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库珀

✍ dations ◷ 2025-11-24 04:46:34 #山达基,山达基教评论家,波兰裔美国人,美国记者,美国作家,波兰犹太人,1944年出生,哈佛大学校友

莫兰·库珀(Paulette Cooper),出生在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时期建立最主要的集中营和灭绝营。她的父母在这里受害,莫兰是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战后被送至比利时孤儿院,六岁被美国库珀家庭收养。

1969年,身为自由撰稿记者和作家的莫兰,为英国《女王杂志》写了一篇批评山达基的文章,被山达基起诉。莫兰把资料扩展成一本书,强烈批评山达基,名为《山达基丑闻》,于1971年出版。多年来,山达基起诉莫兰19次,她的反诉有3宗。

1972年,教会展开“炸药行动”(Operation Dynamite),一个女子以慈善筹款做掩饰,从莫兰的寓所偷走了一批文具。几天后,纽约山达基教会收到匿名信,以炸弹威胁。次年五月,莫兰被起诉,因为匿名信写在她的文具上,并有她的指纹。指控在1975年切消。

1973年, 山达基教会的“监护人办公室”启动“白雪行动”,开始大规模渗透世界各国政府,主要目标是美国,以删除和纠正“错误”的山达基档案,以及那些连接到罗恩·贺伯特的犯罪活动。

1976年,“监护人办公室”启动“吓坏行动” ,目的是使莫兰被关押在精神病院或监狱,或至少严重打击她,让她无法攻击山达基教会。

1977年,联邦调查局特击搜查山达基在洛杉矶和华盛顿特区的办事处,发现大量文件,证明教会犯了中伤、爆窃、盗窃的犯罪行动,包括“吓坏行动”的细节。

1978年,11个山达基高级成员被起诉,其中有玛丽·苏·贺伯特(山达基的创始人L·罗恩·贺伯特的第三任妻子)。所有被告被判处徒刑,长达六年,玛丽苏被判处五年。所有上诉被拒绝。

1985年,莫兰停止对山达基采取法律行动,接受40万美元作庭外和解。

相关

  • 电解槽电解池(英语:electrolytic cell)是用于电解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某些平常情况下无法自发的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电解池一般由电解液和两个电极组成,电解液可以是盐类的
  • 淡水镇淡水区,旧称沪尾 (闽南语:Hóo-bué/Hōo-bé),位于中华民国新北市西北沿海以及淡水河的出海口北侧,北邻三芝区,南邻台北市北投区,西滨台湾海峡,西南与八里区间以淡水河为界。而在
  • 张景岳张介宾(1563年-1642年),字景岳,又字会卿,别号通一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医学大家。张介宾祖籍四川绵竹。明朝初年,张家因军功而世袭绍兴卫指挥使,“食禄千户” ,故移居会稽城东
  • 倍他米隆倍他米隆 (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也称为“ -苯甲酰基-β-丙氨酸”或“贝它米龙”,是一种常与抗生素帕尼培南以1:1的比例合用的化合物。倍他米隆能竞争性抑制帕尼培南
  • 刘玉兰刘玉兰(Lauw Giok Lan;1883年-1953年)是一名闽南裔印尼华人记者、作家。他是《新报》的创始人之一。1883年,刘玉兰出生于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他在一所福建话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也
  • 拆白党拆白党(上海话拼音:cakbhakdang,发音:'"`UNIQ--templatestyles-00000002-QINU`"')是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上海俚语,泛指上海地区一群纠党并以色相行骗,白饮白食骗财骗色的青少年,多属
  • 邓渼邓渼(1569年-1628年),字远游,号壶丘,江西建昌府新城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御史邓澄之弟。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浙江浦江县知县,调秀水县,由内黄知县擢河南道御史,巡按云南
  • 辜延泰辜延泰(?-17世纪),四川成都府仁寿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辜延泰是崇祯六年(1633年)的举人,获授保昌知县,永历年间以广西道监察御史巡按桂林、柳州。桂林危急,他和侍郎总督朱盛浓、布
  • 图布升吉尔格勒图布升吉尔格勒(1888-1949年)字福亭,蒙古族,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和硕亲王。特古斯阿勒坦呼雅格图多罗郡王之长子。1904年(光绪三十年),娶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伟莫
  • 农安街事件农安街事件是一起发生在2004年1月的台湾同志人权事件。当时台北市警方在辖区内查缉性爱派对,于中山区农安街查获并带回92名参与派对的男同志。LGBT族群及性学研究者认为查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