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摩擦激起的热源

✍ dations ◷ 2025-11-23 13:53:15 #物理学史,热力学,1790年代科学

《论摩擦激起的热源》(英语:An Experimental Enquiry Concerning the Source of the Heat which is Excited by Friction,也称为伦福德的炮筒镗孔摩擦生热实验)(1798),是由伦福德最早发表在《自然科学会报》 上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向当时的热质理论抛出了一个重大难题,并引发了19世纪的热力学革命。

热质说是一种曾用来解释热的物理现象的理论。此理论认为热是一种称为“热质”(caloric)的流体物质,热质会由温度高的物体流到温度低的物体,也可以穿过固体或液体的孔隙中。

伦福德是热质说的反对者,他在当时经过研究后认为,所有的气体和液体都是绝对不导热的。由于他的观点过于超前,不被当时的科学界认可,并遭到约翰·道尔顿和约翰·莱斯利等人的批评。

由于伦福德受天主教的目的论论证影响很深,他可能希望授予水某种特殊的导热权。

尽管伦福德试图将热量与运动建立联系,不过没有证据表明他研究过分子运动论或是活力理论。

在这篇论文中,伦福德承认他曾认为热是运动过程的一部分。这与弗兰西斯·培根、罗伯特·波义耳、罗伯特·胡克、约翰·洛克和亨利·卡文迪什过去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

伦福德观察了慕尼黑兵工厂加农炮镗孔(英语:Boring (manufacturing))过程中摩擦生热的一些过程后进行了这个实验。他将一个加农炮筒浸入水中,并准备了一种特别钝的镗钻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断的用钻机摩擦炮筒,钻出大量高热量的碎屑,并发现大概两个半小时后水沸腾了。但问题在于,通过比较炮筒的比热容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中炮筒并没有损失能将水加热水平质量的物质来加热水,这与热质说的结论不符。

伦福德认为,看似无限的热量生成与热质理论不吻合。他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进行的操作只是运动和摩擦,因此他认为热不可能是物质而有可能是运动。

伦福德甚至粗略估计出产生1开尔文的热需要5.5焦耳的机械能,但他并未尝试进一步量化所产生的热量或测量热量的机械当量。

大多数当时的科学家认为热质说的确存在不完善之处,可以通过进一步完善该理论来适应该实验的结果,这一派科学家包括威廉·亨利和托马斯·汤普森(英语:Thomas Thomson (chemist))。此外,汤普森、永斯·贝采利乌斯和安东尼·塞瑟(英语:Antoine César Becquerel)发现了电似乎也能由摩擦“无限产生”。在当时没有一个科学家愿意承认电不是一种流体。

最终,伦福德声称的“无限生成”的热量被认为是该研究的鲁莽外推。查尔斯·海尔戴特(英语:Charles Haldat)批评,伦福德的实验可重复性(英语:reproducibility)十分差,整个实验看起来有一些偏见。

然而,伦福德的实验给了焦耳灵感,1840年代焦耳再次精确的做了一次本实验,这次他用上了测定热量的仪器,最终在热质说的基础上建立了分子运动论这门科学。

相关

  • 相态列表相态列表是关于各种常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和不常见的相态(物质在一定温度压强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的列表,列表是根据能量密度由低到高排列。相态是指物质出现不同的相,也
  • 互斥前提互斥前提谬误(fallacy of exclusive premises)是一种形式谬误,是因三段论中的前提皆为否定,彼此无法产生关联,导致论证无效。例句:推理规则:例句分析结果:有效性检验:其他检验:哺乳类
  • 王丙乾王丙乾(1925年6月-),河北蠡县人。曾担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兼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部长。王丙乾1925年生于河南,1939年8月参加工作。1940年加入
  • 公视2台公视台语台是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的电视频道之一,前身为2004年7月1日开播的“Dimo TV”、以及2012年10月1日更名的“公视2台”,2019年7月1日改为现名,成为台湾第一个以全台
  • 马丁·赛里格曼马丁·赛里格曼(英语:Martin E. P. Seligman,1942年8月12日-) 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和作家,被称为现代正向心理学运动之父。他的习得性失助理论(或称习得无助论、习得无助、习得
  • 保泰陵保泰陵中国北宋宋真宗章怀皇后陵墓。位于永昌陵西北滹沱村东北约300米处。陵台呈方形,高3.8米。底部南北长11米,东西宽9米,现存石刻11件。为宋代惟一有陵名的祔葬陵墓。(宋制:祔
  • 莱明·卡莱姆罗莱明·卡莱姆罗(波斯语:رامین کریملو‎、英语:Ramin Karimloo,1978年9月19日-),伊朗裔加拿大籍的演员及歌手,曾担任英国西区剧院最长寿的两部音乐剧的主角:《歌剧魅影》中
  • 叶理绥叶理绥(Serge Elisseeff,1889年-1975年),日文名英利世夫,法国籍俄国人,汉学家,美国哈佛燕京学社首任社长。1889年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世家。早年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学习日语和汉语。190
  • 和平号 (潜水艇)和平号(俄语:“Мир”,是世界或和平的意思)是一种具有自行移动能力的深海潜艇 。该计划最初是由苏联科学院(现在的俄罗斯科学院)以及设计院所发起,向芬兰订购了两辆。和平1号 与
  • 忍者理论Ninja Theory(有译为忍者理论)是一家位于英国剑桥的动作游戏开发工作室,最初在2000年3月建立时名为Just Add Monsters,公司后来由前Argonaut Games(英语:Argonaut Games) CEO Jez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