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摩擦激起的热源

✍ dations ◷ 2025-11-20 13:48:51 #物理学史,热力学,1790年代科学

《论摩擦激起的热源》(英语:An Experimental Enquiry Concerning the Source of the Heat which is Excited by Friction,也称为伦福德的炮筒镗孔摩擦生热实验)(1798),是由伦福德最早发表在《自然科学会报》 上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向当时的热质理论抛出了一个重大难题,并引发了19世纪的热力学革命。

热质说是一种曾用来解释热的物理现象的理论。此理论认为热是一种称为“热质”(caloric)的流体物质,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

伦福德是热质说的反对者,他在当时经过研究后认为,所有的气体和液体都是绝对不导热的。由于他的观点过于超前,不被当时的科学界认可,并遭到约翰·道尔顿和约翰·莱斯利等人的批评。

由于伦福德受天主教的目的论论证影响很深,他可能希望授予水某种特殊的导热权。

尽管伦福德试图将热量与运动建立联系,不过没有证据表明他研究过分子运动论或是活力理论。

在这篇论文中,伦福德承认他曾认为热是运动过程的一部分。这与弗兰西斯·培根、罗伯特·波义耳、罗伯特·胡克、约翰·洛克和亨利·卡文迪什过去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

伦福德观察了慕尼黑兵工厂加农炮镗孔(英语:Boring (manufacturing))过程中摩擦生热的一些过程后进行了这个实验。他将一个加农炮筒浸入水中,并准备了一种特别钝的镗钻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断的用钻机摩擦炮筒,钻出大量高热量的碎屑,并发现大概两个半小时后水沸腾了。但问题在于,通过比较炮筒的比热容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中炮筒并没有损失能将水加热水平质量的物质来加热水,这与热质说的结论不符。

伦福德认为,看似无限的热量生成与热质理论不吻合。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进行的操作只是运动和摩擦,因此他认为热不可能是物质而有可能是运动。

伦福德甚至粗略估计出产生1开尔文的热需要5.5焦耳的机械能,但他并未尝试进一步量化所产生的热量或测量热量的机械当量。

大多数当时的科学家认为热质说的确存在不完善之处,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来适应该实验的结果,这一派科学家包括威廉·亨利和托马斯·汤普森(英语:Thomas Thomson (chemist))。此外,汤普森、永斯·贝采利乌斯和安东尼·塞瑟(英语:Antoine César Becquerel)发现了电似乎也能由摩擦“无限产生”。在当时没有一个科学家愿意承认电不是一种流体。

最终,伦福德声称的“无限生成”的热量被认为是该研究的鲁莽外推。查尔斯·海尔戴特(英语:Charles Haldat)批评,伦福德的实验可重复性(英语:reproducibility)十分差,整个实验看起来有一些偏见。

然而,伦福德的实验给了焦耳灵感,1840年代焦耳再次精确的做了一次本实验,这次他用上了测定热量的仪器,最终在热质说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子运动论这门科学。

相关

  • 干支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古代中国用以记录年、月、日、时。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
  • 詹姆斯·麦克斯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FRS FRSE(英语:James Clerk Maxwell,1831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苏格兰数学物理学家。其最大功绩是提出了将电、磁、光统归为电磁场中现象的麦克斯韦
  • M61火神式机炮M61火神式机炮(M61 Vulcan,中文通常简称成M61机炮、火神炮)是一种由美军开发的六管连发机关炮,经常被装载在战斗机、直升机上作为高射速近距离火炮系统。通用代号GAU-4(GAU是“航
  • 陈一松陈一松(?-?),字宗岩,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广东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二百八十一名,登第三甲第二名进士。选庶吉士,历应天府尹,官至
  • 李崧 (清朝)李崧,中国清代诗人、画家,表字静山,号芥轩、嫩仙,江苏省澄江县(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李崧生卒年未详。李氏为望族,以家资雄于乡里,李崧不愿流俗,于是以富家子而独贫。康熙时寓居无锡,一
  • 舒梅克撞击坑舒梅克撞击坑 (Shoemaker crater,原名爱尔兰人陨石坑,Teague Ring)是在西澳洲维鲁纳北北东方约100公里处,干燥荒地上一个受到严重侵蚀的撞击坑。这个陨石坑改名是为了纪念行星科
  • 沃邦庄园沃邦庄园(Villa Vauban)是一座位于卢森堡卢森堡市的美术馆,现在得到了翻新和扩建。沃邦庄园展示18和19世纪的绘画美术品,展品来自私人收藏。坐标:49°36′47″N 06°07′21″E /
  • 光电耦合元件光电耦合元件是以光(含可见光、红外线等)作为媒介来传输电信号的一组装置,其功能是平时让输入电路及输出电路之间隔离,在需要时可以使电信号通过隔离层的传送方式。光电耦合元件
  • 宓道生宓道生,(James Joseph Meadows,1835年9月1日-1914年12月12日),基督教中国内地会传教士,1862年1月8日,他和妻子Martha乘坐挑战者号(Challenger)快速帆船启程,同年5月24日到达上海。他们
  • 李琦李琦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