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船坞登陆舰
✍ dations ◷ 2025-08-10 18:17:33 #船坞登陆舰
船坞登陆舰(英语: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是一种两栖战舰,船身中设有巨大的坞舱,主要用来装载登陆艇和两栖车辆,一般也可以搭载少量直升机,在两栖作战中,依靠这些搭载的载具向陆地输送人员和装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更早期的登陆作战中,部队运送主要依靠传统的运输船,在逼近海岸时步兵换乘吃水浅的登陆艇靠岸,这个换乘的过程耗时久且缺少防御,在火力投射能力改善的近代战争中相当危险。同时,机械化部队的诞生也让两栖作战有更多大型装备需要自船上投射上岸,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设计出可以装载大量物资的船坞登陆舰。船坞登陆舰顾名思义,在船体设计时增加了许多可调整配重的水柜、以及大面积的坞舱,坞舱可容纳自通用登陆艇到登陆载具等尺寸的两栖工具与物资,船尾则有可直接驶进驶出(Roll on/off)的闸门供载具进出。到目标海域时,船坞登陆舰可运用舰体内的水柜调整坞舱内浸水深度为两栖载具提供最适合的机动条件;只要闸门打开后经装载有士兵和装备的登陆艇可以直接驶出,大大加快了登陆的进程。船坞登陆舰的主要作战力量是坞舱内的登陆部队,即通过水上进行人员装备的输送,登陆主要依靠登陆艇、两栖坦克等,船上只配备有少数直升机。而两栖突击舰常使用直通式甲板,明显强化了空中的登陆力量,可搭载较多的直升机和垂直起降飞机,可以从空中投送大批部队,坞舱主要是用来支援运送较重型的车辆。不过,若船坞登陆舰的飞行甲板面积充足,可搭载足够空中部队的话,即便未采用直通式甲板亦可被归类为两栖突击舰。大型的船坞登陆舰与两栖突击舰定义上模糊,比较简单的分法是两栖突击舰强调其空中作战能力;而船坞登陆舰强调其海上作战能力。重型登陆舰(Landing Ship, Heavy)是澳洲皇家海军曾使用的一种类似的分类,用于提供重型载具的载运能力,舰种英文缩写为LSH。澳大利亚海军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提供超过现有的澳军舰艇的重型载具的装载能力。同时要求该舰型能提供综合化的装载能力,以运载武装部队,及重型车辆直接冲滩。为此,需要该舰种能同时从舰艏和舰艉进行装载。该舰种具备在坦克甲板上装载18辆M1艾布兰主力战车,车辆甲板则可以装载40辆装甲输送车,并且可以挂载两艘LCM-8(英语:LCM-8)机械化登陆艇。上层建筑能容纳两艘人员登陆艇。此外,还具备直升机操作能力,能容纳两架SH-3海王直升机。该舰种包括由圆桌级后勤登陆舰(英语:Round Table-class landing ship logistics)改装而来的托布鲁克号重型登陆舰。
相关
- 多萝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多萝西·玛丽·霍奇金,OM,FRS(英语:Dorothy Mary Hodgkin,1910年5月12日-1994年7月29日)本姓克劳福特(Crowfoot),英国女性生物化学家,促进了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她生于开罗,1964年获诺
- 核碎裂核破裂(核碎裂,英语:Karyorrhexis)是垂死细胞的核的破坏性碎片化,染色质不规则地散布在细胞质内。经常在固缩之后发生,核破裂之后会发生核溶解,都可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坏死的结果
- 第一次接触第一次接触(First Contact)在科幻作品中是指人类和外星生物初次接触,或是遇到其他有高智能种族的情况。题材时常运用在人类学的第一次接触的情况,例如仇外、超验主义和自然语言
- 约翰·弥尔顿约翰·弥尔顿(英语:John Milton,1608年12月9日-1674年11月8日),英国诗人,思想家。英格兰共和国时期曾出任公务员。因其史诗《失乐园》和反对书报审查制的《论出版自由》而闻名于后
- 没有军队的国家没有军队的国家,是指没有武装部队的国家(主权国家),不包括境外领土,上述地方的国防由其他国家负责或以特定方式取代军事。此处的“武装部队”是指任何由政府主导的防御组织,用以推
- 相干在物理学里,相干性(coherence)指的是,为了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波所需具备的性质。更广义地说,相干性描述波与自己、波与其它波之间对于某种内秉物理量的相关性质。当两个波彼此相
- 群山港群山市(朝鲜语:군산시/羣山市 Gunsan si */?),是大韩民国全罗北道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锦江南岸,与忠清南道相望,西临黄海。面积675.38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263,845人。下分1邑、10
- 刘之冰刘之冰(1963年3月30日-),黑龙江萝北,中国大陆男演员,刘之冰生于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凤翔镇,1979年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校,1982年2月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2008年3月通过特
- 女性主义历史女性主义历史可以远远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是真正引发女性主义运动的论述则大约在18世纪的后期才出现。最早期的女性主义者致力于所谓的“女人问题”,他们批判女人受到限制的角色
-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966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是指1965年12月30日至1966年1月1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持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及高等院校等军以上单位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