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链

✍ dations ◷ 2025-11-19 10:37:52 #呼吸链
电子传递链又称呼吸链,是氧化磷酸化的一部分,位于原核生物细胞膜或者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上,叶绿体在类囊体膜上所进行的进行光合磷酸化过程,高能电子在膜上一系列蛋白传送的过程,借由膜蛋白的氧化与还原将其能量逐渐释放出来,造成膜外与膜内质子浓度的差异(proton-gradient),而这些质子(H+离子)再由高浓度往低浓度运送,伴随着电子转移穿膜,其中产生的电化学质子浓度的差异驱动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电子在电子传递链中的最终受体是氧分子。电子传递链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从阳光在光合作用中,或者如在糖类,细胞呼吸氧化的情况下获取能量。在真核生物中,一个重要的电子传递链在线粒体内膜发现,通过使用ATP合成酶作氧化磷酸化反应。还发现在有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在细菌中电子传输链位于其细胞膜上。在叶绿体中,光驱动水转化为氧,并借由传递H+离子跨越叶绿体膜转化NADP+成NADPH。在线粒体中,则是将氧转化成水,NADH至NAD+和琥珀酸盐至富马酸盐建立质子梯度。包括了四个膜蛋白复合物和脂溶性电子载体,用于将还原电势转化为跨膜的质子梯度。电子传递链本质是一个氢氧化合为水的放热反应。其实它是由辅酶NADH+H+和FMNH2和FADH2提供氢原子,在粒线体内膜上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由ATP合成酶(有时被称为“复合物Ⅴ”)将ADP和磷酸转化成细胞能量货币ATP的反应过程。这些辅酶(氢载体)来自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分解和糖酵解。即NADH脱氢酶,或称NADH-辅酶Q还原酶,以黄素单核苷酸和铁硫簇为辅酶,用NADH将辅酶Q还原为QH2,同时泵出质子。即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是个跨膜蛋白复合物,是三羧酸循环的一部分,用琥珀酸以共价结合的FAD为辅酶将辅酶Q还原为QH2,不泵出质子。即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是重要的电子载体,在复合物Ⅲ和Ⅳ之间传递电子。即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IV是电子传递链的终点,氧气在此被还原生成水。(如连结失效请用)呼吸链组成网络图书馆

相关

  • 水生栖热菌水生栖热菌(Thermus aquaticus)是一种嗜热细菌,其DNA聚合酶——Taq酶被全世界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广泛应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亦称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是一系列由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大脑梗塞,其中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性痴呆。其梗塞过程往
  • 负链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妇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
  • 伯多禄·隆巴迪彼得伦巴都(英语:Peter Lombard,1100年-1160年),又称为伦巴第人彼得,著名中古时期神学家,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活跃于巴黎大学。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于1159年被任命为巴黎主教
  • 维利奇卡维利奇卡(Wieliczka)是位于波兰南部的城市。2006年,有人口19,128人。维利奇卡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属克拉科夫省。1999年后,改属小波兰省。维利奇卡盐矿就位于这里,是世界历史最
  • 斯提里科弗拉维斯·斯提里科(Flavius Stilicho,约359-408年)也译作斯蒂里格、斯底里哥,是拥有半蛮族的血统的高级将领,贵族和西罗马帝国执政官。斯提里科出生在日耳曼地区,是一位汪达尔父亲
  • 肉瘤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短舌匹菊Feverfew短舌匹菊(学名:Tanacetum parthenium)是菊科菊蒿属的植物。原生长于欧亚大陆,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土耳其及高加索,已由人工引种栽培在中国、北美洲、智利等地。
  • 论产生和毁灭《论产生和毁灭》(古希腊语:Περὶ γενέσεως καὶ φθορᾶς,拉丁语:De Generatione et Corruptione)也叫《论生灭》(英语:On Coming to Be and Passing Away),是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