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西玛·瓦格纳

✍ dations ◷ 2025-05-10 10:04:35 #1837年出生,1930年逝世,瓦格纳家族,法国裔德国人,德国反犹太主义,匈牙利裔德国人,法国新教徒,法国贵族,由天主教改信新教者

科西玛·瓦格纳(Cosima Wagner,1837年12月24日-1930年4月1日),出生名弗兰切斯卡·加埃塔纳·科西玛·李斯特(Francesca Gaetana Cosima Liszt),作曲家李斯特·费伦茨之女,先后嫁给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和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后者过世后担任拜罗伊特音乐节音乐总监。

科西玛·瓦格纳出生于哈布斯堡统治时期伦巴第-威尼西亚王国的市镇贝拉焦,是作曲家李斯特的私生女。其母亲是作家玛丽·达古尔特(德语:Marie d’Agoult),科西玛是她与李斯特10年关系中的第二个孩子,“科西玛”一名来自于基督教殉道者圣葛斯默,科西玛还有姐姐布兰蒂内(Blandine)、弟弟丹尼尔(Daniel)。科西玛在祖母安娜·李斯特(Anna Liszt)的抚养下,在巴黎长大。

1853年,李斯特九年以来首次和科西玛姐妹见面,一同在场的还有作曲家埃克托·柏辽兹和理查德·瓦格纳。1855年,科西玛姐妹被父亲送往柏林,由得意门生汉斯·冯·彪罗的母亲照顾。1857年,科西玛和冯·彪罗在柏林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成婚,婚后生有两女。

1862年起,科西玛和瓦格纳开始相熟,互生情愫。1865年,科西玛为瓦格纳生下长女伊索尔德(Isolde),次年两人搬到卢塞恩附近的特里布申(德语:Tribschen)居住。1867年和1869年,科西玛分别为瓦格纳生下第二个女儿艾娃(Eva)和儿子齐格弗里德(Siegfried)。

1870年,科西玛正式和冯·彪罗离婚,随后与瓦格纳成婚。这一年的科西玛生日时,瓦格纳为其创作了《齐格弗里德牧歌(英语:Siegfried Idyll)》。

瓦格纳1883年去世后,科西玛接班掌管拜罗伊特音乐节,直至1906年,继任者是她的儿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1907年发现的小行星644以她命名。1930年,科西玛于拜罗伊特去世,遗体在科堡火化。

相关

  • 可再生能源本条目列出各国由可再生能源发电所提供的电量。
  • 马来西亚土著马来西亚土著(马来语:Bumiputera),在《马来西亚宪法》下指的是马来西亚的马来人,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原住民族。Bumiputera一词源自梵文,意指地球之子或是土地之子,这是由于Bumi一词有
  • 王文华 (作家)王文华(英文名:Tom Wang,1967年12月17日-),台北市人,为作家、主持人、企业家、经理人及教师。擅长写作都会爱情故事、都会观察、人性剖析、行销企划、职场趋势、励志书籍等作品,读者
  • LGBT符号LGBT符号是LGBT群体的象征,他们用一些符号来证明团结,骄傲和共同的价值观等等。LGBT群体通过这些符号与主流文化交流思想,表达观念和身份认同。两个最广泛使用的LGBT符号是粉红
  • 早期基督教在基督教历史中,早期基督教(英语:Early Christianity),又称原始基督教,指耶稣死后,使徒开始传播其教义,形成初代基督教会后,一直到325年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之间这段时期,是基督教形成
  • 月宫宝盒 (1924年电影)《月宫宝盒》(英语:The Thief of Bagdad,又译《巴格达大盗》)是一部1924年的美国奇幻冒险电影,由拉乌尔·沃尔什(英语:Raoul Walsh)导演,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本片故事来源于《一千
  • 快速沃尔什转换在计算数学中,一个与阿达马变换有高度相关的快速沃尔什转换(英语:fast Walsh–Hadamard transform,FWHTh)是一个十分有效率的算法,目的是计算阿达马变换。一个直观且基本的沃尔什
  • 黄葆同黄葆同(1921年5月1日-200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分子化学家。1921年生于上海。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52年获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现纽约大学坦登工程学
  • 洛伦佐·萨姆朗洛伦佐·萨姆朗,(Lorenzo Sumulong) (1905年9月5日-1997年10月21日) 前菲律宾驻联合国代表。他对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1960年一次联合国会议上提出的一个问题导致赫鲁晓夫脱下
  • 县道193号县道193号,北起花莲县新城乡三栈,南至花莲县玉里镇乐合,全长共计110.920公里(公路总局资料)。本线为目前台湾最长的县道,及目前唯一全线均位于花莲县境内的南北向县道。县道1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