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乔治四世
✍ dations ◷ 2024-11-05 19:41:20 #乔治四世
乔治四世(英语:George IV,1762年8月12日-1830年6月26日),全名乔治·奥古斯塔斯·腓特烈(英语:George Augustus Frederick),英国王室成员,1762年至1820年以王储身份出任威尔士亲王,1811年至1820年期间因为父王乔治三世患精神病而兼任摄政王,1820年1月29日正式继承父王出任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和汉诺威王国国王,至1830年6月26日驾崩。乔治四世平生沉醉奢华生活,他引领英国摄政时期上流社会的潮流时尚,和热衷支持新兴的休闲、潮流和品味生活。他曾委任知名建筑师约翰·纳西在英国海边旅游名胜布莱顿兴建规模宏大的皇家穹顶宫,另外又重新装修白金汉宫、以及委托杰弗里·威雅维尔爵士重建温莎城堡等。他对伦敦国家美术馆和伦敦国王学院的筹建计划也起重要影响。在家庭方面,乔治不单与父王交恶,与发妻卡罗琳的婚姻关系更是如同灾难。他在1821年加冕时下令禁制卡罗琳出席大典,在1820年还事先透过国会引入极大反响的《痛苦和刑罚草案》,企图与卡罗琳离婚,结果不但失败,还广受抨击。政治上,乔治在位摄政王和君主期间,大部分时间均由利物浦勋爵担任首相,掌控政府。在乔治甚少过问朝政的情况下,英政府带领英国于旷日持久的拿破仑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并与各国商定战后的和平秩序,还试图应付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动荡。乔治在晚年被迫接受与他不和的乔治·坎宁先后出任外相和首相,以及放弃一直以来反对天主教解放的立场。虽然乔治的风采和品味为他赢得“英格兰第一绅士”的赞誉,但他与父王和妻子的恶劣关系,以及放纵奢华的生活,使他受到平民百姓的蔑视,王室尊严也因而受损,很多纳税人更对他战时的穷奢极侈感到愤怒。他在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没有担当领导国民的重任,生活上也没有成为国民效法的良好楷模;不少朝臣也认为乔治四世为人自私、欠缺诚信和不负责任,而且他一生也深受身边宠臣的不良影响。乔治四世驾崩后,由于他的独女夏洛特公主已于1817年死于难产,而他的二弟约克公爵也于1827年逝世,王位遂由他的三弟克拉伦斯公爵继位,是为威廉四世。乔治在1762年8月12日生于伦敦的圣詹姆斯宫,是英王乔治三世和王后夏洛特所生长子。作为英国君主的长子,他甫出生便自动成为康沃尔公爵和罗撒西公爵,数日后获册封为威尔士亲王和切斯特伯爵。同年9月18日,他获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塞克(Thomas Secker)主持浸礼,教父和教母包括他的舅父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公爵(由宫务大臣德文郡公爵任代理人)、叔公坎伯兰公爵和祖母威尔士太妃。威尔士亲王幼时天资聪敏,很快便学会母语英语,以及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威尔士亲王年满18岁时,便被安排迁往属于自己的宫殿。与他朴实无华、毫无绯闻的父王不同,长大独立后的威尔士亲王过着奢华放纵的糜烂生活,他除了养成酗酒的习惯外,还包养不少情妇,越轨行为屡有所闻。乔治口才了得,不论酒醉和清醒的时候,都在谈吐间显露他机智风趣的一面;此外,他又培养出高尚但豪华的生活品味,并大洒金钱来装修自己的宫殿。