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甲酸

✍ dations ◷ 2025-10-29 16:01:39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是苯二甲酸异构体中的一个,两个羧基处于苯环的对位,化学式为p-C6H4(COOH)2。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原料。对苯二甲酸难溶于水、醇和醚中,加热时升华而不熔化,因此1970年以前都是通过转化为二甲基酯的方法来纯化的。工业上对苯二甲酸主要由对二甲苯(英文p-Xylene,化工业简写PX)的液相空气氧化得到。以乙酸为溶剂,乙酸钴-乙酸锰为催化剂,四溴乙烷为助催化剂,于221-225℃,2.5-3.0MPa下氧化,离心分离、干燥,得粗对苯二甲酸(CTA)。粗对苯二甲酸中最有害的杂质是对羧基苯甲醛,可以通过加氢除去。然后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便得到较纯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目前较流行的PTA工业生产方法均来源于阿莫科(Amoco)法,而阿莫科法原为美国中世纪公司(Mid-century)于1955年发明并使用的MC法。阿莫科公司在MC法基础上开发了加氢精制工艺解决了PTA精制的问题,同时还将生产过程从原来的间断法改为连续法。

相关

  • 比迪烟比迪烟是一种源自南亚的卷式香烟。它和其他地方用纸卷的香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是用叶子,而不是香烟纸卷的。烟蒂部分通常用一条线绑着。这种香烟目前流行于南亚的印度和斯里
  • IUPAC国际纯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英语: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简称IUPAC,/ˈaɪjuːpæk, ˈjuː-/),又译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化学与应用
  •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英语:Greenhouse effect)是指行星的大气层因为吸收辐射能量,使得行星表面升温的效应。由于温室效应,行星表面温度会比没有大气层时的温度要高。以往认为其机制类似温室
  • 地下水地下水(英语:Groundwater)顾名思义,就是地面以下的水,是贮存于地面以下岩石裂缝和土壤空隙中的水,按形态分为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管水、重力水、固态水等。地下水一般是
  • 温带温带(英语:Temperate climate、德语:Gemäßigte Zone、法语:Climat tempéré),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
  • John Baez约翰·卡洛斯·拜艾兹(英语:John Carlos Baez,/ˈbaɪ.ɛz/,1961年6月12日-)为美国数学物理学家,任教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数学系。其以研究循环量子引力理论中自旋泡沫著名。近期研
  • 龙线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又名几内亚线虫病(GWD),是龙线虫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人类饮用不洁净的水后,如果水中含有感染了龙线虫幼虫的水蚤,就会受到感染。患者起初没有症状。大约一年后,母虫
  • 有机体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腱鞘囊肿腱鞘囊肿(ganglion cyst)是一种出现在关节或腱鞘上的肿块,内容物是液体。手腕背侧最容易发生腱鞘囊肿,其次是手腕的掌侧。腱鞘囊肿一般会持续一月以上。一般来说,腱鞘囊肿发生后
  • 鲨烯鲨烯(Squalene),又称角鲨烯,是一种开链三萜类化合物。因最初从鲨鱼肝油中提取得到,故得名鲨烯。随后发现鲨鱼卵油及其他鱼中也含有它,现在发现它的分布比预想的要广泛许多,真菌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