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放电
✍ dations ◷ 2025-08-02 20:13:51 #放电
静电放电,是指在某一绝缘介质的两面分别出现正电荷和负电荷,并且逐渐累积时,这时加于该绝缘介质上的电压也会同时增加,当该电压高于一定程度(击穿电压)后,这时绝缘介质会发生电击穿,继而使得一部分绝缘介质变为导体,使电流能够通过。在电流通过绝缘介质后,绝缘介质两面的正负电荷便会消失,加于该绝缘介质的电压也会回复到零,因此静电放电只会在一段短时间之内出现。造成静电放电的电荷通常来自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静电放电可以产生大小不等、或引人注目的电火花(闪电以及伴随的雷声,则是大规模的静电放电事件),但即使看不见也听不到、不太戏剧化的放电,仍然很大到足以损坏敏感的电子设备。在空气中产生电火花约需要大于 40 kV / cm 的电场强度,尤其是在雷击中。 其他形式的静电放电包括锋利电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和钝电极产生的帚形放电(英语:Brush_discharge)。静电放电可能会在产业上造成重要的有害影响,例如气体,燃料蒸气和煤尘的爆炸,以及固态电子部件(例如集成电路)的故障。这些电子器件在承受高压时可能会遭受永久性损坏。因此,相关产业与电子制造商会使用防止电荷累积的措施(例如避免带高电荷的材料)和消除静电的措施(例如接地的工人,提供防静电设备以及控制湿度)来释放静电,建立无静电的静电保护区域。JEDEC标准定义了三种静电放电模型(ESD Model)以及对应的测试方法,分别是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简称HBM),机器模型(Machine Model,简称MM),充电器件模型(Charged-Device Model,简称CDM)。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人体模型,以一个100pF的电容和一个1500欧姆的电阻进行静电放电测试。
相关
- 地球的未来地球的未来可以由几个地球长期的转变估计,包括地球表面的化学状态、地球内部冷却的速度、地球与其他太阳系行星的摄动,以及太阳光度稳定的增长。这个估计当中有一个不明朗的因
- 声速声速,又称“音速”(每秒340 米,每小时1224千米),顾名思义即是声音的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振动波传递的距离。声速(波传递的速度)与传递介质的材质状况(密度、温度、压力…)有绝对关系
- 卫生资讯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信息学,或称卫生信息学或医学资讯
- 双倒数图双倒数图也称为莱恩威弗-伯克作图,是生物化学用来描述酶动力学的莱恩威弗-伯克方程的图示法,由汉斯·莱恩威弗(英语:Hans Lineweaver)和迪恩·伯克(英语:Dean Burk)于1934年提出。双
- 布氏烧瓶布氏烧瓶,又称抽滤瓶、北里烧瓶(Kitasato flask,纪念北里柴三郎),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玻璃器皿,为烧瓶的一种。配合布氏漏斗过滤用。发明者为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爱德华·毕
- Hsub4/subPsub2/subOsub7/sub焦磷酸,无色黏稠液体,久置生成结晶。由正磷酸失水而得。用水稀释可生成正磷酸。水溶液有强酸性。纯焦磷酸可由磷酸氢钠加热再将其溶解,转化成焦磷酸铅沉淀后通入硫化氢过滤,将滤
- 里卡尔多·贾科尼里卡尔多·贾科尼(意大利语:Riccardo Giacconi,1931年10月6日-2018年12月9日),意大利裔美国天文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
- 选区县(法语:Canton)是法国的行政区划,每一个区分为若干个县。各县的功用实质上是共组成一个选举网,在县级选举中,每一个县推选出一名在省委员会中代表该县的委员。(而巴黎是一个例外,因
- 华华(英语:Corona1)为一种自然光源透过薄云中的微细水滴所产生的特殊光象2。在太阳周遭形成一圈彩虹光环即为日华(Solar Corona);而在月亮旁绕成一圈的彩虹光环即为月华(Lunar Corona
- 德国人德意志人,或中译德国人(die Deutschen)这个术语在使用中可能有多种含义。族群意义上的“德国人”的概念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变化。譬如,瑞士说德语的人早已形成了完全异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