在1783年,年满21岁的威尔士亲王获国会发放每年60,000英镑的生活费,另外又从父王取得每年50,000英镑的津贴。尽管他每年获得相当于现今上千万英镑的金钱,但都只能补贴他庞大开销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单是每年马厩的开支便已经高达31,000英镑。不久以后,他选择迁入伦敦的卡尔顿府,继续过着挥霍无度的生活。乔治三世一心希望儿子朴实勤俭,过着王位法定继承人应有的生活,可是其放纵行径令两父子的关系从此渐渐恶化。此外,乔治三世政治立场保守,但他的儿子却宠信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等立场激进的政客;因此两人关系日益疏离,最终势成水火。就在年满21岁后不久,威尔士亲王被一名叫玛丽亚·费兹荷伯特(Maria Fitzherbert)的女子迷倒,而且还传出恋情。这位费兹荷伯特是庶民出身,比威尔士亲王年长六岁,曾丧偶两次,而且是罗马天主教徒。尽管如此,威尔士亲王还是坚持要迎娶这位女子。不过根据《1701年嗣位法案》,凡天主教徒的配偶都不能登上英国王位;而且《1772年皇家婚姻法案》规定,未得英王同意,威尔士亲王都不可建立任何婚姻关系。由此看来,乔治三世也绝不会准许儿子迎娶这位女子。1785年12月15日,未征得父王同意的威尔士亲王,与费兹荷伯特在梅费尔公园街的寓所签字结婚。由于乔治三世从未批准,因此这桩婚事在法律上是无效的。可是,费兹荷伯特却坚信自己是威尔士亲王名媒正娶的妻子。她认为婚事在宗教上获得认可,而且教会法律应凌驾于国家法律之上。但基于政治理由,两人婚事只可维持保密,费兹荷伯特亦承诺不向外界公开。贵为威尔士亲王的乔治后来因为过度挥霍而负债累累。由于得不到父王的接济,迫使他迁出卡尔顿府,并迁入玛丽亚的寓所。1787年,政界的朋友建议他寻求国会发放额外生活费,以解决他的财政问题。当时外界已开始揣测他与玛丽亚的关系,而两人非法的婚姻关系一旦公开,势必成为全国一大丑闻,甚至会影响国会的决定。因此,辉格党党魁查尔斯·詹姆斯·福克斯受威尔士亲王所托,向外宣称有关传闻全属“诽谤”,企图淡化舆论揣测。然而,如此强烈地公开否认两人的婚姻和感情关系,使得玛丽亚相当不快。为了取悦她,威尔士亲王唯有再要求另一位辉格党下议员理查德·布林斯里·谢里敦,以更谨慎的言词向外界澄清福克斯过激的言论。与此同时,国会通过发放161,000英镑给威尔士亲王以偿还债务,另外又拨款60,000英镑装修卡尔顿府。1788年夏天,乔治三世出现精神问题;以现今医学角度推测,他可能是患上家族遗传的噗瑳症。病发初期,乔治三世尚可处理部分事务,也有能力宣布国会由9月25日至11月20日休会。但在休会期间,他的病情不断恶化,更出现癫狂行为,对性命构成威胁。当国会在11月复会时,乔治三世已无法依传统在国会开幕大典进行御座致辞。按照国会长久以来的惯例,只要英王不做御座致辞,国会都不可复会议政;这使得国会一时陷入宪政困局。虽然合法性备受质疑,但国会还是讨论是否有摄政的必要。在下议院的辩论当中,福克斯宣称乔治三世既然无力履行君职,威尔士亲王当然自动有权行使君权。不过首相小威廉·皮特则持相反意见,他强调既无成文法,国会应有全权决定由谁摄政。皮特甚至扬言,没有国会授权的话,“威尔士亲王不比全国任何一个人有更大的权利去接管政府”。两方虽然就摄政产生的方法存在分歧,但皮特和福克斯至少同意威尔士亲王是最权宜的摄政人选。威尔士亲王多少对皮特的言论感到不悦,但也没有完全认同福克斯的说法。另一方面,他的亲弟约克公爵也代为宣示,表示未先得到国会的同意,威尔士亲王都不会试图行使任何权力。继通过初步决议后,皮特立即草拟方案,计划严格地限制摄政王的权力,包括禁止威尔士亲王在摄政王任内出售任何英王产业、以及禁止向英王直属子女以外的人士册封贵族爵位等。