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江br /文明
✍ dations ◷ 2025-08-02 21:28:55 #长江<br />文明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区域文明的总称,是汉文化的一部分,与黄河文明并列为汉文化的两大源泉。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包括有江苏和上海大部分的湖熟文化,浙江中部的河姆渡文化。长江文明,特别是长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给东亚及世界很大的影响。20世纪初仰韶文化被人们发现以来,中国出土的大多数的遗迹文物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因而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随时间的推移,黄河文明朝长江流域等周边地区扩散。但在1973-1978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发现后,这个说法被颠覆。河姆渡遗址推定存在于从公元前5,000年到6,000年左右,当时已经大量种植水稻。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文明显然是不同的系统文明。现在的主流观点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长江文明在时间上主要分为早期文明、新生代文化(夏商周同时期)、汉文明三个时期。在早期文明时期(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长江中游区、长三角区并肩崛起,以精湛的玉器工艺著称,形成独特的玉器文化和玉器礼仪,大规模遗址依据河流修建水坝,形成独特的坝城聚落结构。长江中游区的文明曙光初露于大溪文化,然后由屈家岭文化接力,最后由石家河文化取代,主要为城头山至鸡叫城、阴湘城、城河、马家垸、陶家湖、门板湾、叶家庙等城邦林立的格局,晚期逐渐统一为石家河古国。长三角区的文明分别在巢湖附近的凌家滩文化与太湖附近的崧泽文化形成雏形,由涵盖苏南浙北地区的良渚文化集其大成,莫角山遗址群组成了一座庞大的都邑。四川盆地的文明要晚于其余两地区,但宝墩文化突然崛起之时兴建了规模很大的龙马古城(宝墩古城),之后也陷入了芒城、双河、三道堰等城邦对峙的局面。在新生代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500年),长江早期文明约在前2300年良渚古国消亡而开始走向衰败,至公元前2千纪初,整个长三角区与长江中游区的文明都被新的文化所中断,四川盆地还有鱼凫古城残存文明之光。新生代文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分别在四川盆地形成著名于世的三星堆文化,在长江中下游形成吴城文化,它们与当时黄河流域的商周一起成为青铜时代的东方代表,三星堆文化后由金沙文化取代。这一时期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交流得到显著加强,到该期后段的蜀国、楚国、吴国、越国等甚至成为中原地区周朝的诸侯,并最终参与了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占据一席之地。三星堆文明有与中原文明交流的迹象。吴、越、楚三地的文化与中原的商周文化皆有融合的迹象。在汉文明时期(约公元前500年至今),随着新生代文化的长江流域各国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加深,又经过弭兵会盟、王子朝之乱、百家争鸣、合纵连横、秦汉统一等重大事件,长江文明已与黄河文明融合为一体,共同构建了新的文明——汉文明。经历秦汉、吴蜀、东晋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到近现代,长江流域已成为中国文明中极为关键和主要的文明地区,以其先进革新、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全球化时代。长江文明在空间上主要分为长三角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四川盆地三个次级文明区。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白蚁白蚁亦称.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
- 伦敦数学学会伦敦数学学会(London Mathematical Society)是英格兰的主要数学组织。此学会创于1865年1月16日,首任主席由奥古斯都·德·摩根出任。其聚会最早在伦敦大学学院举行,但随后便迁至
- 颤搐肌肉颤搐(英语:Myokymia),也作肌纤维颤搐、肌颤搐,是一种不自主的、自发性的局部肌肉或肌肉群抖动现象。和痉挛不同的是,肌肉的颤搐现象所产生的力并不足以使关节移动。颤搐经常会
- 语态语态(genus verbi,英语:voice)是在语法学中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之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术语。当主语是动作的发起者(或之一)时,称为主动语态;如果主语为动作之承受者,称为被动语
- 主动脉剥离主动脉夹层(英语:aortic dissection;法语:dissection aortique;德语:Aortendissektion),又译为“主动脉剥离”或“心血管动脉撕裂”,是因为主动脉血管内膜(英语:Tunica intima)受伤,使得
- 植物学名命名法学名(scientific name),按字面即为科学名,也就是在科学,特别是生物学上使用的名称。此为一正式、广为人所接受的植物(生物)名称,此名称受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之规范。生物物种依
- 菲亚特菲亚特(Fiat)可以意指下列事物:
- 扦插扦插又称插条、插枝,为植物所使用的其中一种繁殖方法,简单的说法是把一段植物插在某物质中使其生根、发芽,然后成长开花、结果,是取得与原植物特征一致的最有效方法,也有因植物的
- 维勒班维勒班(法语:Villeurbanne)位于法国中部,是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罗讷省的一座城市。
- 巴登大公国巴登大公国(德语:Großherzogtum Baden)是德国西南部莱茵河东岸曾经存在的一个大公国,国祚由1806年至1918年。巴登地区原为士瓦本地区的一部分,于12世纪开始以巴登藩侯国的名称出