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尼德兰绘画

✍ dations ◷ 2025-04-05 01:00:51 #荷兰画家,早期尼德兰绘画,中世纪艺术,北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艺术

早期尼德兰绘画也称佛兰芒原始绘画(荷兰语:Vlaamse Primitieven)是15及16世纪北方文艺复兴时勃艮第及哈布斯堡统治时的尼德兰地区的绘画作品,布鲁日、根特、图尔奈及布鲁塞尔是其重镇。这些作品主要属于国际哥特式艺术,先锋人物是1420年代开始活跃的扬·凡·艾克和罗伯特·坎平。早期尼德兰绘画的时代在1523年杰拉尔德·大卫去世不久之后结束。 但也有学者将结束时间延迟到荷兰起义爆发的1566至1568年间。早期尼德兰绘画的时闲段与前期文艺复兴到其全盛期这一时间基本重叠,但一般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分开来研究。在这一时期,中世纪欧洲北方艺术达到了顶峰。

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包括扬·凡·艾克、罗伯特·坎平、罗希尔·范德魏登、迪里克·鲍茨、彼得鲁斯·克里斯蒂、汉斯·梅姆林、雨果·凡·德·古斯和耶罗尼米斯·博斯。他们对错视等艺术手法了如指掌,在绘画中大量运用各种象征。其作品基本都描绘的是宗教场景,否则就是小幅肖像画。纯粹的写实或神话场景均不多见。绘画中会出现精细的风景,但16世纪早期之前一般都是作为背景来使用。他们的作品一般都是板面油画,其形式除去单幅作品外,还包括双联画、三联画及其他多联画。除油画之外,他们也涉足雕塑、壁毯、泥金装饰手抄本和彩色玻璃等领域。

第一代早期尼德兰画家活跃时正值勃艮第的全盛期,当时低地国家成为了欧洲北部的政治经济中心,这些画家的作品行销外国公卿之间。但16世纪和17世纪的偶像破坏运动中被大量销毁,今只有数千幅留存。而这些作品直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得到重视,然而由于早期的破坏和缺乏记录,现在即使是一些有名的早期尼德兰绘画作品也仍存在许多疑点与争议。

相关

  • 自然神论自然神论(英语:deism)是17到18世纪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出现的一个哲学观点,主要是回应牛顿力学对传统神学世界观的冲击。这个思想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
  • 桶孔覆垫桶孔覆垫(英语:Parenthesome)是担子菌门真菌的细胞中的一种显微结构,其形状就像一对括号,位于桶孔隔膜的两端。桶孔隔膜在菌丝里将细胞分开。桶孔覆垫的功能还未知,其组成部分也并
  • Spleen脾脏是脊椎动物的一种外周淋巴器官。人类的脾脏位于腹腔的左上方,由红髓、白髓、边缘区,以及将之被覆的被膜、小梁组成。健康成人的脾脏约重150-200克:68。活体时,脾为暗红色,质
  • 印地安人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纽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
  • 台北市文化资产台北市文化资产是台北市各级古迹与其他文化资产。本表表列原则如下:.中正区汀州路三段24巷1号及3号;汀洲路三段24巷5弄1、3、13、15号;汀洲路三段24巷5弄5、7、11、19号;汀洲路
  • 法兰绒法兰绒(英语:Flannel)是一种用粗梳毛纱织成的柔软且有绒面的毛织品。起源尚有争议,可能源于16世纪的威尔士。早期一般使用羊毛制作,现在也使用绵及化纤制作。此布料多数用来制做
  • 小行星55565700±50 km 940 km小行星55565((55565) 2002 AW197)是外海王星天体(TNO),它在2002年被米高·E·布朗等人发现,被分类为QB1天体。它是矮行星候选者,并且它的位置靠近古柏断崖。由史
  • 内湖清代采石场内湖清代采石场遗址位于台北市内湖区环山路136巷底,于清代及日治时期被称为北势湖采石场, 乃台北城筑城之官方采石场。 创建年代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为供应台北城建设城墙之需
  • 退还庚子赔款庚子赔款,又称庚子事变赔款、庚子拳乱赔款,简称庚款,是中国清朝政府在1901年9月7日与庚子事变相关其他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因系针对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发起
  • 勐腊并殖吸虫勐腊并殖吸虫(学名:Paragonimus menglaensis)为并殖科并殖属的动物。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景洪、勐海等地,营寄生生活。2004年,本物种发现并非有效物种:可能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