威尔士亲王驳斥皮特的方案,宣称这是一个“为整个政府制造懦弱、混乱和不安的计划”。然而,为了国家大局着想,双方最终还是就摄政方案作出让步和妥协。不过这时要落实摄政还有一个技术障碍,就是乔治三世没有宣读御座致辞,国会就无法进行任何正式的辩论和投票,于是《摄政草案》也无法交付国会表决。事实上,根据过往例子,英王如果因故无法进行御座致辞,演辞可改由一批称为上议院专员(Lords Commissioners)的王室代表代行。但是要委任上议院专员,用以委任专员的《制诰》必先盖上国玺;而未得英王亲自准许,任何文件一律不准盖上国玺。面对这个难题,皮特与他的同僚决定绕过寻求英王批准的程序,径自指示大法官将《制诰》盖上国玺。他们认为,只要《制诰》盖上国玺,就必定具有法律效力。这个做法被下院议员埃德蒙·伯克指责为“明显的谎言”和“荒天下之大谬”,甚至有“伪造文书和欺诈”的嫌疑。约克公爵也认为有关做法“违宪且违法”。尽管如此,国会中大部分人士还是认为,维持政府运作才是当务之急,因此皮特的行动获得普遍支持。在休会多个月后,国会终于在1789年2月3日由一群“不合法的”上议院专员主持下复会,并随即进行《摄政草案》的表决。可是乔治三世却在此时突然痊愈,恢复视事,摄政危机才告一段落。过后,乔治三世追认国玺的动用与上议院专员的委任,全属合法有效的行为。摄政危机告终后,威尔士亲王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并再一次负债累累。这次,乔治三世坚持要他迎娶来自不伦瑞克的堂妹卡罗琳,否则不会向他提供任何财政援助。迫于无奈下,威尔士亲王唯有接受父王的要求,在1795年4月8日于圣詹姆斯宫内的皇家礼拜堂完婚。可惜的是,这场婚姻形同灾难,两人性格完全不合,在1796年1月,两人诞下唯一的孩子夏洛特公主后,便在同年3月正式分居,此后未曾同住。虽然有几段疏离时期,但威尔士亲王余生的感情生活基本上都与玛丽亚·费兹荷伯特连在一起。其实在认识费兹荷伯特前,威尔士亲王可能已育有数名私生子女。他较早期的其中一位情妇是女演员玛丽·罗宾逊(Mary Robinson),据了解,罗宾逊曾威胁将他的情信售予各大报馆后,获私底下发放一笔可观的长俸。至于其他早期的情妇还包括前夫任职医生的交际花格蕾丝·艾略特(Grace Elliott)、以及曾令他着迷好几年的泽西伯爵夫人(Countess of Jersey)等人。踏入晚年后,他的情妇包括赫特福德侯爵夫人(Marchioness of Hertford),而临终前十年的新宠则是康宁汉侯爵夫人(Marchioness Conyngham)。无论如可,威尔士亲王大婚后,他累积高达630,000英镑的债务在1795年获国会暂时清还一部分。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国会又勉为其难地通过向他每年额外多拨65,000镑的生活费,以长远彻底偿还债务。这个额外拨款额到1803年再上调60,000镑至每年125,000镑。一直到1806年,威尔士亲王才完全清还所有在1795年欠下的债务,但他自1795年以后又累积欠下了另一笔债务,使债务问题没完没了地持续下去。在1804年,威尔士亲王与卡罗琳王妃就年仅八岁的夏洛特公主的抚养权问题出现争执,夏洛特最终暂由乔治三世监护。随后,威尔士亲王指控卡罗琳育有一名私生子,促使国会设立一个委员会,秘密调查卡罗琳王妃的操守。虽然调查裁定指控不成立,但委员会得出了卡罗琳的表现非常轻率的结论。在1810年底,乔治三世最疼爱的幼女阿米莉亚公主病故,这一重大打击再次触发他陷入精神失常。这次,国会同意像1788年的先例一样,未经乔治三世授意,就直接命令大法官将《制诰》盖上国玺,以任命上议院专员。上议院专员复以英王之名,向获国会通过的《摄政草案》授予御准,使之正式成为《1811年摄政法案》。法案通过后,威尔士亲王在1811年2月5日正式出任摄政王,摄理君职。