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兰

✍ dations ◷ 2025-11-19 21:30:08 #1883年出生,1953年逝世,印度尼西亚华人,闽南裔印度尼西亚人,印尼记者,印度尼西亚剧作家,印度尼西亚翻译家,刘姓

刘玉兰(Lauw Giok Lan;1883年-1953年)是一名闽南裔印尼华人记者、作家。他是《新报》的创始人之一。

1883年,刘玉兰出生于荷属东印度巴达维亚。他在一所福建话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也学习荷兰语。1890年,刘父过世,由以裁缝维生的母亲扶养。16岁时,他投入工作,起先在裹踱刻由Khouw Lam Tjiang经营的商店里工作,随后在印刷工厂工作。由于印刷厂曾印刷日报《Bintang Betawi》与月报《Java Bode》等,促使刘玉兰随后进入新闻业工作。

1900年代初期,刘开始在《Sinar Betawi》工作;至1907年时,他与赵雨水、张振文等人在《Perniagaan》担任编辑。1910年10月1日,刘与Joe Sin Gie共同成立周报《新报》(Sin Po);1912年2月释股,刘成为五位股东之一。纪录中,刘是JR Razoux Kohr底下的一名助理编辑。

刘曾于1913年创办另一周报《Penghiboer》,但历时不长。10年后他成为《新报》的总编辑,但不久后却售出所有股份,迁居万隆。迁居至万隆后,他曾在月刊《Lay Po》(后来的《Sin Bin》)工作。1925年回到巴达维亚,至1928年时已是由Hauw Tek Kong经营的《竞报》的常任作者。在《竞报》工作期间,曾帮忙梁友兰找到第一份工作,成为《新报》的编辑。

除身为一名记者,刘亦参与东印度的新文学创作。在李金福于1912年过世后,刘接续完成其翻译工作。1913年,


相关

  • 毛毛虫毛虫也叫毛毛虫,是鳞翅目昆虫(蝴蝶或蛾)的幼虫。虽然它们称为“毛虫”,但不是每个种的毛虫都有毛。有些表面光滑,也有些长有肉角,还有些长有臭角。毛虫有三对前足,腹部和尾部大多有
  • 浮华世界《名利场》(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是英国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讽刺小说,于1847年出版,并曾多次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生性狡诈虚荣的女主人翁利蓓加·夏
  • 散文家散文家是一种常见的作家形式,因为散文是一种比较随性、短篇的文章。常为杂志和报章所采用。知名的散文家有:等等。
  • 缪塞阿尔弗雷德·德·缪塞(法语:Alfred de Musset,全名:Alfred Louis Charles de Musset-Pathay,1810年12月11日-1857年5月2日)是法国贵族、剧作家、诗人、小说作家。阿尔弗雷德·德·
  • 鹤形目鹤形目(学名:Gruiform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中的一个目。
  • 独立本表列出了当前正在活动的为寻求民族自决、独立建国或自主自治的独立运动。
  • 安尼斯敦安尼斯敦(英语:Anniston)是美国阿拉巴马州卡尔霍恩县的一座城市。在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镇总人口为24276人。该市同时也是卡尔霍恩县的县治。安尼斯敦位于33°39′46″N 85
  • 永嘉学派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是南宋时期重要的一个儒家学派,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呈鼎足相抗之势。因成型及发展于永嘉(今温州)地区,代表人物又多为永
  • 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乔瓦尼·皮科,米兰多拉领主及康科迪亚伯爵 (Giovanni Pico dei conti della Mirandola e della Concordia,1463年2月24日-1494年11月17日),通称乔瓦尼·皮科·德拉·米兰多拉, 意大
  • 杰勒托克桑事件 苏联杰勒托克桑事件(哈萨克语:Желтоқсан)即十二月事件,是发生在1986年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的一次学生运动。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令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