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子显微镜
✍ dations ◷ 2025-05-14 20:39:47 #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英语: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电镜或电显)是使用电子来展示物件的内部或表面的显微镜。高速的电子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短(波粒二象性),而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其使用的波长的限制,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约0.2纳米)远高于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约200纳米)。电子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改变物镜的透镜系统人们可以直接放大物镜的焦点的像。由此人们可以获得电子衍射像。使用这个像可以分析样本的晶体结构。在能量过滤穿透式电子显微镜(Energy Filter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EFTEM)中人们测量电子通过样本时的速度改变。由此可以推测出样本的化学组成,比如化学元素在样本内的分布。假如观察的是透过样本的扫描电子的话,那么这种显微镜被称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STEM)。冷冻电镜,就是用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Cryo-SEM)可实现直接观察液体、半液体及对电子束敏感的样品,如生物、高分子材料等。样品经过超低温冷冻、断裂、镀膜制样(喷金/喷碳)等处理后,通过冷冻传输系统放入电镜内的冷台(温度可至-185℃)即可进行观察。其中,快速冷冻技术可使水在低温状态下呈玻璃态,减少冰晶的产生,从而不影响样品本身结构,冷冻传输系统保证在低温状态下对样品进行电镜观察。在使用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样品前样品必须被预先处理。随不同研究要求的需要科学家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使用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前样本要被切成非常薄的薄片(约0.1毫米),然后使用电解擦亮继续使得金属变薄,最后在样本中心往往形成一个洞,电子可以在这个洞附近穿过那里非常薄的金属。无法使用电解擦亮的金属或不导电或导电性能不好的物质如硅等一般首先被用机械方式磨薄后使用离子打击的方法继续加工。为防止不导电的样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积累静电它们的表面必须覆盖一层导电层。在电子显微镜中样本必须在真空中观察,因此无法观察活样本。在处理样本时可能会产生样本本来没有的结构,这加剧了此后分析图像的难度。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只能观察非常薄的样本,而有可能物质表面的结构与物质内部的结构不同。此外电子束可能通过碰撞和加热破坏样本。还有,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样本都是没有颜色的。现在的最新技术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湿的样本和不涂导电层的样本(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SEM)。假如事先对样本的情况比较清晰的话则可以基本上进行不破坏的观察。此外电子显微镜购买和维护的价格都比光学显微镜高出许多。1926年汉斯·布什研制了第一个磁力电子透镜。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展示这台显微镜时使用的还不是透视的样本,而是一个金属格。1986年鲁斯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商业电子显微镜。1934年锇酸被提议用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1937年第一台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推出。一开始研制电子显微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中无法分辨的病原体如病毒等。1949年可投射的金属薄片出现后材料学对电子显微镜的兴趣大增。196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越来越高来透视越来越厚的物质。这个时期电子显微镜达到了可以分辨原子的能力。19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湿样本。1990年代中电脑越来越多地用来分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同时使用电脑也可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透镜系统,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越来越简单。
相关
- 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实质组织最末一级(24级)分支,外呼吸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成人肺中肺泡数目约为3亿。其大小约为0.2 mm。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于肺泡囊。肺泡的组成:肺泡与肺部毛细血管
- 自体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主要死因之一下表所示为2002年全年对世界范围内的人类死亡及致死原因的统计,由上而下,按各致死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中所占比例排列。如该表所计,该年份世界死亡人口总数约为57,0
- 肺结核结核病(Tuberculosis,又称TB)为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结核通常造成肺部感染,也会感染身体的其他部分。大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此型态感染称为潜伏结核感染(英语:Latent tuberculo
-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或多重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独特菌株,
- 蛔虫蛔虫(学名:Ascaris lumbricoides)中文全名为似蚓蛔线虫,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也作“蚘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最长可达35 cm。蛔虫会导蛔虫病,属于被轻忽的热带疾病(英语:neglected
- 白血球白血球,又称为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细胞之一。除白细胞外,人体血液中还含有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帮助身体抵抗传染病以及外来的东西。白细胞可以
- 流感快速诊断测试流感快速诊断测试(rapid influenza diagnostic test,简称RIDT)是一个针对流行性感冒的快速诊断测试,是侦测流行性感冒病毒核蛋白抗原。一般用的流感快筛可以在三十分钟以内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