国会最初对摄政王的权限设立一些限制,但这些限制悉数在一年后撤销。即位摄政王之初,英国国内正值解放天主教运动与起,国内罗马天主教徒接连发起运动争取享有更大的政治权利。当时由首相斯宾塞·珀西瓦尔领导的托利党政府反对天主教解放,但辉格党却予以支持。作为辉格党的支持者,外界最初预料威尔士亲王会表态支持辉格党党魁格伦维尔勋爵,可是出乎意料,他不但没有表态支持辉格党,也没有任命格伦维尔出任首相。相反,在母后夏洛特王后影响下,威尔士亲王强调父王是托利党的忠实支持者,贸然下令解散托利党政府,有可能严重打击他的病情,担心他失去康复机会。在1812年,消息传出乔治三世再无康复可能,但威尔士亲王仍然无法协助辉格党筹组政府。他一度建议辉格党员加入珀西瓦尔的政府,但辉格党与托利党在天主教解放一事的分歧太大,对建议加以拒绝。威尔士亲王惟有勉强珀西瓦尔继续出任首相。未几,在同年5月10日,珀西瓦尔在国会大堂被约翰·贝林罕开枪击毙后,威尔士亲王着手计划让所有珀西瓦尔的阁臣留任,并物色人选继任首相。在下院表达希望威尔士亲王筹组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的意愿下,他先后向韦尔斯利侯爵和莫伊拉伯爵两位辉格党人物招手,可是两人均不愿与托利党合作和分享权力,所以谢绝邀请。有分析认为,威尔士亲王仅藉韦尔斯利侯爵和莫伊拉伯爵作烟幕,也早知两人不会接受任命。就在两人拒绝邀请后,威尔士亲王便立即委任托利党的利物浦勋爵任相。在利物浦勋爵带领下,托利党政府继续积极参与欧洲大陆的拿破仑战争,对抗势力强大且具威胁的法国皇帝拿破仑。英国在1812年还与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组成新的第六次反法同盟,成功在1814年击溃拿破仑政权。在战后举行的维也纳会议中,各国通过自1714年起由英国君主兼任选帝侯的汉诺威选帝侯领地升格为汉诺威王国,并由英国君主兼任首任國王。被放逐海外的拿破仑虽在1815年返回法国,试图卷土重来,但同年被韦尔斯利侯爵的胞弟威灵顿公爵大败于滑铁卢战役,为拿破仑的事业正式划上句号。在北美地区,英国与美国之间的1812年战争也在1815年告终,但无一方在战争中取得胜利。这时期的威尔士亲王开始花更多时间专注自己的生活风格和品味,并与社交界花花公子博·布鲁梅尔(Beau Brummell)和建筑师约翰·纳西等好友引领称之为摄政风格的潮流时尚。在伦敦,纳西设计了摄政公园和摄政街的摄政式排屋,另外受到印度泰姬陵启发,他为威尔士亲王在海边名胜布莱顿修建皇家穹顶宫。皇家穹顶宫具“印度歌德式”风格,而内部装饰更揉合印度和中国色彩。乔治三世在1820年1月29日驾崩,正式由摄政王继位,是为乔治四世,事实上,他登位前已以摄政王身份代理君职,所以基本上权力没有改变。然而,这时的乔治四世已近58岁,除了痴肥以外,据闻还有沉迷服食鸦片酊的习惯。继位后,乔治四世首要任务,是处理他和元配卡罗琳的关系。在这些年来,他与卡罗琳的关系日益恶化,两人自1796年起分居,更各自发展自己的婚外情,他们唯一的孩子夏洛特公主虽然在1816年下嫁比利时萨克森-科堡的利奥波德(后来成为比利时的利奥波德一世),在1817年更怀有身孕,但同年分娩后与婴儿难产死亡,死时仅21岁。在1814年,卡罗琳一度离开英国移居欧洲大陆,但在丈夫举行加冕大典前返回英国,公开表示会取回应得的权利,成为王后。不过,乔治四世却拒绝承认卡罗琳的王后身份,并下令英国各地驻外大使,确保各国君主都不承认她的王后身份。在皇家命令之下,卡罗琳之名从圣公会礼拜仪式使用的《公祷书》中剔除,此外,他还设法与卡罗琳离婚。可是英格兰法律规定,除非夫妇任何一方触犯通奸罪,否则离婚即属违法。乔治与卡罗琳无可能向外界承认自己通奸,加上他的顾问指出,一旦展开离婚诉讼,乔治四世涉及的风流私生活细节便有可能向外公开,引起社会震荡。