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人种

✍ dations ◷ 2025-02-23 13:44:26 #雅利安人种
雅利安人种或译为亚利安人种,是在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中期划分出的一个人种,属高加索人种,该人种身材较高大,淡色皮肤,面长多毛,鼻骨高窄,瞳孔颜色浅,虹膜多成浅灰至蓝色,发色多变,采用印欧语系的语言。此人种细分为北欧人种、阿尔卑斯人种和地中海人种。应注意的是,以上分类在当今已经被认为是过时。尤其因为希特勒借用“雅利安人”和“北欧人种”是纯净种族的概念,进行种族清洗和屠杀,而被认为带有种族歧视色彩。雅利安人(aryan)一词,源于梵语:आर्य ārya,意为光荣的,可敬的、高尚的。印度北部也叫“雅利安·伐尔塔”,巴利文的“雅利安·阿雅塔南”(ariyam ayatanam,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土”)。耆那教经典也经常提到雅利亚人和蔑戾车(指古印度非雅利安种族和外国血统的人)之间的差别;在泰米尔文献中,北印度的国王是指雅利安人的国王,而波斯人建立的国家称为伊朗。种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的瓦尔那”与“达萨的瓦尔那”。在当今的学术界,“雅利安人”一词在大多数情况下已被取代为“印度-伊朗人”或“印欧人”,即讲“印度-伊朗语族”或印欧语系语言的人。在18世纪及以前,雅利安人还仅仅相当于现在的“印度-雅利安人”和伊朗-雅利安人的概念。在19世纪,马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假说,约瑟夫-阿瑟·高比诺、豪斯顿·张伯伦等学者对“雅利安人”的概念进行了扩大,“雅利安人”的概念被从印度-雅利安人扩大到原始印欧人。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金发碧眼最常见的北欧人种是最纯种的雅利安人,以德意志人为代表的日耳曼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但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看,在印度及尼泊尔属于婆罗门与刹帝利种姓的深肤色的族群也是雅利安人。纳粹德国追求种族(雅利安人,北欧人)、社会和文化的“纯净”。纳粹党透过迫害其认定为不纯的事物来达到目的,特别针对如犹太人、吉普赛人、同性恋者等。20世纪初时,德国的部分科学家认为雅利安人祖先起源于北欧,但是该理论现在在学术界已很少受到支持。最早由美国考古学家玛利亚·金布塔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坟冢假说,该假说认为原始印欧人起源于东欧大草原,然后向四面八方扩散。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说法,如安纳托利亚起源说和印度起源说等等。1902年德国考古学家Gustaf Kossinna指出最初的雅利安人关联于德国北部的绳纹器文化(约公元前2900年-前2450/2350年),他将印欧人的起源地定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在二十世纪早期欧洲流行的种族理论中,以麦迪逊·格兰特在1916年出版的《伟大种族的冒充》中所描述的为例,阿尔卑斯人种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800年从亚洲迁入欧洲并在欧洲腹地达到最大领土扩张,北欧人种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00年向整个欧洲扩张,并入侵了伊朗高原和印度次大陆,在印度征服了当地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达罗毗荼人。此外,进入伊朗高原的部分雅利安人又进入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喀西特王朝(约公元前1531年-约前1155年),其主体民族称为加喜特人,另一支雅利安人从亚美尼亚进入两河流域,建立了胡里特王国及米坦尼王国(约公元前1500年-约公元前1300年),其主体民族称胡里特人。美索不达米亚的种族情况十分复杂,在波斯第一帝国统治这里之前就有着辉煌的文明,就现代研究而言,这两个民族或与雅利安人种有关。据坟冢假说等的说法,公元前3000年代,原始印欧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原居于今天俄罗斯西南部乌拉尔山脉附近,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红铜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是一个游牧部落,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原始印欧人的部落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着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同一时期,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赫梯人、吕底亚人。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大约在今天的多瑙河下游平原)的一批原始印欧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今天的意大利一带,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原始印欧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和中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一支原始印欧人部落于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在西西伯利亚和中亚草原地带建立的安德罗诺沃文化,此文化区域中有历史记载的最早族群是斯基泰人和辛梅里安人,其中一部分原始印欧人进入伊朗高原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巴克特里亚·马尔吉阿纳文明体的一部分原始印欧人则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约于公元前1200年来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印度雅利安人遇到了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顽强抵抗,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脚步,经过约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最终把大量土著达罗毗荼人赶走,有的则变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隶。在现代遗传学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中,一般将假定的原始印欧人同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R1a1相关联,其分布跨域了印度次大陆、东欧、中欧、中亚、西亚等地。在欧洲还有与其亲缘最近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R1b,在新石器时代随农耕技术而从近东传入,与西欧凯尔特人相关。学者一般将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I,与自末次冰盛期之前就居于本地的欧洲人相关 ,其中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I1与北欧日耳曼人相关。

相关

  •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亦称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是一系列由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大脑梗塞,其中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其梗塞过程往
  •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Conidium、复数为Conidia)有时又被称作厚壁孢子或厚壁分生孢子,是一种无性、且不会移动的真菌孢子。其名称取自于古希腊文的土壤κόνις kónis,也称有丝分裂孢子,因
  • 窥视症窥淫癖、窥阴癖(英语:voyeurism)意指一个人喜欢借由偷看他人更衣、裸体或性行为而得到性快感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被社会接受。偷窥者要在被偷窥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才会得到快感。患
  • 三日疟原虫Haemamoeb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89 Plasmodium malariae var. quart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Plasmodium malariae quartanae Kruse, 1892 Haemamoeba l
  • 氨芐青霉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又称安比西林、氨苄西林,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感染。适应症包含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脑膜炎、沙门氏菌感染症,以及心内膜炎。本品
  • 副极地气候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又名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Subarctic climate)、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极北气候(boreal climat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
  • ICCU意大利图书馆与书目联合目录中央研究所(意大利语:Istituto centrale per il catalogo unico delle biblioteche italiane e per le informazioni bibliografiche)是一个意大利
  • 汉语诸方言汉语族(或汉语语族、汉白语族)为汉藏语系的一支。关于其所包含的语言种类,在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汉语族只有汉语一种语言;另一种认为汉语族包含官话、湘语、赣语
  • 戴尼提戴尼提(Dianetics)是一套精神、心灵和身体之间关系的理论,由美国哲学家暨科幻小说作家L·罗恩·贺伯特所研究发展出。是山达基理论基石。希腊语 dia 的含义是穿越,nous 的含义是
  • 费拉芦荟费拉芦荟(学名:Aloe vera)是芦荟属下的一种多肉植物。又名翠叶芦荟、洋芦荟、吉拉索芦荟、库拉索芦荟或美国芦荟,芦荟属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及亚热带,包含高海拔、海岸、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