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蜥目

✍ dations ◷ 2025-10-21 11:04:50 #石炭蜥目,弃用生物分类,1934年描述的分类群

石炭蜥目(学名:Anthracosauria),是指一类已灭绝,像爬行动物及两栖动物的四足超纲,生存于石炭纪至二叠纪初期。不过其确切的分野则视乎不同的定义而决定。

石炭蜥目最初于1934年由Gunnar Säve-Söderbergh所定,是一类生存于石炭纪至下二叠纪的大型水中两栖动物。但根据Alfred Sherwood Romer的定义,石炭蜥目则包括所有非羊膜动物、像爬行动物及两栖类的迷齿螈,原有的定义则较像他的开

始椎类。内德·科尔伯特(Edwin H. Colbert)则缘用这个定义,但后来于1970年则有学者重新使用Säve-Söderbergh的定义。

随着支序分类学的出现,这个分类亦有所变更。最初石炭蜥目只是指最像爬行动物的四足超纲(钝头龙亚目及Solenodonsauridae)及羊膜动物。但后来石炭蜥目,与蜥螈形类及钝头龙亚目,成为了爬行形类下的侧系群。

石炭蜥目的名字源自希腊文,意思是“煤蜥蜴”,因为它们大部分的化石都是在煤系地层发现的。

Bystrowiana permiraChroniosuchus paradoxusGephyrostegus bohemicusSeymouria baylorensisSolenodonsaurus janenschi

相关

  •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英语: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电镜或电显)是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表面的显微镜。高速的电子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波粒二象性),而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其使用的波
  • 透翅目透翅目(Diaphanopterodea或Paramegasecoptera)是古生代中等至大型已灭绝的一目昆虫,包括一些早期的飞行昆虫。它们是古网翅总目下的一类专化昆虫,翅膀像新翅下纲般演化出可以折
  • 显性遗传在基因学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交食周期食的周期是相同的食一再循环发生的时间间隔。食有各种不同的种类,而相同现象的食会再度发生。重复相同食的系列就称为食的系列。当地球和月球与太阳并列时就可能发生食,这时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现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和两位副司长兼任。钱其琛在其著作《外交十记》中记载,他以外交部首位发言人的身份,在1982年3月26日举行了外
  • 龙口港龙口港是位于山东省龙口市莱州湾岸的一座人工深水港。1914年由北洋政府始建,第一座混凝土码头建于1918-1919年,为中国港口工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港口吞吐量在21世纪初增长迅
  • 台湾原住民文学台湾原住民文学或台湾原住民族文学的定义不一,最主要的界定方式,通常是将具有台湾原住民血统的作家的作品,归入这个分类中。但也有研究者就题材、语言、工具等方向提出不同的定
  • 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略安东尼奥·卡诺瓦斯·德尔卡斯蒂略(西班牙语:Antonio Cánovas del Castillo) (1828年2月8日-1897年8月8日) 西班牙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六次担任西班牙首相(1874-1875,1875-1879,1879-
  • 梅尔吉奥尔·约瑟夫·马丁·克尼塞尔梅尔吉奥尔·约瑟夫·马丁·克尼塞尔(Melchior Josef Martin Knüsel,1813年11月16日-1889年1月15日)是一位瑞士政治家,来自瑞士中部的卢塞恩州。瑞士联邦委员会委员(1855年-1875年
  • 温应采温应采(?-1647年),南明政治人物。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四月初一,永历帝任命温应采为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总督江西恢剿,屯驻在黄沙苦竹峒。十月癸未,清军攻克宁都县苦竹峒,温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