为此,乔治四世转而促成国会引入一项《1820年痛苦和刑罚草案》,该草案一旦获国会通过,卡罗琳无需司法审讯,便等同通奸罪罪名成立,这样乔治四世便可与卡罗琳合法离婚,而且还可废除她的王后封号。可是,国会引入草案后,上院为审议草案而传召卡罗琳作供,变相成为上院公审卡罗琳。这项草案不单止引起民众的强烈反感,还激发对卡罗琳的同情和怜悯。虽然草案在1820年11月在上院以差微票数获三读通过,但政府预计草案会被下院大比数否决,加上群情汹涌,为免进一步激发民愤,首相利物浦勋爵被迫在上院表决后撤回草案。尽管离婚计划泡汤,但乔治四世仍成功在1821年7月19日于西敏寺举行的加冕大典时,排除卡罗琳出席。正好在他加冕后不久,卡罗琳便开始生病,并在同年8月7日病逝,终年53岁,卡罗琳至死前一直相信自己是被人落毒陷害。乔治四世的加冕大典所费不菲,极尽奢华,前后花费共243,000英镑,相当于现今约1,900万镑,相较之下,当年乔治三世的登基大典只耗大约10,000英镑,相当于现今大约150万镑,不过,这是英国自1761年以来举办的首次加冕大典,在当时倒是备受瞩目。加冕后不久,他即于同年对爱尔兰进行国事访问,成为自英格兰的理查德二世在1399年前往爱尔兰以来,首位到访当地的君主。此外,他还在1821年访问汉诺威王国,是17世纪中叶以来首位到访的在位英国君主。在1822年,乔治四世访问苏格兰爱丁堡,这次旅程由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筹办,使他成为自17世纪中叶以来,首位到访当地的在位英国君主。乔治四世任内不减奢华作风,为各个宫室花费钜款、大肆装修。在1824年,他成功获国会拨款300,000镑,委托著名建筑师杰弗里·威雅维尔爵士对温莎堡展开历时多年的大规模重建工程。到1825年,他还再一次请约翰·纳什主持白金汉宫的装修工程,不过工程到后来严重超支,引来财政部于1829年介入,使纳什遭到撤换。除此以外,乔治四世还在1824年参与赞助国家美术馆的创立,以及在1829年和威灵顿公爵共同赞助成立教会背景浓厚的伦敦英王学院。乔治之所以赞助国家美术馆,是出于对艺术的爱好;至于筹建伦敦英王学院,则是为了抗衡当时新近成立、宣扬世俗价值的伦敦大学。虽然乔治四世在位后期主要居住在温莎堡,过着隐世生活,但仍偶尔过问政事,并对天主教解放运动采取抗拒态度。其实早年的乔治是支持天主教解放的,早在1797年时,他曾提议向国会引入一条《爱尔兰天主教解放草案》,但此后他却逐渐培养出反天主教的立场。在1813年,乔治有份私底下游说国会否决《1813年天主教救济草案》,到1824年更开始在公开场合谴责天主教解放运动。乔治强调,既然他在登基和加冕时宣誓维护新教信仰,自己就不能支持任何亲天主教的措施。乔治四世的立场对政坛起深重影响,再加上在任的托利党籍首相利物浦勋爵同样强烈反对天主教解放,使得天主教解放一事看似近乎无法实现。然而,在1827年,利物浦勋爵正式引退,并由倾向支持解放、同属托利党的乔治·坎宁接任。坎宁是卡罗琳王后的生前密友,当年乔治四世与卡罗琳闹离婚时,坎宁曾站在卡罗琳一方,而且两人更曾传出绯闻,因此坎宁在1822年获利物浦提名出任外相时,乔治四世早已有所不悦。坎宁上任后,一直只在背后向阁臣就天主教解放一事下达命令的乔治四世,认为自己应向公众宣告,自己反天主教解放的立场与父王乔治三世一样坚决,立场明显与坎宁相反。事实上,坎宁在天主教问题采取的同情态度,并不获大部分像威灵顿公爵等的保守托利党员接受,这迫使坎宁的内阁必须招揽辉格党人加入。不幸的是,坎宁在任首相仅四个月,便于同年8月因病死于任上,遗下继任首相戈德里奇子爵领导一个弱势的托利党-辉格党联合政府。戈德里奇子爵在1828年卸任后,首相一位再落到威灵顿公爵手上。这时托利党对天主教解放的立场已出现变化,党内承认如果在此议题上不作任何让步,爱尔兰政局将陷入严峻局面。