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II型坦克

✍ dations ◷ 2024-09-20 06:03:41 #马克II型坦克
Mark I 坦克由英国研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英国军队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参与战争的坦克。 Mark I 坦克在1916年8月开始服役,并于1916年9月15日首次应用在索姆河战役上。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坏战场上的铁丝网、越过战壕、亦能抵御小型武器的射击。英国的威尔逊中尉及崔斯顿在1915年夏天为陆舟委员会(英语:Landships Committee)制作了小威利战车(英语:Little Willie)后,发现未能满足委员会的几项要求,特别是跨越战壕的能力不足。为满足委员会的要求,威尔逊就设计了一辆以菱形为整体构形的战车,并于1915年12月成功制成试验车。当时试验车的代号为“母亲”(Mother)。到1916年初通过所有测试,代号亦改为“坦克”(Tank)。从第一辆生产的战车开始,正式称为Mark I 坦克(Mark I Tank),同时也正式开启 “坦克”(Tank)这个名词。之后因为赋予的任务不同,区分为:没有装备火炮只配有机枪的称为 “雌性坦克”(Female tank),装备火炮也配有机枪的称为 “雄性坦克”(Male tank)。Mark I 坦克的菱形构型的特点是战车底盘与上部车身结合为一体变成一个高大的菱形,加上低重心及特长履带,就如把整个战车车体变成了一个大车轮,令车体可以滚过一切的铁丝网与大小壕沟。在雌雄两型坦克车体左右两旁都有设置各一门炮塔,雄性坦克在炮塔上装备一门霍奇基斯QF 6磅炮(英语:QF 6-pounder Hotchkiss),其后设置一挺7.7毫米口径维克斯水冷式重机枪,车身前后两旁再各设置一挺维克斯机枪,总计炮2门,重机枪4挺。雌性坦克是在雄性坦克原装设6磅炮的位置改为一挺维克斯机枪,其他没有变化。车体内的乘员室并无任何隔间,引擎和武器等机械同处于一个空间内,加上引擎无装置减震减音装置,因此环境非常恶劣。车体内部充斥来自引擎的一氧化碳废气、汽油和机油味,而武器开火后的硝烟味亦直接冲击车箱内的空气质量,再加上车箱内温度高达摄氏50度,极端恶劣的环境导致不少乘员在车上晕倒。因各种武器直接放置在车箱内,为减轻各种开火时会引起的危险(如卡弹、开炮的火花及弹出的弹壳),乘员会戴上头盔,护目镜及锁链脸罩。Mark I坦克的操控十分困难,转弯是依靠控制左右两边履带的速度。坦克乘员共有8人,指挥官与驾驶各一人纵列并坐于坦克前部,指挥官与驾驶都负责操控坦克,坦克后部还有2人要分别站着操作左右各一个的2段变速传动箱,也就是说操控一辆Mark I 坦克需要4个人。因车内非常嘈吵,前方及后方的乘员会先用扳手大力敲打引擎盒引起对方注意,再用手势去沟通。其余的四人就是炮手以及装填手,装填手与齿轮员还要兼当机枪手。因为未有无线电通讯,所以车内会带备两只信鸽用来跟司令部通讯。在一战期间,英国的宣传工具经常将坦克形容成神奇武器,可以令战事缩短。将Mark II 坦克和Mark I作比较时,会发现两种坦克就只有很小的修改,原因是Mark II原来的制造目的是用来作为训练车。 但由于Mark I 的生产量未能达标,所以Mark II 亦有参加1917年4月的阿拉斯战役(英语:Battle of Arras (1917))。由1916年12月至1917年1月,Mark II 共生产了50辆(25辆雄性及25辆雌性)。Mark III 坦克和Mark II一样,原来就是作为教练车,但和Mark II不同的是,有很多其后用于Mark IV的新设计都放在Mark III作实验,所以Mark III和Mark II比较时,双方的差别会比较大。 Mark III共生产了50辆,但最后两辆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销毁。从1917年5月至1918年的年底,共生产了1,220辆。配备两门霍奇基斯QF 6磅炮(英语:QF 6-pounder Hotchkiss)的雄性Mark IV 重28.4吨,而配备5挺路易士机枪的雌性Mark IV则重27.4吨。从1917年至1918年6月,共生产了400辆,其服役年期为1918年至1945年。从1918年至1920年,共生产了125辆。主炮为两门霍奇基斯QF 6磅炮(英语:QF 6-pounder Hotchkiss)。重量为37.6吨。有别于其他 Mark 系列,Mark IX 坦克是史上第一台装甲运兵车,除4位战车操作人员外,可乘载30名士兵。Mark X 是依据Mark V 版本为主的设计,主要是改良其操控性和增加操作人员的舒适度。若Mark VIII设计失败,Mark X就是其应变计划下的版本。

相关

  • 类型论在最广泛的层面上,类型论(英语:type theory)是关注把实体分类到叫做类型的搜集中的数学和逻辑分支。在这种意义上,它与类型的形而上学概念有关。现代类型论在部分上是响应罗素悖
  • 甜菜甜菜(学名:Beta vulgaris、英语:beetroot)又名菾菜或红菜,为藜科甜菜属下的一个种。原产于欧洲西部和南部沿海,从瑞典直到西班牙,是热带甘蔗以外的一个主要糖来源。叶子也是一种蔬
  • 乐观主义乐观主义(另称乐天派)是指一种对一切事物采与正面看法的观念。是悲观主义的相反词。乐观的人不会想到一件事的缺点与瑕疵,永远以正面的想法对待身边的一切。
  • 法国电影法国电影(法语:Cinéma français)是指在法国制作或由法国人制作的电影。法国是电影的发源地,卢米埃兄弟被认为对于电影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 。而法国电影的发展对于其他国家的电
  • 线粒体基因线粒体DNA(英语:mitochondrial DNA,缩写作mtDNA)指一些位于线粒体内的DNA,与一般位于细胞核内的DNA有不同的演化起源,可能是源自早期细菌。虽然现存生物体中绝大多数作用于线粒体
  • 克果纳杰氏症克果纳杰氏症是一遗传性胆血红素代谢疾病,因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酵素(英语:Glucuronosyltransferase)缺乏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如未能在婴儿期予以治疗,则会发展为核黄疸。其发生率
  • 高雄捷运黄线.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863计划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3月提出并批准的一项高新科技发展计划,其历史背景是1983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863计划是以政
  • 活力活力(拉丁语:Vis viva,意为“生命力”)是动能的历史名词,出现于早期描述能量守恒原理的公式。活力也是已知第一个被用来描述“动能”这个概念的名词。
  • 彼得·凯里彼得·菲利普·凯里 (Peter Philip Carey,1943年5月7日-),澳大利亚小说家。他是仅有的三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之一(另两位是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希拉里·曼特尔)。他也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