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层定理

✍ dations ◷ 2025-11-02 05:16:33 #万有引力,理论物理,数学物理

壳层定理(Shell Theorem)是古典重力学上的理论,其可简化重力于对称球体内部和外部的贡献,并且在天文学上有特别的应用。壳层定理最先由牛顿在所推演出来,其阐明了

由壳层定理的结果亦可得知,在一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重力由表面至中心线性递减至零。因为球壳不会对内部物体有重力之贡献,而剩余之质量(不包括球壳)是与3成正比,而重力是正比于/2,因此重力与3/2 = 成正比。在星体运动的分析中,壳层定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隐含地表示可将星体视为一个质点来计算。除了重力之外,壳层定理亦可描述均匀带电球体所贡献的电场,或者是其他平方反比定律的物理现象。

一个均匀实心的球体可视为由无限多个极薄的球壳所组成,而每个球壳均视为一个质点,所以先考虑以下灰色环状区域:

其中是微分角度,非弧长。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环状区域对质点的重力贡献为

力的方向指向球心。将所有的积分,即为质点之所受重力

接着,将表成与相关的函数。总球壳面积为

而灰色环状区域的面积为

所以灰色环状区域的质量可表为

因此

由余弦定理可知

由0积分至,由0增加到最大值再递减至0,由变化至。积分计算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对前述之余弦定理给出的关系式第二式做隐微分计算可得

因此可变数变换为

所以

即薄球壳贡献之重力如同将所有质量集中于球心。接着,将每一个薄球壳累加起来,即是实心球体对外部物体的重力贡献

在距球心到 + 的球壳质量可写为

因此

即实心球对外部物体的重力贡献如同将所有质量集中于球心。

球内重力情形可直接由球外重力改变之积分上下界推得,即自积分至,各参数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所以薄球壳对内部物体的重力贡献为

即球内物体不受外球壳(无论厚薄)的重力影响。

注意,这边的计算系积分质点外的球壳(即 > ),当 < ,即回到球体之外的重力情况。若质点在实心球内,只有半径小于的那部分球体质量对质点有净力作用,半径大于的那部分球壳对产生的重力场为0。小于 那部分球体的质量为

距离球心处的重力场为

质点受到这个实心球体产生的重力为

是一个常数, k = G M m R 3 {\displaystyle k={\frac {GMm}{R^{3}}}} 才会等于0。同样地,在球壳外的重力为

相关

  • 蛋白酪氨酸结构 / ECOD酪氨酸激酶(英语:tyrosine kinase)是在细胞中催化磷酸基团从ATP中转移到蛋白质的酪氨酸残基上的酶,起到调控细胞中信号通路的“开”与“关”。酪氨酸激酶是蛋白激酶
  • 50味觉感受器,类型2,成员50,TAS2R50 是一个人类基因组中TAS2R50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苦味味觉感受器的一员。
  • 神龙翼龙科详见内文神龙翼龙科(Azhdarchidae)是翼龙目神龙翼龙超科的一科,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晚期。2010年在白垩纪早期(约1亿4000万年前的贝里亚阶)地层,发现一个翼龙类的脊椎骨,可能属于神龙
  • 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2,3-二氧杂双环庚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8O2。2,3-二氧杂双环庚烷可由双(三正丁基锡)过氧化物和顺-1,3-环戊烷二醇双(三氟甲磺酸酯)反应得到。2,3-二氧杂双环庚-5-烯
  • 台湾宗教团体爱护家庭大联盟台湾宗教团体爱护家庭大联盟(英语:Family Guardian Coalition),简称护家盟,是台湾基督教社会团体,其诉求是反对同性婚姻修民法与多元成家草案。护家盟成立于2013年9月7日,由十多个
  • 西区门户计划区柯文哲系列 柯P新政 柯P新政建设 柯文哲现象 争议 政党 歌曲 其它相关 林钦荣系列 林钦荣政策西区门户计划区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的大规模都市更新区域,总面积440公
  • 背线天蛾属背线天蛾属(学名:)是天蛾科的一属,本属天蛾成虫的头部及肩板两侧有白色鳞毛;前翅从顶角到后缘中部有6条以上的斜线;腹部背面有几条纵背线。1997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十
  • 蒂莫西·雅各布·延森蒂莫西·雅各布·延森(Timothy Jacob Jensen,1962年4月27日-),是一名工业设计师和设计战略专家。他曾经是位于丹麦Hejlskov的雅各布延森控股公司的主要持股人、CEO兼首席设计师,旗
  • 郑义溶郑义溶(朝鲜语:정의용/鄭義溶 、1946年4月14日-)大韩民国外交官,国家安全保室长。郑义溶1968年毕业于首尔国立大学,1971年加入外交部。他后来担任韩国驻以色列大使(1997-1998)、贸
  • 理性利己主义理性利己主义(Rational egoism)也称理性自私,指的是认为一种行为只有使个人利益最大化才称之为理性的原则,这一观点是利己主义的应然形式,与心理利己主义和伦理利己主义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