在艰钜的情况下,威灵顿成功说服极不情愿的乔治四世,同意让政府在1829年1月29日引入《天主教救济草案》。虽然如此,作为一位狂热的反天主教人士,乔治四世的亲弟坎伯兰公爵在这时施加压力,迫使乔治四世撤回对草案的支持,内阁于是在3月4日以全体阁员请辞相迫。承受钜大政治压力的乔治唯有在翌日勉为其难地重新支持草案,内阁全体请辞的要胁方才作罢。几经讨价还价,《天主教救济法案》终在同年4月13日获得乔治四世御准,正式成为法例,至此,英国的天主教徒终于在政治和各方面享有大幅提升的权利和地位。踏入1820年代后期,乔治四世酗酒的习惯和金迷纸醉的生活方式,终于使他的健康受损。爱好大排筵宴和豪饮的他变得痴肥,在罕有出席公众场合时,更沦为百姓的嘲弄对象。此外,他还患上痛风、动脉硬化、白内障、以及和他的父王一样可能患上噗瑳症。晚年的乔治要一整天花在床上休养,有时更因为气促导致半窒息。有部分记载还指他临终前出现精神异常,但程度远较父王轻微,其中,他曾胡指自己曾参与滑铁卢战役,这有可能是失智症的症状,但也可能只是他刻意与威灵顿公爵斗气。在1830年6月26日清晨约3时30分,乔治四世于温莎堡内驾崩,终年67岁。据记载,乔治四世死前呼叫道:“天啊!这是什么?”并且紧握著身旁男仆的手说:“老弟,这就是死亡”,说罢即告驾崩。乔治四世的遗体在同年7月15日安葬于温莎堡的圣乔治礼拜堂内。由于乔治四世唯一一位合法子女夏洛特公主已于1817年死于难产,而乔治三世的次子约克公爵也于1827年逝世,王位遂由乔治三世的三子克拉伦斯公爵继位,是为威廉四世。乔治四世晚年身体和精神日益衰退,渐渐淡出公众场合,一生的穷奢极侈只为他换来极差的民望。他的一位高级近侍私下在日记对他作出如此评价:至于《泰晤士报》在乔治驾崩后,也从社会上的精英阶层得出以下评价:在天主教解放运动引起的政局危机期间,威灵顿公爵曾指责乔治四世是他“平生遇过最差劣的人、也是最自私、最无信义、最心地不良的人,也完全没有任何优点能够补偿他的缺点”,不过,威灵顿在上议院宣读的悼词,则形容乔治四世“是当代最有教养的绅士”,又赞扬他的知识和才华。威灵顿对乔治的真正观感,可能介乎于这两个极端评价之间,正如他后来说到,乔治“在赞助艺术方面贡献非凡……集才华、机智、幽默、固执和予人好感等特质于一身——简而言之,他既拥有最反面的特质,同时也混合绝大多数的良好优点——这是我平生唯一所见的。”乔治四世凭借自己的生活风格和态度,获得“英格兰第一绅士”(First Gentleman of England)之誉。从他的开朗一面、聪敏和机智的资质,学者多数肯定乔治是富有才华的,可是,他的怠倦和毫无节制的暴饮暴食,把自己的才华白白浪费掉,正如《泰晤士报》评论到,乔治在生活态度上,“宁可选女人和美酒,也不要政治与和宗教布道”。现时世上仍存在多座乔治四世的雕像,大部分都在他在位期间竖立。在英国,较为人熟悉的乔治四世雕像,包括位于特拉法加广场一座由法兰西斯·钱特里爵士(Sir Francis Chantrey)制作的一尊乔治骑马铜像,以及另一座位于布莱顿皇家穹顶宫的乔治站立铜像。在爱丁堡,“乔治四世桥”是连接旧城“高街”(High Street)至南部“牛门”的要道。“乔治四世桥”是一道人工抬升的路面,由建筑师托马斯·汉弥尔顿设计,1829年起修建,至1835年落成。伦敦市中心另有一座英王十字火车站,车站落成于1852年,站名来自原址的一座乔治四世纪念碑,该纪念碑在1830年代竖立,但寿命短暂,于1845年随着车站的兴建而拆毁。早在18世纪末,当政府决定向假发粉征税后,乔治已决定放弃佩戴一直以来流行的假发,在人前以真发示人。此外,他还在摄政时期带领英国兴起新的潮流服饰,当中,他选择穿起昔日流行过的深色衣服,以遮掩自己的拥肿身形;又爱穿裤子而不穿马裤,因为裤子比后者更松身。乔治为方便掩盖自己的双下巴,亦引领社会兴起穿高领衣服和领巾的潮流。在1797年时,乔治的体重已达111公斤,到1824年时,他更要穿上适合50吋腰的束腹。