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Duck plague),又称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al enteritis, DVE),是鸭瘟病毒(AnHV-1, DEV)感染鸭、鹅与天鹅等水鸟所致的疾病,世界各地皆有疫情,且致死率高,可由受感染的雌鸭垂直传播(英语:Vertic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给下一代,亦可经污染的水源或直接接触在个体间水平传播(英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有迁徙行为的水鸟常为无症状(英语:Asymptomatic)的带原者,因而为鸭瘟的重要传播媒介。此疾病的潜伏期一般是三到七天,一星期大的幼鸟亦可能被感染。
鸭瘟病毒一般只能感染雁形目鸭科的鸟类,但有报导显示骨顶属(英语:coot)(鹤形目秧鸡科)的水鸟也可能被感染,可能显示此病毒已适应了其他类群的宿主。不同水鸟对鸭瘟病毒的抗性亦不相同,野鸟的一般比家禽更具抗性,蓝翅鸭(英语:Blue-winged teal)()是最易被感染的水鸟之一,绿头鸭对此病的抗性则强得多,可能为此病毒的储蓄宿主。另有一研究显示感染尖尾鸭所需的鸭瘟病毒量超过感染蓝翅鸭所需病毒量的三十万倍。水鸟以外的鸟类或其他动物则没有被感染的纪录。
感染鸭瘟病毒后,家禽通常有3至7天的潜伏期,野鸟的潜伏期则可能长达两周,之后症状包括食欲不振、产蛋数下降两成至四成、鼻腔分泌物增加、口渴、腹泻、共济失调、畏光、震颤、翅膀下垂等,病理特征为小肠粘膜出血溃疡,肝脏与脾脏肿大且组织局部坏死等,具体症状因病毒株系以及被感染个体的种类、性别与免疫力强弱而异。鸭瘟的致死率很高,有时可高达90%,常造成鸭只突发性大量死亡,被感染的个体常在症状出现的五天内死亡。
鸭瘟一般流行于春季,在美国、英国与荷兰于三月至六月间最为盛行,而在南半球则常在十一月至二月间爆发。被感染的个体若存活,会进入带原的潜伏期长达四年,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个体,包括雌鸭至雏鸭的垂直感染(英语:Vertic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以及个体间接触造成的水平感染(英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潜伏期中鸭瘟病毒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常潜伏于三叉神经节(英语:trigeminal ganglion)与淋巴系统等处,在宿主处于压力状态(如迁徙季、繁殖季或其他心理因素所致)时,病毒可能移动至神经根(英语:nerve roots)并造成疱疹的症状。
美国已普遍为饲养的鸭只施用减毒性病毒以预防鸭瘟感染。一但出现感染,需妥善降低鸭只密度并进行消毒以防止疫情爆发。目前没有针对鸭瘟的用药,但有研究显示白藜芦醇有一定的抗病能力。
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英语:Alphaherpesvirinae)的马立克病毒属(),直径约120至130奈米,呈球状且具有外膜,与其他疱疹病毒一样具有线状双股DNA的基因组,基因组约由15.8万个碱基对组成,包括长独特区(UL)、内部反向重复序列(IRS)、短独特区(US)及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区(TRS)等四个区域,估计可编码78种蛋白质,其中有65个基因位于长独特区,11个位于短独特区,另两个则分别位于IRS与TRS。有三个基因为鸭瘟病毒特有,不见于其他疱疹病毒中。基因组中已知有两个复制起点,分别位于IRS与TRS区域。
鸭瘟病毒感染宿主后,一般在消化道粘膜中复制增殖,并散播至腔上囊、胸腺、脾脏与肝脏等部位,属可以感染多种组织的泛嗜性病毒(pantropic virus),可造成宿主淋巴组织的坏死或凋亡,进而造成免疫抑制。
历史上首次纪录鸭瘟疫情爆发于1923年的荷兰。美国首次纪录的疫情爆发于1967年的纽约州长岛,对美国养鸭业造成超成沉重打击,损失超过100万美元,1973年,南达科他州湖安第斯爆发鸭瘟疫情。中国首次纪录鸭瘟疫情爆发于1957年的广州。此外鸭瘟也在加拿大、英国、匈牙利、丹麦、奥地利、法国、比利时、越南、泰国与印度等国对养鸭业造成严重损失。
2005年,因没有在国际间散播的迹象,且对公共卫生的威胁较小,鸭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从强制通报的疾病列表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