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瞬态发光事件
✍ dations ◷ 2025-10-20 02:58:09 #瞬态发光事件
中高层大气放电或中高层大气闪电指的是一系列发生在中高层大气的特殊放电现象。因为这种放电现象与对流层闪电较为不同,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瞬态发光事件(TLEs,Transient Luminous Events)。TLEs包括红色精灵,蓝色喷流,巨大喷流以及淘气精灵。早在20世纪20年代,苏格兰物理学家查尔斯·威耳逊就曾预言过,在雷雨云之上的高层大气中也会出现放电现象。但一直到1989年7月6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才取得直接的观察证据。几年后,这种现象被阿拉斯加大学的科学家命名为“精灵”,以避免其他名称对当时所知不多的这种现象可能产生的误解。术语“红色精灵”和“蓝色喷流”在1994年的航拍实验视频播放后才为公众所熟知。红色精灵(Red sprites),又名红闪或红电光闪灵,是一种发生在积雨云之上的大规模放电现象,其大小形态变化很大。这种现象是由云层与地面间的正闪电引起的。红色精灵通常呈红橙色,下部为卷须状,上部则有弧形枝状结构,有时其顶端还会出现淡红光晕。该现象通常成簇发生在离地面30~90公里的高空。红色精灵在1989年7月6日首次被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拍摄下来,其后在世界各地都观察到了这种现象。红色精灵被认为是很多高海拔飞行器无端故障的元凶。精灵一名来自莎士比亚剧作中出现的精灵(如《暴风雨》中的爱丽儿与《仲夏夜之梦》中的帕克)。蓝色喷流(Blue jets)通常呈细锥形,从积雨云的顶端一直延伸到离地面40~50公里的电离层。不像红色精灵,蓝色喷流并非直接由闪电引起(但它们似乎与雷暴中的强冰雹现象有关)。它们比红色精灵要亮。其蓝色可能是来自氮气分子的发射光谱。蓝色喷流在1989年10月21日由一艘经过澳大利亚上空的航天飞机初次观测到。至2007年为止,学界只有不到100张关于蓝色喷流的照片。这些照片绝大多数都是在1994年阿拉斯加大学对红色精灵的一次研究中拍摄的。蓝色启辉器(Blue starters)初次发现在一段研究雷暴的夜间飞行记录的影片中,它被描述成“一种与蓝色喷流紧密相关的上行发光现象。”它们要比一般的蓝色喷流更亮但却更短,长度通常不足20公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电机工程教授维克多·P·帕斯科(Victor P. Pasko)解释道:“蓝色启辉器似乎是未能成型的蓝色喷流。”巨大喷流(Gigantic jet),或名巨型喷流,是一类更为罕见的喷流现象。福尔摩沙卫星二号升空后截至2012年11月30日共观测到淘气精灵21837例,红色精灵1945例,蓝色喷流3799例,而巨大喷流仅有92例。2001年9月14日,帕斯科等人在阿雷西博天文台拍下了一个长达70公里的巨大喷流——比一般喷流的两倍还要长。该喷流发生在海洋上空一块积雨云的顶部,持续了不到一秒。喷流开始时像普通喷流般以50000米每秒的速度上行,其后突然分成两股并加速到约160000至250000米每秒,在到达电离层后消散。研究者当时仅将这一喷流称为“发生在雷暴云顶和低电离层之间的放电”。2002年7月22日,成功大学物理系教授苏汉宗等人在南中国海吕宋岛附近观察到了5个长度在60~70公里之间的喷流,并首次明确地将这类放电称为巨大喷流。这些喷流只持续了不到一秒,研究者将其形状比作大树与胡萝卜。2010年8月12日,中国科学家杨静、冯桂力等人在黄海附近雷暴上方观测到了一例巨大喷流,喷流的放电顶端距离地面约89公里。淘气精灵(ELVES)是一种直径可达500公里左右的暗淡平缓的闪光现象,通常只能持续一毫秒。它们通常发生在离积雨云100公里高的电离层中。它们的颜色一直成谜,现在一般相信是红色。极低频率辐射在1990年10月7日法属圭亚那的一次航天任务中首次被观测到。“淘气精灵”得名于其英文缩写ELVES(Emissions of Light and Very Low Frequency Perturbations from Electromagnetic Pulse Sources,电磁脉冲源造成的甚低频扰动与发光现象)。此名称阐述了发光的原理:电子碰撞导致的氮气分子激发(电子可能通过雷暴产生的电磁脉冲获能)。
相关
- 文京区文京区(日语:文京区/ぶんきょうく Bunkyō ku */?)是日本东京都的23个特别区之一,划分上属于23区西部,实际位于中央偏北的位置,现任区长是成泽广修。文京区的面积11.31平方千米,在
- 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英语:Radiobiology)或称放射线生物学(radiation biology)是一门跨领域学科,专门研究游离辐射与非游离辐射在生物学上的效应。
- 标准蛋白氨基酸列表标准氨基酸(英语:Standard amino acids)或称蛋白氨基酸(proteinogenic amino acids),是生物细胞中用来合成蛋白质的共20种氨基酸。本列表主要描述其名称、标示方法、结构与性质。
- C值谜C值谜(C-value enigma)更常见且较早出现的名称是C值悖论(C-value paradox)。指一个关于真核生物各物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的难题,也就是生物的C值(或基因组大小)并不与生物复杂程度相
- 71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郑志明郑志明可以指:
- 工业区工业区指的是一个工业设施(特别是造船、采煤、钢铁业、陶瓷业等重工业)聚集的地区。通常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们也会居住在附近。在英格兰,这样工人居住的地方大部分会以排房(连栋房
- 体育 (课程)体育(英语: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是一项在小学、中学和大学中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参与者在身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在不同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及目标存
- 军事院校军校是专门为军队培养军人的院校。军校的学生源于普通学生或军队里的士兵及干部,毕业后于军队服役。学生于军校中参加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军事训练,并受军事化管理。中国最早的军
- 视错觉视错觉(英语:Optical illusion),是指通过几何排列、视觉成像规律等手段,制作有“视觉欺骗”成分的图像进行眼球欺骗,引起的视觉上的错觉,达到艺术或者类似魔术般的效果。视错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