特别的是,乔治四世在1822年穿着苏格兰裙访问苏格兰后,当地兴起穿苏格兰裙的习惯,至今,苏格兰裙已发展成为苏格兰的“传统服饰”。根据通过设立摄政时期的国会法案,摄政王的正式头衔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摄政”(Reg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因此再加上他本身的身份,他在任摄政期间的正式头衔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摄政及威尔士亲王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of Wales, Reg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简称“摄政王殿下”(His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 Regent),后者比起前者更为常用。至于在任英国国君期间,他的头衔则是“蒙上帝之恩、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及信仰的守护者乔治四世”(George the Fourth,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King, Defender of the Faith)。此外,在1814年起至继位为乔治四世期间,他也是“汉诺威王储”(Crown Prince of Hanover)。英国勋衔(全部于1820年1月29日因继位而停止适用)勋爵士团元首(1820年1月29日至1830年6月26日担任)外国荣誉乔治四世在位的纹章式样,主要以一块盾徽为基础。这面盾徽分四格,左上和右下两格各有三只横卧的狮子,配以红色背景,代表英格兰;右上一格是一只红色的直立狮子,配以黄色底色和红色双线方框,代表苏格兰;而左下一格的竖琴则代表爱尔兰。另一方面,这面盾徽的正中之上再盖上一块小盾徽,这面小盾徽共分四格,正中一格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冠衬以红色底色,代表汉诺威选帝侯;接着左上一格有两只狮子,同样红色底色,代表不伦瑞克;右上一格画有一只站立的蓝色狮子和红色心形花纹背景,代表吕讷堡,最后正下方一格有一只白马,代表威斯特法伦,整面小盾徽的正上方,又嵌上一个王冠。至于在任威尔士亲王期间,纹章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大盾徽的上方有一条银白色的横条,横条上共有三点等距的凸点。光荣者艾塞斯坦 → 雄者埃德蒙 → 埃德雷德 → 埃德威格 → 和平者埃德加 → 殉教者爱德华 → 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 → 八字胡斯文 → 决策无方者埃塞尔雷德 → 刚勇者埃德蒙 → 克努特大帝 → 飞毛腿哈罗德 → 哈德克努特 → 忏悔者爱德华 → 哈罗德·戈德温森 → 显贵者埃德加 → 威廉一世 → 威廉二世 → 亨利一世 → 斯蒂芬 → 马蒂尔达 → 斯蒂芬 → 亨利二世 → 亨利二世与幼王亨利 → 亨利二世 → 理查德一世 → 约翰 → 亨利三世 → 爱德华一世 → 爱德华二世 → 爱德华三世 → 理查德二世 → 亨利四世 → 亨利五世 → 亨利六世 → 爱德华四世 → 亨利六世 → 爱德华四世 → 爱德华五世 → 理查德三世 → 亨利七世 → 亨利八世 → 爱德华六世 → 简·格雷 → 玛丽一世 → 玛丽一世与菲利普 → 伊丽莎白一世肯尼思一世 → 多姆纳尔一世 → 