribose)又称脫氧核糖、D-脱氧核糖、2-脱氧核糖或D-2-脱氧核糖,是核糖的2-位羟基被氢取代后形成的脱氧糖衍生物,是一个戊醛糖。它同时也是D-阿拉伯糖的2-脱氧产物
- SiO一氧化硅,分子式SiO,不溶于水。Si-O键长为150.7pm。SiO在1800℃真空中为黄褐色物质。一氧化硅不太稳定,在空气中会氧化成二氧化硅,仅在高于1200℃才稳定。一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
- 吩嗪吩嗪(C12H8N2或C6H4N2C6H4),又称夹二氮(杂)蒽、二苯并吡嗪是一种二苯并环状的吡嗪,也是许多染料的原料,例如二氨吖嗪、中性红、对氮蒽蓝和番红精等。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
- 元裕宗真金(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g"
- 地圆说地圆说,是一种认为大地是球形的理论,与地平说相对。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以科学的角度第一次提出大地是球体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总结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大
- 蓝道申森林事件坐标:52°03′07″N 1°15′57″E / 52.0520°N 1.2657°E / 52.0520; 1.2657蓝道申森林事件(英语:Rendlesham Forest Incident)是英国萨福克郡蓝道申森林(英语:Rendlesham Forest
- 秦景公秦景公(?-前537年),《春秋分纪》记载名石,《世本》误记载名后伯车,《史记·秦始皇本纪》作秦僖公,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桓公之子,在位40年。前577年,秦桓公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前564
- 彼尔姆州彼尔姆州(俄语:Пе́рмская о́бласть,罗马化:Permskaya oblast)是俄罗斯原来的联邦主体之一(2005年12月1日前),现在是彼尔姆边疆区的一部分。面积160,600平方公里,人
- 拉金赫恩山拉金赫恩山(德语:Lagginhorn;4,010米)是瑞士本宁阿尔卑斯山脉的一座山。它位于比它稍高的魏斯密斯山和Fletschhorn(英语:Fletschhorn)北面几公里处。拉金赫恩山是主阿尔卑斯山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