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苯六甲酸酐
✍ dations ◷ 2025-09-18 10:24:44 #苯六甲酸酐
苯六甲酸酐也称为“苯六酸酐”、“苯六羧酸酐”或“蜜石酸酐”等,是一种碳氧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2O9。苯六甲酸酐是苯六甲酸的酸酐,可由苯六甲酸和乙酸酐的混合物加热至120℃制得。常态下的苯六甲酸酐为白色可升华固体。苯六甲酸酐与CO、CO2等仅由碳与氧构成的化合物不同,它是一种有机物。苯六甲酸酐可能是由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和弗里德里希·维勒于1830年在研究蜜蜡石时首先制得的,但他们将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误认为C4O3。直到1913年,苯六甲酸的性质才被H. Meyer和K. Steiner了解。研究证实,苯六甲酸与其他含有苯环的化合物一样,具有部分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
相关
- 肾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隐孢子虫病隐胞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单细胞寄生虫隐胞子虫(Cryptosporidium )造成的脊椎动物肠道疾病,是导致人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主要发生在
- 何杰金氏病霍奇金氏淋巴瘤(英语:Hodgkin's lymphoma)又称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为淋巴瘤的一型,是一种淋巴细胞的癌变,症状包含发烧、夜间盗汗(英语:Night sweats),以及体重减
- 妄想性障碍妄想症(英语: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对于妄想症的概念,曾使用偏执狂一词。现
- 话语卷轴话语卷轴(speech scroll),又称语音卷轴、飘旗(banderole)或经符(phylactery),是艺术史上一种通常用来表示人物语音的绘画形式。有时候也用来表示其他种类的音响,如歌曲。话语卷轴曾出
- 皮层脊髓束皮层脊髓束(英语:Corticospinal tract,又称皮质脊髓路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径),又称锥状束(pyramidal tract),为一种大脑皮质及脊髓间大量聚集之轴突集结。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由运
- 多年生植物多年生植物是指寿命超过两年的植物。由于木本植物皆为多年生,本词通常仅指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又称多年生草本(植物)、多年草等。多年生植物依气候不同而有多种型态。在气候温和的
- 欧内斯特·劳伦斯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英语: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又译恩奈斯特·劳伦斯,美国物理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教授。 劳伦斯于1930年代初
- 邱园邱园(Kew Gardens),又译为奇游植物园、基尤植物园、基佑园等,正式名称为“(位于)邱的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座落在英国伦敦西南郊的泰晤士河畔列治文区邱,原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