康斯坦丁一世 → 艾德 → 吉里克一世与奥凯德 → 多姆纳尔二世 → 康斯坦丁二世 → 马尔科姆一世 → 英多尔夫 → 杜夫 → 科林 → 肯尼思二世 → 安拿比 → 肯尼思二世 → 康斯坦丁三世 → 肯尼思三世与吉里克二世 → 马尔科姆二世 → 邓肯一世 → 麦克白 → 卢拉赫 → 马尔科姆三世 → 多姆纳尔三世 → 邓肯二世 → 多姆纳尔三世 → 埃德加 → 亚历山大一世 → 大卫一世 → 马尔科姆四世 → 威廉一世 → 亚历山大二世 → 亚历山大三世 → 玛格丽特 → (第一次空位期(英语:Guardian of Scotland)) → 约翰 → (第二次空位期(英语:Guardian of Scotland)) → 罗伯特一世 → 大卫二世 → 罗伯特二世 → 罗伯特三世 → 詹姆斯一世 → 詹姆斯二世 → 詹姆斯三世 → 詹姆斯四世 → 詹姆斯五世 → 玛丽一世 → 詹姆斯六世
相关
- 类鼻疽伯克氏菌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原名类鼻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人类感染类鼻疽伯克氏菌后,会导致类鼻疽。医学导航:病菌
- 硬膜外脓肿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Christiaan Hendrik Persoon,1761年2月1日-1836年11月16日)为真菌分类学家。
- 明亚明亚(阿拉伯语:منيا)位于埃及中部,是明亚省的首府。
- 甲杓肌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是一种宽而薄的肌肉,形成声带的主体,支撑著室壁及其附加组织。 甲杓肌也起到放松声带的作用。甲杓肌起于甲状软骨的下半部分,及中环甲韧带。甲杓肌
- 聚合物工程聚合物工程(英语:polymer engineering)是一个主要针对聚合物材料进行设计、分析或改良的工程学领域。聚合物工程涵盖了石化工业、聚合反应、结构与性质以及混掺、加工与应用等
- 利血平利血平(英语:Reserpine),或作利舍平,蛇根碱,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及精神病的吲哚类生物碱药物,最初是在萝芙木属植物蛇根木中提取而成。如今由于副作用较多并且更优的新药上市,利血
- 阿尔坎杰罗·科雷利阿尔坎杰罗·科雷利(意大利语:Arcangelo Corelli,1653年2月17日-1713年1月8日),是巴洛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他几乎只为弦乐器创作。在器乐领域里,占有很重要的
- 红花红花(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属菊科植物。红花又称红蓝、黄蓝,菊科红花属。这种花不宜与番红花相混淆。红花古称“烟支”、“燕支”、“胭脂”等,原产于西域。匈奴人认为妻妾
- 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又名伺机性感染(英语: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指由机会性病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些病原体寄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宿主时不致病,但会在宿主出现免疫缺陷时入侵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